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我市成功创建国家级绿色矿山19家

2020年10月25日 10阅读 来源:郴州日报 2019/12/12

近日,笔者从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了解到,我市“绿色矿山”建设工作取得优异成绩。截至目前,全市已成功创建国家级绿色矿山19家,申报数与成功数在全省14个市州中排名第一。

“绿色矿山”是指矿产资源开发过程中,既要严格实施科学有序的开采,又要对矿区及周边环境的扰动控制在环境可控制的范围内。绿色矿山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它代表了一个地区矿业开发利用总体水平和可持续发展潜力,以及维护生态环境平衡的能力。它着力于科学、有序、合理地开发利用矿山资源,对其必然产生的污染、矿山地质灾害、生态破坏失衡,最大限度地予以恢复治理或转化创新。

丰富的矿产资源曾为郴州创造巨大财富,一度粗放无序的开发也带来大量环境问题。近年来,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坚定扛起生态文明建设主力军的职责,积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大力发展绿色矿业。

在湖南柿竹园有色金属有限责任公司,这里的矿区相继建成了柿竹园国家矿山公园、柿竹园国家矿山公园博物馆;同样,桂阳宝山有色金属矿业有限责任公司也因为“宝山公园”建设,再次名声大噪。它们已从传统意义的矿山,转变成可供游览参观、进行科学考察等多功能于一体的“全方位”矿区,这是我市在绿色矿山建设中的一个缩影。郴州是全国50个建设绿色矿业发展示范区之一,也是全省唯一申报的绿色矿业发展示范区。截至目前,全市共向自然资源部、湖南省自然资源厅申报绿色矿山39家,已创建成功国家级绿色矿山19家。在全省68家绿色矿山中占比28%,申报数与成功数在全省14个市州中排名第一。

近年来,我市全面深化绿色矿山建设体制机制改革,建立了政府引导、部门协作、企业主建、第三方评估、社会监督的绿色矿山建设工作体系,并完善配套激励政策体系,构建绿色矿山发展长效机制,鼓励和支持矿山企业开展绿色矿山建设工作,还编制了《郴州市绿色矿业发展示范区建设方案》。

“我市在绿色矿业建设中,积极践行习近平总书记生态文明建设思想,在审批监管上做‘加法’,严把采矿权审批发证关口,切实提高门槛;在生态修复上做‘减法’,关停污染企业、淘汰落后产能,且消化地质环境问题存量。”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矿产资源保护监督科科长彭梅介绍,近五年来,全市矿山数量减少31.2%,集约利用水平得以提升。另一方面,通过争资立项,累计投入资金27亿元,实施了一批重点修复项目,“此外,我们也积极引导矿山企业,按照煤、金属、非金属矿等分类,对照部、省九大行业标准,生产矿山三年内建成绿色矿山,2025年实现全市矿产企业全面建成绿色矿山。”

郴州市绿色矿山建设的经验也引起了国内关注。今年10月底,内蒙古自治区自然资源厅一行专程来湖南省调研,到郴州市进行矿产资源国情调查并现场参观矿山;11月22日,广州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地质管理处来郴考察,学习我市绿色矿山建设及废弃矿山综合利用工作经验。前来我市参观学习的嘉宾们,对郴州绿色矿山建设赞不绝口。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