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潘荣进)梅韵京腔流芳,运河水蕴华彩。由江苏省文化和旅游厅、泰州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2019中国泰州梅兰芳艺术节,昨晚在泰州大剧院隆重开幕。
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曲福田宣布本届梅兰芳艺术节开幕,并与中国文联原副主席、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著名文艺评论家仲呈祥,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副书记、副厅长陈芬,江苏省演艺集团董事长郑泽云,市委副书记、市长史立军,市政协主席卢佩民,市人大常委会常务副主任、党组副书记王建共同启动开幕装置。史立军、陈芬分别致辞。市委常委、宣传部长常胜梅主持。市领导朱立凡、汤成快、张余松、孔德平、张志洋等参加开幕式。
“文明依水而生、城市因水而兴。”史立军在致辞中说,泰州是古盐运河畔的一座重要城市,历史源远流长,文化底蕴深厚,名人英才辈出,京剧艺术大师梅兰芳先生就是其中的杰出代表。梅兰芳先生一生都在戏剧舞台上讲述中国人的故事、表现中国人的情怀、展示中国人的梦想,他的思想境界和审美情趣体现了我国传统艺术的精神内涵,他演绎的一部部舞台精品深入人心,他所彰显的国之风骨,更为世界人民所钦佩和赞赏。自2008年以来,我市已成功举办十届梅兰芳艺术节,在国家、省有关部门和单位的关心支持下,梅兰芳艺术节的品牌效应不断扩大,美誉度越来越高,既是全国戏迷日益向往的艺术盛会,也是泰州加快文化名城建设,进一步走向全国、迈向世界的品牌载体。今年的艺术节主题特色鲜明、格调品位高雅、形式内容丰富、精品佳作荟萃,是一场高质量、高品位的艺术盛会。
史立军说,走在高质量发展前列,谱写“强富美高”新江苏泰州篇章是全市上下的共同使命。我们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按照高质量发展要求,进一步坚定文化自信,传承发扬好梅兰芳先生的民族精神,不断放大梅艺节品牌效应,进一步焕发古盐运河畔泰州文化的生机活力,在新时代续写泰州的新辉煌。
陈芬代表省文化和旅游厅向梅兰芳艺术节开幕表示热烈祝贺。她说,梅兰芳先生是享誉海内外的艺术巨匠,他集京剧旦角艺术之大成,并将诸多艺术领域的精华融入京剧艺术舞台表演,形成了“梅派”独特的表演形式,体现了追求革新、精益求精的敬业精神。多年来,泰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梅派艺术的传承和弘扬,精心打造城市文化IP,形成了以“梅”为核心的文化艺术作品和旅游系列产品,既放大了梅文化在新时代的生命力,彰显了泰州历史人文的厚度,又带动了旅游品质的提升,促进了泰州经济社会和文化的繁荣发展。创办10多年来,梅艺节已成为融“戏曲艺术交流展示、文化艺术成果惠民、文旅产业招商推介”等功能为一体的综合性节庆活动,是泰州文化艺术繁荣发展的重要体现。希望泰州围绕构建思想文化引领高地、道德风尚高地、文艺精品创作高地的目标,积极推动艺术创作的生产,广泛开展文化交流活动,努力打造更多像梅艺节这样具有独特魅力的江苏品牌,为江苏文化和旅游高质量发展走在全国前列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开幕式上,中央电视台原著名节目主持人白燕升,对仲呈祥、文旅部梅兰芳纪念馆馆长刘祯、著名文艺评论家武丹丹、梅兰芳先生曾孙梅玮、《梅兰芳·蓄须记》编剧罗周以及导演徐春兰等嘉宾进行访谈。大家深情追忆戏曲艺术大师梅兰芳先生的伟大艺术成就和崇高精神境界,深度剖析梅兰芳先生的伟大人格和艺术特质,共话如何推动京剧艺术繁荣、文化事业发展,并就《梅兰芳·蓄须记》的创作深入探讨交流。
开幕式结束后,与会嘉宾共同欣赏了新编现代京剧《梅兰芳·蓄须记》。该剧以1956年梅兰芳回故乡泰州祭祖演出,适逢收到邀约赴日巡演的事情而勾起十五年前的一段往事为切入点,讲述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在日寇铁骑的威胁下,梅兰芳先生留蓄胡子,罢歌罢舞,不为日本人和汉奸卖国贼演出,告别舞台的这一段爱国故事。整场演出唱腔委婉动听、剧情荡气回肠、场面恢弘大气、舞美空灵深邃,给现场观众带来一场荡涤灵魂的视听盛宴。
本届梅艺节将以提升梅兰芳文化品牌影响和丰富大运河文化内涵为主线,与往年相比,更加突出“梅派”元素,推动运河文化和戏曲文化融合,树创泰州城市文化品牌。活动期间,将上演昆剧《梅兰芳·当年梅郎》泰州首演、“河之韵”——大运河沿岸城市京剧票友演唱会、《琴芳梅兰》琴歌艺术演唱会等七大系列主题活动,给广大群众带来高雅艺术享受。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