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误春时,打好林业“造、管、护”组合拳。
造林添绿正当时
最是一年春光好,植树添绿正当时。当前正是植树造林的黄金时节,全市各地山坡上,人们整地打穴、挥锄培土,一派热火朝天的植树景象……
今年疫情的发生虽然在客观上影响了造林整地进度,也在一定程度影响了造林绿化工作的开展。但林业部门科学调度,统筹兼顾,抓准时机,主动作为,按照开工复工的有关要求,在采取疫情防控安全措施的前提下稳步开展造林绿化工作,把工作任务下达到乡镇村组和山头地块,各县市区乡镇林业工作站及时督促家庭式小块面积造林及时开工,积极组织民工上山复工生产;与造林大户电话沟通好,让其现在履行好开工手续,让小部分人上山开工,并且做好大规模造林的准备;另外加强做好造林服务工作,挤时间、分批次组织技术人员到各乡镇、林场、造林大户开展造林技术指导,进行全程跟踪技术服务,各技术人员按照生态整地、生态造林、生态抚育的要求,严把整地质量、种苗质量、造林质量和管护质量。
全市抢抓黄金时节,紧锣密鼓推动全市造林绿化有序开展,掀起春季植树造林的高潮,做到了早布局、快行动、早落实,造林防疫两不误。截至目前,全市2020年计划完成人工造林16.3万亩,已完成整地15.17万亩,为计划任务的93%、完成人工造林13.06万亩,为计划任务的80.1%。其中全市春季油茶新造林计划5.9万亩,完成整地面积4.2864万亩,完成造林面积3.62万亩;全市油茶低产林改造计划10.77万亩,完成面积3.37万亩。
把握主线,突出亮点。全市造林绿化工作紧紧把握生态廊道建设和林业重点工程两条主线,持续推进国土绿化工作。3月10日,市“五大家”在郴市级领导齐聚秧溪村义务植树点,种植红叶石楠、樟树、棱角山矾、山乌桕、罗汉松等树种500余株。各县市区在项目规划、造林地选择方面重点向生态廊道建设倾斜,以舂陵江、耒水的河岸,G106、G107、G357等国道,京广高速铁路、京广铁路,G4、G76等高速公路沿线为重点,实施人工造林和森林提质为主的生态廊道建设。
各县市区结合本地实际,抓住重点,创新举措,稳步推进造林工作。汝城县近几年采伐迹地造林占造林总任务比重较大,为充分做好造林准备工作,汝城县改变以往模式,提早发放林木采伐证,以造林准备工作赢得时间。同时及时处理山林纠纷,对于有部分荒山由于纠纷导致无法进行造林更新,县林业局积极组织山林纠纷调处,解决后及时落实造林,充分绿化林地和提高林地利用率。资兴市重视造林资金和苗木保障供应,计划欧洲投资银行贷款湖南森林提质增效项目资金600万元,实施珍贵树种改培(GPI)、珍稀乔灌混交造林(XZI)2个营造林及复合经营建设。同时资兴市重点做好种苗供应促保障,实行省种子库调种、订单合同育苗、定点供应苗木,严格监督管理,确保造林种苗供应数量和种苗质量,当前苗木能够充分满足2020年春季造林用苗。永兴县制定了《永兴县2020年疫情防控期间油茶林新造苗木奖励资金工作方案》,对在3月底完成新造油茶林50亩以上的造林业主实施奖励80元/亩,极大地促进了全县新造油茶林进度;部分乡镇林管站主动联系油茶公司、油茶合作社,积极推动企业春季造林工作。主动调运油茶苗木送到造林大户的手中,并给予技术指导,科学造林。永兴县下发了《关于开展全县部职工义务植树活动的通知》,为有效应对疫情,要求各单位、乡镇和街道办在3月12日前采取多点、错时、分散式开展义务植树活动,以义务植树活动掀起植树造林的新高潮。桂阳县委书记主持召开植树造林紧急会议,要求每个乡镇(街道)选择辖区内主要交通干线两侧荒山荒地上造20亩的樱花示范基地,樱花苗木由县林业局提供。嘉禾南岭森林公园已完成整地打穴16万个,陆续栽植飞蛾槭、山乌桕、伯乐树、黄檀、楠木、红椆、红锥、棱角山矾等树种10.7万株,栽植面积达2600多亩,预计在3月底前全面完成5000亩的年度造林任务,届时森林公园生态底色将全面增强,景观质量将不断提升。
全市林业部门加大全市苗木市场监管,确保全市造林绿化所需苗木安全充足,目前已调运各类优质苗木1100万余株。各县市区通过上门指导、电话调度育苗企业和育苗户,尽快帮助其走上生产正轨。在保证全市造林工作正常开展的种苗供应的同时,全市林业部门扎实做好疫情防控期间林业行业“双打”工作(即打击侵犯植物新品种权和制售假冒林木苗木专项行动)。有效遏制林木种苗侵权假冒违法行为,规范全市林木种苗生产秩序,为林农造林生产提供可靠保障。全市林业行政主管部门落实工作举措,办实事、出实招、见实效,严把林木种苗“三道关”。一是严把苗圃苗木出圃关,规范调苗流程,全程跟踪苗木的质量、数量、去向。二是严控苗木市场苗木质量关,大范围巡查打击假冒伪劣苗木,严格落实苗木“三证一签”制度。三是严防不合格苗木上山造林关,乡镇林业工作站工作人员强化对造林大户的跟班指导,严禁劣质假冒苗木上山造林。同时,充分利用各种媒体平台,宣传普及林木种苗和新品种权相关法律法规和行业标准,提高广大林农的法律意识,及时报道打击制售假冒伪劣苗木成果,形成良好的社会氛围。据悉,“双打”工作开展以来,桂阳县林业局共出动联合执法15次,共查处销售假冒伪劣苗木案件8起,没收假冒伪劣油茶苗木24000余株,其中立案查处本省某市胡某“未按照种子生产经营许可证的规定生产经营种子”,没收油茶苗木8800余株并处3000元罚款。
管理有方促发展
疫情期间,资源管理工作有序开展。干部职工积极履职,以不在一线、对标一线的责任担当,为复工复产提供优质服务保障。为让企业能按计划正常开工,林业部门对重点建设项目办理林地使用手续进行一对一深度对接服务,主动作为,确保不因林业行业工作而拖后腿。1至2月份全市已获批的使用林地手续27宗,使用林地面积426亩。其中为了大力支持我市生猪养殖,做好生猪稳产保供工作,市林业局多次与省林业局汇报协调,办理生猪养殖场项目11宗,使用林地面积132亩。为建设项目办理林木采伐蓄积3563立方米。
景区正常组织开放。按照省林业局《关于有序开放自然保护地和国有林场的通知》和《郴州市A级旅游景区恢复运营疫情防控实施方案》及各地党委政府的部署,截至3月13日,已有资兴东江湖风景名胜区、宜章莽山森林公园、九龙江森林公园、齐云峰森林公园三台山片区、南岭植物园、天鹅山森林公园、飞天山风景区(地质公园)、苏仙岭风景区等在做好疫情防控下恢复开放。其他景区按照省市有关文件精神和所在地党委政府的要求开展有关开园的准备工作。
助推林业企业复工复产。 对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工作要求进行宣传,督促各县市区林业主管部门对复工复产企业要求做到“五到位”(防控机制到位、员工排查到位、设施物质到位、内部管理到位、隐患整改到位)。截至3月12日,林业龙头企业有55家林业企业复工复产,企业复工率达83.33%,到岗人数956人。林业专业合作示范社和林下经济示范基地已复工复产61家,复工率达89.71%,安排贫困户就业1008人。
惠林政策及时到位。指导帮助复工企业申报林业贷款贴息资金、林业改革发展资金森林抚育补助项目等。林业贷款贴息政策的实施,有助于降低林企和林农的融资成本,增加社会资本流入林业产业,提高林企和林农从事、扩大林业生产的积极性,对于帮助林企和林农渡过新冠肺炎疫情期、尽快恢复林业种植和生产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目前已完成2020年林业贷款贴息资金的项目申报,我市申请贴息的贷款额(含存续贷款) 20130.2万元,贴息资金443.3405万元。
森林防护保平安
森林防火稳推进。近段时间以来,高度重视森林火灾预防工作,大力组织各县市区林业主管部门、国有林场、森林公园、自然保护地等部门全面开展森林防火巡护、野外火源管控、森林防火宣传教育等工作。各县市区林业主管部门结合当前预防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宣传,组织人员(特别是护林员)通过宣传车、摩托车滚动播放森林防火通告和相关规定,并在全面开展病毒疫情防控的同时,大力加强森林防火宣传,全面普及森林防火知识和森林火灾带来的危害性。
野生动物管控做细做实。认真做好当前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的防控工作,严格落实“一封控四严禁”和“禁止野生动物交易”的管控措施,加强对野生动物人工繁育、市场经营、网络销售等重点场所、关键环节的全面排查,同时各地认真贯彻落实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全面禁止非法野生动物交易、革除滥食野生动物陋习、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的决定》的同时,做好宣传教育、疫源疫病监测、候鸟保护、联合执法等工作,提高社会公众防范意识,抵制乱捕滥猎、滥食野生动物行为。自1月23日以来,全市林业部门累计出动人员27976人次,出动车辆7004台次,封控隔离人工繁育、展演野生动物的场所278家,巡查人工繁育单位2799次,发放宣传资料40151份,联合清查餐饮消费等经营场所6280次,办理野生动物刑事案件29起,查处野生动物行政案件7起,打击违法犯罪嫌疑人37人。另外对辖区11个县市区、2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5个国家湿地公园进行了调研,形成了郴州市野生动物资源管理和保护工作调研报告。
有序推进松材线虫病防控工作。当前正是松材线虫病除治的关键时期,全市疫区县市林业主管部门在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基础上,有序恢复松材线虫病除治工作,组织技术人员赴现场督导“疫木”清理质量。截至3月9日,全市疫区县市均已启动松材线虫病疫木清理工作,共开复工专业队69个,复工人员664人,累计清理“疫木”4.6512万株,完成率71.02%。预计3月底前全面完成除治任务。
人勤春早,辛苦付出终将换来绿树成荫,瓜果飘香。
责任编辑/谷诗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