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3月13日),省委常委、市委书记蓝绍敏主持召开市委财经委员会第二次会议,传达学习贯彻中央、省委财经委最新会议精神,贯彻落实中央、省委关于统筹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部署,审议《中共苏州市委财经委员会2020年工作重点》,深入分析疫情对苏州经济影响,研究部署下一步重点举措。市委副书记、市长李亚平,市委副书记朱民出席会议。
会议学习贯彻了中央财经委第六次会议、省委财经委第四次会议精神。蓝绍敏指出,要把握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原则,深入推进长江经济带发展工作。苏州全域纳入长江大保护的范围,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是苏州的重大政治任务。“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是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特别是绿色发展理念的必然要求,要把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涉及长江的一切工作必须服从、服务于这个大前提。要坚持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加快推进优势产业集聚发展,着力提升经济结构中的“含金量”“含新量”“含绿量”,探索走出一条具有苏州特色的低污染、高效益、高质量的绿色发展之路。要围绕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创造苏州发展新地缘。当前,苏州身处长三角一体化这一区域协调发展的战略大局之中,既要用协同增强效应与上海一道做强一体化内核,又要在省内全域一体化的框架下拓展对内开放新空间。特别要加快推进苏州市域一体化,在目前比较均衡发展的基础上追求更加协同,在分散布局的现状上进一步优化配置,加快复制推广“园区经验”,用市域一体化来集聚高端要素,提升可持续发展能力和对外竞争能力,进而形成对周边地区的辐射带动能力。
会议审议了《中共苏州市委财经委员会2020年工作重点》。蓝绍敏强调,市委财经委要切实承担起对全市经济领域重大工作总体谋划、统筹协调、整体推进和督促落实的职能,着力健全运行机制,提高领导经济工作水平。今年“两个百年”目标交汇、两个“五年规划”交接,也是苏州开放再出发的起步之年,又面临着宏观经济形势以及疫情等多重因素影响,做好经济工作意义重大。我们要在把疫情稳住、把经济稳住的基础上,争取全面完成一季度和全年确定的任务目标,拿出超常规举措,逆势而上、主动出击,集中精力干成几件标志性的大事、取得一批突破性的成果,在完成全年目标任务中脱颖而出。
会议听取了新冠肺炎疫情对苏州经济发展影响情况的汇报,研究部署了下一步重点举措。蓝绍敏指出,要坚持发展定力不动摇,努力完成全年目标任务。困难面前一定要勇于担当,主动为全省全国发展大局多挑担子、多作贡献;困难面前一定要有辩证思维,看到危机中孕育着新需求、新机遇;困难面前一定要看到竞争态势,始终保持勇于拼搏的精神状态、一往无前的战斗姿态,扎扎实实做好自己的事。当前要在继续抓好推动企业复工达产、加强经济运行动态监测分析等工作的同时,把着力点放到强化完成全年经济目标任务的支撑体系上来。重大项目建设要全面“提速”,坚持项目为王,保证各项要素有效供给。凡是近期能复工的都要尽快复工,凡是能提前开工的都要提前开工,凡是能提前策划的都要提前策划。消费回补和潜力要尽快“释放”,把复工复产与扩大内需结合起来,把被抑制、被冻结的消费释放出来,把在疫情防控中催生的新型消费、升级消费培育壮大起来,使实物消费和服务消费得到回补。要瞄准需求积压特征最明显的行业、疫情冲击力度最大的领域、对苏州服务业支撑力度最大的门类,在落实好上级政策的同时,加强自身政策研究,以消费回补和潜力释放对冲经济下行压力。特别要关注汽车等大宗消费,保持房地产市场持续健康发展。外资外贸基本盘要稳步“抬升”,稳住出口重点企业、产业链龙头企业、供应链关键企业,牢牢守住进出口3000亿美元目标。新产业新业态要加快“育成”,加大对生物医药、人工智能等先导产业的支持力度。全市上下要把排定的任务“紧”起来,把发展的节奏“拉”起来,把各自的担子“挑”起来,把“群虎争雄”放到疫情面前能否挺身而出的新战场上来评估,排出“补课”的月度、季度时间表,努力以各板块的逆势上扬确保实现全市目标任务。
蓝绍敏强调,要坚持新发展理念不动摇,心无旁骛走好高质量发展之路。面对经济增长压力,我们要始终坚持新发展理念不动摇,决不要带血的GDP,决不要黑色的GDP,决不要加水的GDP;做到不为指标波动慌乱,不为短期变化干扰,不为困难增多恐惧,不为外部议论困惑,在新发展理念引领下坚定不移走好高质量发展之路。要坚决守牢安全生产“底线”,落实好各项安全生产制度,落实好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决不能因为赶工、抢工导致事故的发生。对国务院、省安全生产督导组提出的意见建议,要以极端负责精神,深刻剖析原因,全力整治、管控好各类安全隐患,确保安全生产形势持续平稳好转。要坚决守牢生态保护“红线”,在积极推动企业复工复产过程中,污染防控的要求和标准不能降低;在招引项目时,不能“抓到篮里都是菜”,更不能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环保的刚性约束不能松,围绕“砸笼换绿”“腾笼换鸟”“开笼引凤”,推动化工园区转型升级取得突破。要完善工业企业资源节约集约利用综合评价体系,让激励机制更能激励,倒逼机制更能倒逼,同时要注重产业认定工作的精准性,防止“一刀切”。要坚决守牢产业转型“生命线”,坚持强化创新驱动与坚持优质增量带动同时发力,持续推进姑苏实验室等重大科技载体建设,更大力度培育创新型企业特别是高新技术企业。要聚焦千亿级产业和先导产业,狠抓工业化、信息化两化融合尤其是智能化改造。
蓝绍敏指出,要坚持谋划推动重大改革和重大事项不动摇,保持经济发展行稳致远。要用长三角一体化的大突破支撑有效投入,用好用足沪苏同城化、市域一体化的优势,更好地吸引市场资本投资,推进重大基础设施、重大科创载体、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实现重大项目突破、投资总量突破和产业投资突破。要用营商环境的大跃升支撑市场活力,狠抓各项政策和服务举措落实,为企业服务不解决问题不罢休、不达目的不罢休,形成全市合力、扩大“苏州声音”。当前要切实加强小微企业和服务业企业的复工服务保障,只要不在负面清单之内,要免审批、强指导、重服务。要用文化产业的大发展支撑消费需求,用好苏州文化旅游的资源禀赋,让消费更有特色、更有后劲、更有影响力、更有吸引力。要积极谋划推出并打响“姑苏八点半”等品牌,大力发展夜经济,充分激发消费活力和潜力。要用产业地标的大项目支撑工业经济,创造新的优质增量。要把生物医药作为最重要的产业地标来培育,进一步放大优势效应。要高度重视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推动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相融相长、耦合共生。要用对外开放的大平台支撑外资外贸,坚持做好“四个对冲”,实现更大力度对外开放,紧抓不放争创新时代中国对外开放示范区,让开放为一切工作赋能。
市委财经委员会委员,各市、区和市有关部门负责同志出席会议。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