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人群中被白大褂看了一眼,命救了 网络上被志愿者接力团购,店救了 那个200斤的小伙两次“死里逃生”

2020年11月02日 10阅读 来源:武汉晚报 2020年5月8日

2020年5月2日,“喜鹊”烘焙青山印象城店,邵胜强和创业伙伴一起分装打包刚出炉的面包和点心,并将其送到团购客户手中

5月6日上午,青山区和平大道印象城。

商场里的店面基本都已营业,但来往的顾客还比较谨慎,只有保安、保洁人员和快递小哥来回穿梭,显得有些冷清。而商场二楼的一家烘焙店内:拖地、擦桌子、消杀、烤面包、打包,店员们忙得不可开交,走路都带着风。

“我总是不幸中的万幸,就如病得不行的时候,张劲农教授救了我命一样。”说这话时,200多斤的邵胜强眼神中闪烁着满足的光芒。

这家名为“喜鹊”的面包烘焙店,刚复工时,没有订单、没有顾客。这时,一个个团购志愿者出现了,让这个店活过来,火起来。

小店搬到网上,员工不用担心失业

5月6日早上6时,住在青山友谊大道的邵胜强,和往常一样起床了。早餐后,他来到汉口,跟一个做网购的朋友见面交流。随后,开车到和平大道印象城的“喜鹊”烘焙店。

受疫情影响,员工还未全部到岗,店里只有一名厨房师傅、一名店员、两位配送员,人手远远不够用。体重200多斤的邵胜强自己上,戴着一次性手套,干起活来很麻利,一张张小卡纸,在手中翻飞几下,就变成了一个盒子。下午1时,40份团购套餐,全部打包完毕,青山石化20份、汉口后湖20份。

15份起送,武汉市三环内免费配送。在送货过程中, 邵胜强的电话不时地响起,有的问什么时候到货,有的打听品种类别,有的咨询如何团购……

依次送完货后回到店里,天已经黑了,邵胜强和店员们开始统计第二天的订单发给厨房师傅。

“我还有员工要养活,每天我都不能放松,都得努力去做。”邵胜强说,网购需要及时更新新品种、新文案,有问题都要及时回复。所有的面包和点心都是现做,以往,他没有做过社区团购,对他来说也是一种全新的挑战,基本每天都要忙到凌晨。

邵胜强说,开这家烘焙店的初衷就是为了让有听力障碍的人跟社会有一个交流的平台,小店恢复后,店里的员工将逐一回归,再也不用担心失业了。

志愿者爱心接力,让小店复活了

“现在人手不够,每天连轴转,好在店里面收支平衡了。”复工后一直在工作的梅俊杰,是邵胜强烘焙店的合伙人。4月1日复工后,不能寄希望商场客流,能不能进入网上团购市场?梅俊杰和邵胜强分头出去找订单。

两人用了“最笨”的办法,趁发货的高峰,分头在青山区和江岸区各小区门口蹲点,结识团长,让团长帮忙带货。

遇到了一些好心志愿者的帮助。青山鑫园小区有个团长,第一次团购就团了40多单,不仅不收佣金,还帮忙小区里面的派送,“我都不知道她的名字,只知道网名叫胖花”。

4月中旬,有一位住在青山景盛花园的朋友,主动将小区做团购的一位姓喻的团长介绍给梅俊杰。了解情况后,这位团长非常乐意帮忙,当天就在小区群推荐,而且也婉拒了佣金。

也是在同一时期,武汉宝信、武汉检安石化等爱心企业主动订购面包卡。志愿者们的爱心接力小举动,帮助烘焙店一步步起死回生。

在医院“快不行了”被张劲农教授救了

如今,烘焙店的生意有了起色,而在几个月前,邵胜强的身体经历了一场生死考验。

元月中旬的一天,邵胜强在自己开的第二家位于苗栗路的“喜鹊”面包烘焙店和人谈事,下午开始咳嗽发烧。几天后,情况还是糟糕,他去社区医院拍片子,已经是白肺,之后去了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协和医院。

有位穿白大褂的医生,在人群中看了邵胜强一眼,赶紧对护士说:“这个孩子快不行了,必须抢救。”

虽然当时烧得迷糊,但邵胜强清楚记得,护士说重症监护室的病床全满了,那位医生又给院长打电话,说病人的情况太危险,再腾空加张床。下午6点,邵胜强被推进重症监护室后,直接上了呼吸机,高流量吸氧。

只要躺上去,就能活过来——邵胜强不认识他,但知道是这位戴眼镜的医生救了他的命。“后来,从新闻里看到张劲农教授的报道,我才知道这位戴眼镜的医生是他,真的是不幸中的万幸。”

几天后,邵胜强不发烧了,终于能进食。元月23日,武汉关闭进出城通道,随后全面实行发热市民分级分类就医服务,邵胜强被转院到了定点医院武汉市红十字会医院。

2月3日,两次核酸检测都呈阴性的邵胜强,康复出院,成为红十字会医院首位出院的患者。

患病之后,邵胜强中断了发朋友圈,直到发了一张病床上和护士的合影,大家才知道他“中招”了。

做志愿者,高峰一天200人咨询

2月3日,邵胜强出院,本来计划出院就填写志愿者报名表,但还需要在酒店隔离两周。出院当天他就接受了17个朋友的咨询,内容涉及症状、注意事项、治疗手段。

因兼任青山区青年联合会副主席、青山区非公经济年轻一代团委书记,邵胜强认识的朋友较多,朋友圈就有4000多位好友,最高峰一天就有近200位朋友咨询。

怕死,人之常情。邵胜强是从死神手边出来的人,看得见摸得着,大家希望身边有个活生生的例子,就像抓到救命稻草。跟他沟通,他们就能得到安慰和信心。

找他的人一般有两种,一种是重症病人的家属。还有一种是自己没病,总觉得自己有病,人心惶惶。2月和3月,经常半夜,还有朋友给邵胜强打电话咨询,比如说自己体温37℃,是不是感染了新冠肺炎?为此担心、焦虑、失眠,睡不着觉。

随着疫情的控制,4月份以来,咨询邵胜强的朋友逐渐减少。“从茫然无知到极度恐慌,再到冷静面对,给他们做咨询,见证到了大家一个心态的变化,这也是我个人一段特殊的经历。”

心怀感恩,做好眼前事就够了

距离出院已经3个月了,忙碌的邵胜强无暇照顾家人,一家人还是分开居住。父亲住在黄陂,孩子和妻子住在汉口岳父母家。

邵胜强有两个孩子,大的三岁,小的才一岁多,出院至今还未见过面,只是视频通话。彩笔、积木、小机器人,还有女儿最喜欢的艾莎公主裙子和玩具,就在上周,邵胜强买了好几大袋礼物送到岳父母家。

“这次自己实实在在地感受了一次生死,自己的事业也遭受了考验,我的价值观开始转变,对世界的认识、对国家的了解、对社会的感知都不一样了,突然豁然开朗,也能坦然地面对了。”邵胜强说,心怀感恩,懂得满足,做好眼前的事情就够了。

5月2日,邵胜强父亲的生日,他亲手做了一个大大的生日蛋糕送给父亲,并在朋友圈这样更新:“原来,你们才是生死之间的心安!……父亲说,你看那蜗牛,人生的路要慢慢走,回家的路要牢牢记,生日快乐,我的英雄!”

文/记者方历娇 图/记者苗剑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