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代表提建议是代表依法履职,充分反映民意、广泛集中民智、切实维护民利,推动工作的一种有效形式。近年来,郴州市人大常委会始终站稳人民立场,从平台、流程、机制整体考量,从提出、交办、督办多维发力,接续推动代表建议办理工作高质量发展。
从保障入手,
推动代表建议质量稳步提升
高质量的建议是建立在人大代表不断提高素质和履职水平的基础上的。市人大常委会把代表履职培训、提高代表履职水平作为一项经常性工作来抓,通过多种方式加强对代表的培训,引导代表依法履职,增强“为民代言、为民用权”的自觉性。
市人大常委会每年至少组织1次市本级人大代表集中视察活动,邀请代表列席常委会和专门委员会会议、参加执法检查和专题调研;建立了人大代表多级联动履职机制,坚持以“联系群众、服务群众”主题活动为总揽,组织各级人大代表进入履职平台开展闭会期间履职活动;定期举办培训班,对代表进行履职和业务培训,增强代表履职行权能力。不仅如此,市人大常委会还为市人大代表订阅了《中国人大》《人民之友》等刊物,寄送《郴州人大》杂志,同时编发人大代表履职手册,供代表平时学习、履职之用;通过“一微一网”( 郴州人大微信公众号、郴州人大门户网站)及时发布有关工作动态、政策法规,方便代表了解掌握市人大及其常委会工作动态。
另一方面,各级人大机关加强了对代表建议的把关。每次市人代会召开之前,各县(市、区)人大常委会集中收集本代表小组代表建议并对建议内容进行初审;代表大会期间,大会秘书处议案组对所有代表建议进行会审,凡不符合代表建议基本要求的一律予以退回。市五届人大一至四次会议期间,代表分别提出建议343件、349件、309件、261件,经审查分别对15件、8件、9件、6件不符合代表建议要求的建议不予立案。
把沟通做足,
推动代表建议交办精准落地
一件件建议凝聚着代表们为民代言的拳拳之心,饱含着人民群众的重托和企盼。代表建议精准交办是确保办理实效的重要前提。市人大常委会将“关门交办”转变为“开门交办”,着力加强与市人民政府及相关单位和部门的沟通。代表大会期间,市人大常委会协调市政府抽调工作经验丰富的工作人员对大会期间的议案、建议进行初步审核,形成初步交办意见。市五届人大四次会议期间,市人大常委会协调市政府办、市发改委、市农业农村局抽调工作人员对大会收到的2件议案、259件建议进行了初步审核,形成初步交办意见。市人大常委会选举任免联络工作委员会将初步交办意向制成表格,分送市人大各专委会和常委会各工作机构征求意见,并及时将收集的意见与“一府一委两院”进行沟通,有效提高了交办的精准性。
市人大代表提出关于市城区急救车辆通行难的建议后,市人大常委会迅速交办,并与交警、规划、城管、园林等部门进行沟通协调,督促承办单位尽早完成道路改造工作,通过人防、技防等综合手段的应用,确保生命通道的畅通。
让督办发力,
推动代表建议办理高效实施
市人大常委会不断提升代表建议办理实效,通过解决实际问题,让人民群众的呼声和期盼有着落、有回应。
近年来,市人大常委会完善督办制度,加大督办力度,遵循依法监督、实事求是、注重实效的原则,把督办与加强“一府一委两院”的工作结合起来,视监督为支持的前提,寓支持于监督之中,从而实现了代表建议办理从“答复型”向“落实型”的转变、从“过程满意”向“结果满意”的转变。
——多端督。对涉及面广、办理难度大的建议实行领导牵头督办,主任会议成员负责协调市政府相关副市长,召开专题会议研究会商。同时,加强机构专门督办和媒体参与督办力度,市人大常委会联工委每年对承办10件以上的代表建议办理单位,会同市政府办上门督办;邀请市级主流媒体对代表建议办得好、差的部分承办单位进行推介或追踪。市五届人大一至三次会议代表提出的961件建议全部办复,对承办单位办理态度满意或基本满意的达100%,其中,代表建议所提问题全部解决或部分解决的建议每年保持在50%以上。
——重点督。每年选择一些关系改革发展稳定大局和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社会普遍关注的代表建议作为重点督办建议,由市人大常委会主任会议组成人员领衔督办,有关专门委员会具体督办。市人大常委会会议集中听取重点督办建议办理情况报告,并进行满意度测评,测评结果通过新闻媒体向社会公布。
——全程督。代表所提建议中有一些涉及深层次、全方位的问题,需要跨年或数年才能办好。市人大常委会通过建立督办档案,实行挂账销号制度,加强对建议办理工作的全程监督,使建议办理不因年度变更、负责人变更而不了了之。
近年来,市教育局每年承办的人大代表建议都在20件以上,涉及办学条件改善、教育项目建设、学前教育、义务教育、学生安全、课后服务等。从代表建议提出到交办,从督办、办结到代表满意度跟踪,市人大常委会盯紧建议办理的各环节、全过程。市教育局建立和完善了代表建议办理制度,按时保质办理人大代表建议。“落地有声”的人大代表建议办理,推动了郴州教育事业发展。
以创新引领,
推动代表建议办理工作规范发展
近年来,市人大常委会坚持机制创新、工作创新、平台创新,提高各级各部门对代表建议办理工作的主动性与参与度,努力形成责任清晰、程序规范、督办有力、反馈及时的代表建议办理工作格局。
机制创新方面,市人大常委会将代表建议办复情况纳入全市综合绩效考核,加分根据承办件数、依法办理情况、建议办理反馈情况核定,减分根据未依法、依规办理、督促重新办理和代表反映办理态度和实效不满意的情况核定。制定完善了《郴州市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建议、批评和意见工作办法》,研究出台了《郴州市市直单位办理市人大代表建议操作规程》,就代表建议提出的基本要求、不予立案的情形、办理程序、评价标准等提出明确要求。
为破解建议办理工作中“重答复、轻落实”的问题,市人大常委会创新工作方式,对代表建议办理情况开展专题询问,重点围绕办理态度、依法办理、办理程序、代表沟通、答复规范和办理实效六个方面进行,由市政府办、公安、教育、水利、商务等市直部门主要负责人回答询问,所有政府工作部门负责人列席会议。
市人大常委会坚持打造便捷、高效的信息化工作平台。2017年,在原有代表建议网上办理系统的基础上,市人大常委会新上线“代表履职通”APP,人大代表通过这一平台可进行学习、交流和履职。
从一份份言简意赅的建议,到一项项掷地有声的措施,再到一张张实实在在的成绩单,代表建议办理工作高质量发展的郴州实践,使得代表建议真正成为了“一府一委两院”密切联系群众的桥梁纽带,成为了推动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问题的重要渠道,生动展现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这一国家根本政治制度的独特优势和强大生命力。
责任编辑/周慧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