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踱着方步,悠闲、不紧不慢,来到了2019年的腊月,人们都急切地盼望着春节快些来临。辛苦劳累了一年,拿着丰厚或微薄的“收成”,奔赴千里之外的家,与家人团聚、围炉夜话,或是走亲访友,其乐融融。然而临近除夕,画风急转直下,才书写着一片祥和过大年,热闹奔忙的节日,摁下了暂停键,笑容凝结在脸上,渐渐被忧虑、惶恐代替。新型冠状病毒在我们肉眼看不到的地方飞速传播,武汉封城,鄂州、黄冈等八个地区相继封城……
大年三十,梵净山闭园、南岳闭园、莽山闭园、东江湖闭园、飞天山闭园……苏仙岭景区没有接到闭园的通知,我想,战斗时期我们就是断后的部队吧。我们依旧按照之前的排兵布阵,全所干部职工坚守在各自的岗位上,这个除夕比任何一个除夕都冷清,直到1月25日下午4点,接到上级通知,景区宣布闭园。
景区关闭,服务不停!苏仙岭景区是基层单位,我们是基层的干部和职工,我们是芸芸众生中最普通的存在。我们不是医生,无法直面疫情逆行而上,冲锋陷阵;我们无法像心存大义的商人一样捐出几千万来回报社会。这是一场十四亿人共同参加的考试,你们——苏仙岭景区的干部职工们,你们无愧于十四亿分之一。这十几天的共事,我的心里激荡着一种别样的情感,我想说:“嘿!我的同事们,我们重新认识一下”。
景区的大门口实行三班倒,但在疫情肆虐的这段时间,细心的人们会发现,几乎每天你都会看一个厚实的背影,帮着量体温,帮着劝返来景区的游客,又或是一通电话打来,在景区内某个地方发现有从小路进入景区的游客,他又匆匆和苏仙所森防办的同事一起赶去了。游客不理解,激烈地指责不该阻止他们进入景区,他就耐心地讲解新型冠状病毒的危害,提醒游客注意自身防护,佩戴口罩,不要外出。直到把游客耐心地劝回去。他——就是苏仙岭景区旅游保卫部的陆剑勇。我问他,单位不是安排了人值班吗?你为什么还要天天赶来?他说,景区闭园了,很多游客不能理解,职工大都因为疫情而放假了,人手不够忙不过来,我想着老婆退休了,孩子也大了,没什么事,就来单位帮帮忙,很多事我业务上熟一些,处理起来省事。我又问家里人支持吗?他憨笑说,支持,支持,她们都支持呢。我再问,你不怕吗?他说,我看了新闻,自己做好防护措施,老婆孩子都不出门,口罩我一个人够用了。面对传染性这么强的病毒,应该没有人不怕吧。更何况是直接与人打交道的一线,是什么让他在这么危险的时候敢于冲在前面?再了解发现,陆剑勇是一名退伍军人,我想是他年轻时在部队的经历给他的思想打上了他自己都意识不到的深刻烙印吧。
无独有偶,另一位同事段勇也是退伍军人,他在《一封家书》里深情地对妻子说:“在灾害来临时,战争来临时,或者说家里面临困难时,我都想挡在你的身前。因为在我心中,你永远是那个要抱抱的小女生。”可是这一次,他没法挡在妻子的身前,因为,妻子是医护人员,他只能对妻子说“我尊重你这份职业,尊重你们的精神!如果那天来临,家里母亲、孩子请你放心,我会好好照顾好他们,等你回来。”我想正是因为有你们这样的坚强后盾,前线的医务人员才没有后顾之忧的吧。
李文华,负责景区各处的水电维修以及票务系统的维护,节前就经常满山里跑着各处去维修,这次,积极响应市林业局、苏万管理处的号召,报名去到一些老旧没有物业管理的小区,帮助出入的人员进行体温测量,为他们筑起一道安全的屏障。问他为什么要报名时,他的回答很简单:“因为我是党员”。报名参加此次援助的还有陈政、凌立、李金枝、曹珉瑞、王殿淇……
从1月25日景区宣布闭园,主任、书记同时坐镇指挥,这在景区的历史上是少有的,综合办是景区的枢纽中心,要重新排班,下发通知,除值班领导、综合办、景区大门验票人员、观光车的秩序员和景区森防办按值班表安排正常值班外,其他岗位暂时取消值班。而工作却是出乎意料的多,滚动式的排查,宣传工作的汇报,分发宣传资料,防疫物资的发放,推迟上班时间后重新排班,各种防疫情况表格的填写、出通知……只恨不得长出三头六臂来,中午只能在办公室吃泡面,甚至可能吃饭的时间都没有,而综合办在人员紧缺、工作量大的情况下坚持了十多天……
我的这些同事当中,有人开朗乐观,有人沉默寡言,有人快言快语,有退伍军人,有党员,大多数只是普普通通的职工,千人千面。但他们思想大厦的基础横梁是一样的:相信国家、相信党,团结一致、共克时艰。我想他们是能够代表中华大地上千千万万的基层单位和普通职工的。暂时没有疫苗,那又怎样?莫道前路茫茫,自助者天助之,因为我们乘坐的是开往春天的高铁,我们必胜!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