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严兵的“平价菜公益专柜”推出的平价蔬菜,受到中老年顾客的欢迎。
升级改造以后的邓甲生鲜市场。
广埠屯菜场平价菜专柜前,市民正在买菜。
农贸市场是城乡居民“菜篮子”供应的重要场所,全市重点农贸市场将设政府平价菜或自产自销菜专柜,实现平时服务、急时应急、战时应战功能,专柜租金拟将实施区级财政补贴或租金减免。10月20日,记者探访汉阳、洪山两家改造一新的农贸市场,现场体验新市场的公益性给市民带来的新体验。
“平价菜公益专柜”有摊位补贴
蔬菜优质实惠新老顾客连连点赞
“土豆、包菜、胡萝卜全部一块五一斤,保证新鲜,欢迎来选购……”20日上午9时,汉阳邓甲生鲜市场内人声鼎沸,在商户万严兵的“平价菜公益专柜”摊位前,不少市民闻声而来,正仔细挑选着中意的蔬菜。万严兵说,每天供应的低价时令菜有6个品种左右,既实现薄利多销,也满足市场公益性的要求,市场方还能在摊位租金上给予适当补贴。
今年8月21日,经过近两个月升级改造的邓甲生鲜市场正式开业,乘坐自动扶梯进入位于二楼的市场内部,第一感觉是宽敞、明亮、大气。在市场中间位置,记者发现,“平价菜公益专柜”几个醒目的大字贴在万严兵摊位后面的墙上。该市场经理柳小青介绍,改造后的市场得到整体升级,智慧监控平台、中央空调、垃圾回收室、蔬菜检测室一应俱全,经营面积也扩大了接近一半。
“升级改造的根本是为了让市民有舒适的消费环境、满意的购物体验,除了硬件设备的升级,我们还与商户协商,设置公益专柜,让市民有机会以较低的价格买到优质的蔬菜。”柳小青表示,商户愿意主动让利,市场方也将在摊位租金上给予适当的优惠,保障商户们的基本利益。
在万严兵的摊位上,记者看到,多个菜品上用红色标签贴着“1.5元/斤”的字样。“这个包菜,昨天在别的地方买接近4块,没想到这里只需要1块5,确实很实惠。”住在邓甲附近的张小琴选了包菜、洋葱、土豆、香菇等蔬菜,整整一大袋只需要11元,“我基本上两三天来一次市场,现在环境更好了,还有实实在在的优惠菜,很满意。”
“明天女儿和女婿要来吃饭,我得好好准备一下。”80岁的黄奶奶一大早赶到邓甲生鲜市场买菜。记者看到,她攥着一个小小的零钱包,里面装了不少1元纸币,在公益专柜上买了一些土豆、洋葱和青菜,总价没超过10元,“这个市场是这附近最好的一家,菜的种类很丰富,价格不贵,环境也很好,非常适合老年人。”正在市场内值班的市场管理员戴建新看见黄奶奶拎着菜,主动拿来一个大的打包袋,并帮黄奶奶将菜品提到了电梯口。
万严兵说,每天供应的特价菜均价都在1.5元-2元,是市场均价的一半左右。记者在该市场多个摊位了解后发现,情况基本如实。万严兵表示,菜价每天都会有波动,但是会尽可能将售价降到最低,让周边的街坊们真正享受到优惠。
商户自产自销平价菜20年
市场免租金一起做好服务
坐落在洪山区珞喻路上的广埠屯菜场有着66年的历史,如今,经过全面改造的市场干净宽敞、设施齐全,迎来“新生”。20日中午12时许,记者在广埠屯菜场看到,肉、鱼、蛋、菜分区清晰,每间档口上方还点缀着黄鹤楼、汉正街等带有老武汉标签的图画。
经营着一处蔬菜摊位的周正荣,一边帮顾客称菜,不时坐下扒拉两口饭。在她的摊位前,记者看到了多张打有“特价”标签的价码:玉米1.5元,扁豆2.5元,土豆1.5元……有顾客来到摊位前买菜,一位顾客选了几根莴苣,过称后显示7.8元,周正荣直接表示:“给7块钱就可以了。”
周正荣今年57岁,是一名退休职工,也是一名共产党员,5年前来到广埠屯菜场和表姐一起经营蔬菜生意,“我们是鄂州华容人,表姐在这里经营了20多年,卖的全部都是自产自销的蔬菜,每天早上把新鲜的菜从鄂州运到武汉。”
“相比从批发市场进货,自产自销的菜不稳定,如果碰到恶劣气候,供应可能会跟不上,但是成本相对低一些。”周正荣说,她卖的所有的蔬菜都比正常市场价便宜1元-1.5元,“把成本保住了,赚少一点无所谓,让周围的老街坊、老顾客们满意,我们也有成就感。”
今年6月,经营面积接近3000平方米的广埠屯市场开始进行改造,工期花了4个月,改造成本接近1000万元。在市场从事管理工作30多年的市场总经理黄林友,对全面改造的决心十分坚定。他对记者说:“老市场的条件已经无法满足市民对高品质生活的要求,打造一个整洁、安全、舒适的市场势在必行。”虽然改造成本巨大,黄林友坚决没有涨租金,还主动帮所有商户免去了数月租金。
“农贸市场是一项民生事业,不能简单地当成生意来做。”黄林友表示,对经营公益平价菜的商户,市场方也会在租金等方面给予补贴,一起把服务民生的事业做好,让市民有获得感、幸福感。
记者吴曈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