继今年第一、二两个季度在全市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评比中获评“五好乡镇”后,在最新出炉的第三季度评比中,湘潭县中路铺镇喜获“一类乡镇”殊荣。
自2012年全面开展农村环境卫生综合整治以来,中路铺镇就一直稳居全市先进行列,并于2018年成功创建为“湖南省卫生乡镇”。
这些年来,中路铺镇不断探索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方式和方法,逐步形成了以“全域推进、全民参与,常态保洁、建管并举”为特色的农村环境治理机制。为揭秘这一机制的内涵特色,记者日前到该镇进行了一番深入的调查采访。
两个“靓化”舞活整治龙头
早在2012年开始农村环境卫生综合治理时起,中路铺镇就对照上级的要求和标准,从自身的客观实际出发,制定出台了《中路铺镇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实施方案》,并在以后的实际工作中不断完善和修订,但不管方案怎么改进,都始终将以“常态靓化”和“全面靓化”为内容的靓化工程摆在首位,并且不遗余力地舞好、舞活这一龙头。
为确保“常态靓化”工作落实到位,该镇成立由镇主要负责人牵头的镇整治办、各村书记主任组成的整治专干队伍和各村保洁员队伍等3支专业队伍,全面负责日常整治工作。为避免工作上走过场和出现一时冷一时热的状况,该镇从2012年就确立了“月评比、季讲评、年总结”的工作讲评机制,并严格按事先确定的奖罚标准兑现,从而在村与村、组与组、户与户之间形成了“比学赶帮超”的良好氛围和长效竞争机制。为确保工作持续推进,该镇宁肯压缩别的开支,也要保证整治经费和人力物力的投入,今年前三个季度,该镇用于这方面的投入就超过了400万元。
在抓好“常态靓化”的同时,该镇将靓化工作向农村生活的各个层面全面推进。该镇严格按照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七大任务、九大指标的标准和要求,通过国省道专项整治、空心房拆除、复绿和景观建设、提升生活垃圾治理方式、推进厕所革命、强化污水处理等措施来全面提升人居环境。据相关数据统计,该镇今年以来已累计改厕617座,4座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站相继投入使用,拆除空心房1100余平方米,复绿1250平方米。
三个“工程”确保整治效果
在镇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下,今年该镇先后出台了《中路铺镇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方案》《中路铺镇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村庄百日行动》和《中路铺镇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村庄清洁行动工作方案》等一系列文件。
为落实这一系列文件所部署的工作,镇党委政府明确要求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通过实施“党员示范工程”来带动和促进整个工作。根据这一要求,各村(社区)党组织和广大党员积极行动起来争当先锋和模范。
在充分发挥党员示范作用的同时,该镇还通过“村级示范工程”推进全面工作。如今,该镇树立了竹冲村、柳桥村等4个整体示范村和响鼓村、石潭坝村等农村垃圾分类示范村。在树立样板之后,该镇不仅组织其它村到这些村取经学习,还组织各村干部相互检查、相互挑刺,从中寻找问题并共同探讨解放问题的方法,不断推动整治工作向纵深发展、向更高层次提升。
全民参与是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基础和关键,如何发挥群众在整治工作中的主人翁和主力军作用,该镇通过“全民参与工程”的推进来落实。随着“星级文明户”“美丽庭院”“优秀保洁员”等评选,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相关要求写进村规民约,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与村级文明实践活动相结合,各成立人居环境整治志愿服务队等活动的相继展开,使广大群众实现了从“观众”到“演员”的转变,形成了人人爱护环境、人人参与环境整治的良好局面,涌现出了一批像响鼓村的抗美援朝老兵陈少怀义务清扫国道近三十年这样的典型人物。
四个“到位”确保长效落实
整治只是手段,效果才是目的。如何确保整治效果长效落实,中路铺镇推出了“四个到位”的相关措施。
机制到位。出台《发挥“两个作用”推进乡村治理工作实施方案》《中路铺镇“塑形铸魂”三年行动计划》等文件以推进乡村治理,确保引领机制到位,长效目标明确。
规划到位。完成村庄规划与乡村振兴规划衔接、建立并完善村镇规划建设管理相关技术标准体系,目前全镇已有12个村完成了村庄规划、到年底实现村庄规划管理全覆盖,把村庄规划、建房说明书纳入村规民约,随着村庄规划的完善,为今后的整治工作提出了明确的方向。
考核到位。除进一步完善原有的“月评比、季考核、年总结”考评机制外,该镇还将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纳入绩效考核的范畴,进一步完善了村庄日常保洁制度和监督运行机制,使整治工作管理更加规范化、制度化、长效化。
发展到位。人居环境整治是为了提升群众的获得感与幸福感,而获得感与幸福感的提升最终还是靠发展。中路铺镇把人居环境与乡村振兴有机地结合,以项目建设和特色产业发展为突破口,推动农村集体经济全面发展,中路铺村、凤形山村、柳桥村、竹冲村等村集体经济快速发展,镇域旅游全面开花、竹冲花生、枊桥夏橙、龙目茶果等一批特色产业不断壮大,经济的发展为人居环境治理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