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州日报讯(记者 刘思宁 通讯员 刘联波 付勇)“自然熟的火龙果就是香甜,口感一流!”火热七月,东安县芦洪市镇王家亭村绿树成荫、瓜果飘香。村里贫困户王仁贵、吴彩云夫妇引种的有机生态火龙果园里枝绿果红,碧绿青翠的枝条之间掩映着的火龙果,犹如燃烧的一团团红火球,吸引了众多市民前来抢“鲜”品尝,体验采摘乐趣。
连日来,王仁贵、吴彩云夫妇引种的4个大棚的台湾红心火龙果进入盛果期,由于采用生态种植方法,火龙果质优价廉、产销两旺,夫妻俩的日子也越过越红火。
王仁贵今年60岁,2013年突发脑梗造成左半身瘫痪致残。失去劳动力的他,加上7万多元的治疗费用,瞬间击垮了这个本不富裕的家庭。2014年,王仁贵成为建档立卡贫困户。在国家扶贫政策的帮助下,王仁贵虽然在2018年底实现了脱贫,但是在他心里一直盘算着怎么能把日子过得更好、更有滋味。2018年,王仁贵在农技专业毕业一直在外务工的儿子王涛的鼓励下,在村里的花卉苗木基地里开始试种火龙果。贫困户要创业,村里全力支持,村干部不仅出面协调,帮助他解决了用地、用水问题,农忙时还会主动帮助他打理果棚。
试种火龙果后,各种农活比较繁杂,妻子吴彩云成为了主要劳动力。王仁贵手脚不方便,在一旁协助干一些力所能及的农活,虽然残疾,但是勤劳细心的他把火龙果的生长习性和种植技术摸得一清二楚,每一项开支都算得明明白白。火龙果开始挂果时,他还专门购买了尼龙果套,给每一个果实都套上了“安全袋”。
“这一批火龙果基本上可以采摘了,但是过一两天会好吃一点,旁边这一批次的还要过五天左右才能采摘。”王仁贵告诉记者:“之所以给每个火龙果套果袋,是为了防虫蛾,就不要用药水杀虫了,这样可以保证果实的绿色生态,而且尼龙果套可以反复使用。”
去年,王仁贵种植的4个大棚台湾红心火龙果开始试挂果,由于绿色环保,且口感香甜,每批果实成熟后,镇里的水果老板就会前来收购,周边知情的人也时常过来游玩采摘,单价可以达到6块5到8块钱一斤,试挂果一年的收入过万元。
今年,王仁贵的火龙果正式量产。从5月底开花,到目前已经挂果3批,产量达1000公斤以上。新鲜上市的火龙果备受青睐,前来购买的市民络绎不绝,部分来自隔壁县区的年轻人,更是拖家带口驱车30多公里,慕名前来购买火龙果。在这里,她们能免费试吃甘甜、多汁的台湾红心火龙果,还能亲身体验采摘的乐趣。
“根据最近天气状况来看,今年的火龙果亩产量应该可以达到2000至2500公斤以上,明年的产量应该还会继续提升!”王仁贵对火龙果种植很有信心。而且王仁贵夫妇还在火龙果周边布局种植了一批桑葚果。今年桑葚试挂果,亩产100多公斤,明年开始量产,前景十分看好。接下来,王仁贵还打算试种黄皮火龙果,继续扩大火龙果种植规模,增加家庭收入,和爱人一起开创美好的幸福生活。
“我们现在种这个红心火龙果一年有3到4万元的收入,生活比以前好多了,我们要继续建设果园,打响品牌,争取扩大种植面积,增加品种,不但要脱贫,还要致富奔小康!”吴彩云高兴地说。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