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陂潘家田集贸市场整洁卫生,市民自觉扫码入内
民警们抽查车辆
火车站工作人员引导乘客扫码进站
居民志愿者严守封控卡口
解放公园2号门口,“守门人”为游客扫码测温
武汉打响复工复产复市复学经济保卫战的同时,依然毫不放松坚持常态化疫情防控。从城市出入口到居民家门口,全市上下一心,守好城门、院门和家门“三重门”,外防输入,内防反弹。5月19日,记者兵分多路,走访高速卡点、机场、火车站、客运站、企业、公园、市场、社区,遇见这样一群“守门人”。
管好“城门” 严防外来输入
【高速】
汉洪检查站
每日抽检500多辆车
“您好,请出示身份证和驾驶证、配合我们扫码、测量体温……”5月19日中午,气温30℃,汉洪高速小军山收费站前,汉洪公安检查站民警郑平检查完一辆进城小车后,汗水从后背渗出。
汉洪公安检查站是扼守武汉西南大门的重要治安卡点,46岁的郑平是站里有名的“火眼金睛”。站长蒋春告诉记者,武汉“解封”后,“外防输入”成了全站工作重点,每天早、中、晚抽检五六百辆进城车辆和人员。
记者探访中,司机何先生驾驶一辆蒙A牌照面包车,十分配合接受了测温扫描和登记。他说,现在武汉不论是小区还是进出城,都需要扫码,虽然麻烦一点,但这样更安全,他觉得很好。
【火车站】
值班员时刻关注
旅客健康状态
潘璇是汉口火车站出站口值班员。时刻关注出站旅客的健康状态、对入境旅客办理相关手续、引导客流有序有间隔地出站,是他目前的常态化工作。
19日中午,一列火车到站,出站测温门离出站闸机有近200米距离,别小看这短短200米,潘璇每天在这两端来回走动,不知要走多少个来回,“一天20000步是有的”,他笑着说。
19日上午,记者在武昌火车站候车厅看到,门口被隔离板阻隔成桶状,两头可以进人,每块隔离板上都张贴二维码,进站乘客自觉扫码。
入口处一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除了扫码和测温外,火车站还开设了20条实名制验证通道,方便旅客快速入内,候车厅设有临时消杀区域,配齐免洗消毒液等用品,供旅客免费使用。
【客运站】
不管日晒雨淋
测温不懈怠
19日上午10时左右,在宏基客运站,安保队长谭前进和三名队员顶着大太阳值守。每当有车辆到达,他们就一一给下车的乘客测温。司机和随车安全员除了测温,还要做相关登记,汇报乘客情况。
“前两天下大雨淋成落汤鸡,这两天又是太阳烤晕人。”谭前进笑着说,“早上还强一点,到了下午,这里的温度达到三十七八度,晒得脸疼。说小了,我们这是守住车站的门,说大了,是守住武汉的一道门。我们为自己负责,为工作负责,也是为大武汉负责。”他摸了一下额头的汗,拿着测温枪走向另一辆即将进站的车。
【机场】
防控很严很细旅客放心
19日上午,乘坐MU2685次航班从成都飞抵武汉的刘先生,是今年春节后第一次来汉。
他告诉记者,飞机上所有乘客一直戴着口罩。下飞机后,他在通道显眼处看到二维码,扫码测体温后,才走出到达口。刘先生表示,他目前对于在武汉就餐、住酒店都比较放心。
同一架航班上的乘客胡女士告诉记者,她是武汉人,最近多次乘坐飞机,她感觉武汉机场虽然防控措施很严很细,但是登机和抵达的流程依然如从前一样顺畅。
管住“院门” 落实各方责任
【厂区】
进出车辆
两次消毒才放行
19日,武汉开发区创业五路东风彼欧公司大门前,一辆大型物流运输车正进入厂区卸货,工作人员为司机扫码登记、测量体温后,拿起一个消毒喷壶,向货车轮胎和车身喷洒消毒水。接着,物流车开进厂区时须经过四块洒满消毒水的地垫,轮胎在滚动前进中摩擦地垫,完成二次消毒。
“每天进出工厂的物流车很多。这些车辆跨区域流动频繁,给工厂疫情防控带来风险。”东风彼欧公司办公室主任夏溶说,对所有进出车辆两次消毒后才予以放行。
东风彼欧公司是武汉开发区一家大型汽车零部件企业,主要生产汽车保险杠、格栅、门槛等产品。为了防止大量人员聚集,该工厂184名员工,每天分两班错峰上岗生产。
“武汉疫情不散,我们就不能有丝毫麻痹大意,继续守好工厂疫情防控的大门。”夏溶介绍,目前,每天员工要测3次体温,该公司还制定防疫工作监督检查表,列出10大类58条管理措施,13名中层管理人员轮流担任防疫监督员,每天两次逐项检查防疫措施落实情况,检查结果汇报给公司总部。
“进出扫码测温、信息登记,现在就是要把疫情防控融入到企业日常生产的每一天中。”东西湖区金银湖街的武汉菱电汽车电控系统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秘书闫延斌介绍。
【公园】
游客主动扫码
有序入园
在解放公园2号门,记者看到两位“守门人”贺京、陈敏正引导游客排队入园,市民自觉按照防疫要求扫码入园。
陈敏告诉记者,她是解放公园管理处职工,自4月6日以来,就和同事轮班看守公园2号门。武汉刚解封时,她和同事几乎每次都要一个个地提醒市民游客扫码测体温,而现在绝大部分市民游客变得主动了,入园秩序也变得井然有序。
为市民游客测体温的贺京说,目前逛公园的市民多为老年人,由于很多老人不会用手机扫码,她每次都会耐心地进行引导,并让老人们熟悉操作流程。
“大家现在已经习惯了扫码,十分配合我们的工作,我们提醒叮嘱的次数也渐渐变得少了。”
【集贸市场】
早晚两次消杀两次清洁
19日上午10点,在黄陂区前川街潘家田集贸市场,市民自觉按照规定扫码进入菜市场。记者看到每名工作人员都配备了对讲机,方便他们沟通和及时处理问题。
自4月19日潘家田集贸市场复市以来,刘琼便是这个菜市场的“守门人”之一。 她告诉记者,前期有的市民不理解不配合,每次都要苦口婆心地劝导他们。好在现在大家防疫意识提高了,便不觉得扫码是个麻烦事,“这里防控措施做得好,来这里买菜更放心。”早上一位买菜的婆婆对刘琼说。
据了解,该市场每天早晚两次消杀、两次卫生清洁。8名工作人员维持市场秩序,4人在门口引导市民扫码测温,2人在场内巡查,保证市场通道通畅,另有2名保洁人员专职做好市场内的环境卫生工作。
看好“家门” 坚持社区防控
【民意社区】
扫码测温已成居民习惯
戴好口罩、扫完健康码、测量体温,19日上午8时,家住硚口区六角亭街民意社区的喻威出门过早。对喻威一家人来说,进出社区时配合防疫卡口工作,已经成为了习惯。
“最初,我们是凭借社区开具的出入证进出,现在是扫码进出,很方便,大家也都很配合。”51岁的喻威说,如今疫情形势得到控制,每天早上都能看见复工的居民们有序排队扫码测温。
“有社区在值守家门,我们觉得很安心。”现在,喻威一家人的生活回到了正轨,但喻威仍然觉得疫情防控不能少。“前期,社区的工作人员守住了我们的家门,现在我们自己也要继续配合社区的日常防控工作,一起将家门守下去。”喻威说。
【横堤社区】
居民志愿者纳入防控主力军
19日下午2时,江汉区北湖街横堤社区北湖公寓小区防疫卡口,65岁的居民志愿者董秋芝吃完饭前来交班。“老伴叮嘱我,吃好饭‘上班’才有劲。”董秋芝笑呵呵地说。
“疫情不彻底结束,我们不撤离岗位。”在凤凰城小区,居民志愿者与另外2名物业人员正值守卡口。
“把居民志愿者纳入社区防控主力军,对常态化防控能起到重要作用。”横堤社区书记胡绍移介绍,社区常态化防控离不开大家的配合与支持,“发动广大居民志愿者参与,用他们的行动和态度,更能带动和影响其他居民,让更多人参与常态化。”
【华锦社区】
志愿者成老年居民的“代买员”
近日,居民志愿者李泉泉将买好的蔬菜、豆干、面粉、酱油送到七旬老人吕绪忠家中。每隔一周,她都要上门一次,帮老人买回需要的生活物资。在武昌区南湖街华锦社区,像李泉泉这样的楼栋居民志愿者有172名。
“‘解封’不解防,我们要看好家门,积极引导老年居民等易感特殊人群‘非必要不外出’。”华锦社区党委书记周林说,社区居住着150多位高龄、独居、空巢老人,还有行动不便的居民,他们出门坐公交、地铁,到菜场、超市买菜购物感染风险更大。
为此,社区网格员、楼栋居民志愿者“一对一”包保认领老人和行动不便居民,每天通过微信、电话等方式询问他们的日常生活状况、特殊情况,了解生活方面需求,帮忙买菜、买药,为他们正常生活提供保障。
记者尹勤兵 费权 郭佳 夏奕 杨晓雨 蔡欣星 张智 乔驰 王静文 谭德磊 见习记者刘娜
通讯员谢威 黄跃华 代能跃 熊璨 胡洁 胡咏 詹鸥 胡莎 陈思思
统稿胡蝶 乔驰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