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东方武汉10.5代线。记者戴东辉 摄
在长江两岸5个显示面板自动化车间内,玻璃基板经过上百道生产工序,最后被制成高清显示面板,根据客户需求进行切割,或成为小尺寸的手机屏,或为65英寸、75英寸的大尺寸显示屏。
最后,它们成为环绕屏音箱、VR游戏机、透明的柔性智能电话、车载操作盘、8K超高清电视、家庭影院、指挥调度大厅显示屏……目之所及,我们被“屏”包围。
目前中国已是全球最大的显示产业大国,而武汉有全国最大的中小尺寸显示和新一代大尺寸高端显示面板产业集群。
成都、绵阳、上海、固安、深圳、合肥、广州、武汉……奥维云网“中国显示产业大数据平台”上显示,十多个正在闪动的圆点,就是全国显示产业的分布城市,武汉是其中一点,却又如此闪耀。
华星光电、天马和京东方三家屏显行业千亿级航母,带来五条产线齐聚武汉,“三屏同城”,唯有武汉。据悉,武汉是国内首座聚集国产面板三大厂商城市。三巨头在汉投资累计超1350亿元,按照显示面板的产业拉动效应通常为1:10,这意味着,三巨头超千亿元的投入,可拉动上下游万亿元投资集聚。
十年铸“屏”
三巨头在汉投资
累计超1350亿元
十年前,武汉拥有了第一条显示产线,天马4.5代TFT-LCD显示面板生产线在光谷投产。在当时,该技术成熟度较高、市场价值最大。
其下线的产品,供15英寸以下的中小尺寸产品,如智能手机、数码相机、车载显示、游戏机、MP4、掌上电脑、工控显示、医疗显示等。
十年过去,华星光电、京东方纷至沓来,不断带来最新显示技术,不断追加投资、扩大产能,截至目前,三巨头投资总额已超1350亿元。
“将生产线选址武汉看中的并不是低廉的劳动力成本,而是东湖乃至武汉的光电基础;在武汉,我们更容易找到所需要的高端科研人员。”2014年刚到武汉时,TCL创始人、董事长李东生提到的,多是“先天条件”。
“武汉营商环境非常好,武汉政府支持实业。”6年之后,他再踏上经历过疫情的武汉,对后天勤奋的政府“店小二”赞不绝口。
华星光电两条高端产线,两度刷新建设记录,疫情期间,省市区政府开辟物流、人员通道,保障厂区员工生活需求,并护航华星外籍专家分批乘坐包机回汉,还为企业迅速办理大额增值税留抵退税,帮着抢生产、省银子。
天马公司董事长陈宏良多次表示,天马公司在汉发展非常顺利、合作十分愉快,武汉各级党委政府的优良服务,坚定了天马公司进一步在汉扩大投资、做大做强的信心和决心。
京东方创始人王东升也提到,武汉“亲商主义文化、对企业的重视,高层对产业的深刻理解、极其专业的团队”,给他留下深刻印象。京东方武汉项目早在协议还在审议时,武汉临空港区就启动“三通一平”配套工作,最大限度为企业节约时间。
在汉下线的显示屏
已占全球供应超两成
被供应给小米、联想等终端品牌及车企
“手机显示的动态画面,其实是一帧帧静态画面快速切换实现。切得足够快时,动态画面就愈发自然流畅。”5日,在武汉华星光电,记者看到,工程师正在不断提升“屏幕刷新率”,相关技术已赋能产线。
下半年,高刷新率系列产品将登陆手机、pad等终端产品。
据了解,武汉华星光电下线的低温多晶硅显示屏,已占全球供应20%。除供应给手机等厂商外,还与部分车企开展合作,生产车载显示面板产品,有望再用五年时间做到LTPS车载显示世界第一。
华星光电另一条t4产线下线的柔性折叠屏,厚度仅有0.35毫米,可实现180度折叠,折叠后可单手握持,在可靠性方面,据悉已通过至少20万次动态折叠测试,相关产品已用于国际某品牌手机,未来可应用于智能家居、运动时尚、智能交通、机器人等各相关领域。
依托这条柔性产线,在折叠屏、屏下摄像头、多折屏幕等应用上,中国屏有望实现全球赶超。
相隔不远的武汉天马G6工厂,切割后的显示面板,被供应给小米、联想、华硕、传音、HTC、LG等品牌,同时诸多下游知名消费电子品牌厂商已与公司达成采购意向。
中国电子视像行业协会副秘书长彭健锋预言,未来人们将淘汰掉超期服役的电视,换电视将会像换手机一样,而且大尺寸的咱也换得起。到了8K超高清体验下,目前非常昂贵的75英寸电视或许成为标配。
而瞄准65英寸、75英寸的京东方在汉产线,正在追赶市场爆发期。
产业拉动效应为1:10
2020“决战”这一年,
武汉与企业彼此成就
几年前,中国智能显示创新大会上,一张中小尺寸柔性显示诞生表显示,直到2020年左右,天马、华星等在武汉的柔性显示产线相继投产,中国开始挑战海外巨头在这一领域的垄断。
据武汉显示面板企业介绍,大部分5G手机都配有柔性AMOLED屏,因为折叠屏配合5G通信可以为用户提供更大的信息量。而2020年上半年,国内5G用户已经超过1亿。
同样是2020年。京东方科技集团副总裁原烽曾预言,这一年,8K产品进入快速增长期,超大尺寸电视迎来机遇。
关键年,中国“屏”受疫情的影响,被降至最低,赛道冲刺,步履坚定。
目前,武汉华星光电在汉布局两条高端产线,一条作为全球最大的低温多晶硅单体工厂,上半年一直保持生产状态,另一条刚追加投资扩大产能、迈向达产目标;武汉天马G6产线二期,关键设备正在搬入调试,向年内全面投产冲刺;京东方武汉工厂的10.5代生产线,将于今年年底明年年初实现满载生产。
显示面板的产业拉动效应通常为1:10,这意味着,三巨头超千亿元的投入,可拉动上下游万亿元投资集聚。
世界500强美国康宁公司来了,给京东方10.5代线做核心配套;溢出效应明显,宜昌南玻集团抢抓布局电子级多晶硅市场;在襄阳,湖北台基半导体公司可年产80万只大功率晶闸管及模块,成为国内销量最大的大功率半导体器件供应商。除上游配套外,下游联想、小米、华为“端”企业齐聚武汉。
新型显示作为武汉信息产业链上的重要一环,将点亮武汉万亿产业集群。
2009年 武汉天马投资40亿元,建设第4.5代TFT-LCD显示面板生产线。
2014年 武汉华星光电投资160亿元建设第6代LTPS-LCD显示面板生产线,即t3产线。
2015年,武汉天马投资120亿元,建设第6代LTPS-AMOLED显示面板生产线,即G6产线。
2017年,华星光电投资350亿元,建设第6代LTPS-AMOLED柔性显示面板生产线,即t4产线;同年,京东方投资460亿元建设武汉京东方10.5代线液晶显示器项目。
2018年,天马微电子追加投资145亿元,在光谷建设G6二期项目,打造OLED总部基地。
2019年,天马投资15亿元,在光谷设立新型显示公司。
2020年,华星光电追加t4投资,将350亿投资增至385亿,另一条t3产线也增资扩产。
三巨头在汉创下多个第一
天马G6生产线,全球第一条同时点亮刚性和柔性显示屏的第6代AMOLED生产线。
武汉华星光电t4生产线,国内首条主攻柔性折叠显示屏生产线。
武汉京东方10.5代线液晶显示器项目,是全球技术最先进、规模最大、产能最高、尺寸最大的液晶显示器面板生产线。
李佳 申超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