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线上课堂后还要补课,这也是一所大学的使命” 本科生被要求返校补习两周 新生报到后仍将进行14天军训

2020年11月09日 10阅读 来源:武汉晚报 2020年8月25日

8月24日早上8点钟,武汉大学6600余名本科生开始在教室上理论课,2000多人上实习实践课。距离上一次在教室上课,这些学生“等”了226天。据悉,这是武汉疫后首波大规模高校复课,拉开了秋季武汉地区高校开学序幕。“这次第一波返校的本科生有9184人,他们是来参加补习的。”武汉大学本科生院院长张绍东介绍,“在前期线上课堂基础上,在疫情防控常态化不放松情况下,我们要求学生返校参加补习,老师进一步答疑解惑,这也是一所大学的使命。”

武汉大学化学与分子科学学院大二学生张祥宇:6点起床准备,今年开课等的时间太长了

时针指向8点,武汉大学教4楼101教室,120名学生。武汉大学物理学院教授石瑛准时开始上课。石教授说,网上上课比不上面对面上课,根据学校安排,将用两周时间,为同学们补课。

武汉大学化学与分子科学学院大二男生张祥宇,聚精会神听石瑛教授讲的《大学物理》中的“化学键”,属于补讲的内容。“坐进教室听课这一天,今年等的时间太长了。”张祥宇说,湖北恩施籍的他,是8月22日返校报到的。24日早上6点钟就起床了,忙完后,第一个走进教4楼101教室。“今天来到教室上课,我是既熟悉又陌生。”张祥宇说,熟悉不用说,陌生是等了这么久才来教室上课,“我们今天的第一节课,意义不一样啊”!

武汉大学医学院2017级临床医学大四学生查晓萌:疫情让我们医学生感到肩负的责任和使命更重了,必须抓紧补课

查晓萌是武汉大学医学院2017级临床医学8年制学生,今年大四。8月24日上午8点钟的第一节课,是免疫学实验课,除了听肖睿璟老师讲解免疫学相关知识,课堂上,查晓萌和同学一起,每人还参与通过免疫学方法检测自己血型。

对今年遭遇疫情,作为一位医学生,查晓萌感受更加深刻:“这让我更加看到医疗前辈们伟大的贡献,以后进入职场,我觉得我们身上肩负的责任和使命更重了。”无论是钟南山院士、张伯礼院士,还是普通的医护人员,在这次疫情中,他们的一举一动时刻牵动着老百姓的心。查晓萌说,这激励着医学生,在学校不能虚度光阴,要更加用心去学习,承担更多责任,“必须抓紧时间”。

武汉大学物理学院教授石瑛:这是我22年来,第一次离开讲台这么久

9点35分下课铃声响时,为学生讲授《大学物理》中的“化学键”这堂课,石瑛教授拖延了3分钟下课。“谢谢同学们,我今天的讲课内容结束了!”同学们用热烈的掌声致谢。

石教授说,与在家里给同学们上网课相比,“更愿意来到教室给同学们上课”。下课后,谈起第一堂课的感受,石教授也有些激动:“我自己大半年都没有拿教鞭,这120名同学听课都很安静,比我想象中的认真多了!”从1998年大学毕业在武汉大学工作以来,石教授第一次这么长时间没有上讲台授课。

武汉大学本科生院院长张绍东:武大要给学生完整的大学经历,新生仍将进行14天的军训

武汉大学本科生院院长张绍东介绍,这次返校参加补习的本科生有9184人。

根据教学规律,一些课程不能全部采取线上替代。张绍东院长说,本科人才培养上,武汉大学考虑很周到,在前期线上课堂基础上,在疫情防控常态化不放松情况下,要求学生返校参加补习,“这也是一所大学的使命”。武汉大学每个阶段,都会对人才培养进行评估。此前在6月份,就通过网上征集师生意愿,并采取学生问卷调查形式,了解教学上有哪些薄弱环节。根据反馈意见,学校通过整体考虑,确定了一些课程,对学生进行重点知识补习,梳理每门课程的难点重点,让学生把基础打牢,掌握知识点。

“武汉大学要给学生完整的大学经历。”张绍东院长介绍,学校一直重视人才的培养,坚守大学的初心和使命。对今年即将入校的新生,将在疫情防控常态化不放松下,在新生报到2天后,进行为期14天的军训。

对即将踏入武汉大学的新生,张绍东院长喊话:“非常欢迎你们选择武大!武汉大学除了能保证给你们最安全的校园,还会让你们享受全国最好的本科教育。希望你们在这里安全地、愉快地成长,成为真正从卓越大学培养出来的卓越人才!”

文/记者胡义华 通讯员李想 吴江龙

图/记者何晓刚

【纠错】编辑:admin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