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晚报讯 一位医生的女儿,信中对正在一线的父亲说:“我知道,你正在像爱着我一样爱着病人!”;一位送儿驰援湖北的山东母亲,在叮嘱儿子要照顾好自己身体后写道:“曾尽匹夫责,不负少年头。”这是长江少儿出版社日前出版的抗疫主题新书《战“疫”书简》的节选,这本书收录了66封书信,它精选自今年2月到4月世界各地应征而来的600多封书信。
19日,《战“疫”书简》和《雷神山战疫日记》《我的方舱日记——塔子湖方舱兜妈的抗疫全记录》《风雨同行:全国书法名家抗“疫”作品集》一道,在湖北省出版文化城集中发布。这4部抗疫主题新书,作者均来自湖北抗疫一线,他们有的是援鄂医护人员,有的是入住方舱的轻症患者,有的是医患家属和全国各地关心关切抗疫斗争的人们,他们通过日记、书信记录抗疫见闻,直抒内心感受,为湖北战疫历史存照。
辽宁援鄂医疗队护士赵东方的《雷神山战疫日记》,记述了她从请战到参战的经过,记录了在雷神山医院两个多月所见所闻和大量生动细节,既披露了自己从开始的忐忑到逐渐坚定的心路历程,又描述了医者与患者为驱除病魔而配合作战的感人场景。发布会上,赵东方发来视频说,她用日记和照片记录在雷神山第三病区的点点滴滴,在与新冠病毒战斗的每一天里,她见证了这所特殊医院的成长、温情,见证了这个英雄的城市的团结。
武汉轻症患者李雪颖感染新冠肺炎病毒后,将患病及治愈经历发布在自己的微信公众号“兜爷麻麻不睡觉”上,其中《方舱是啥样?生活如何?全方位多图带你了解塔子湖方舱生活》一文被共青团中央、人民日报等70多个微信公众号转载,总阅读量过百万。湖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李雪颖的《我的方舱日记》,讲述了作者入住方舱医院的经历、观感与体味,读者可以看到患者如何以自己的方式参与抗疫。
今年2月,省作协主席李修文下沉社区抗疫期间,接受了《战“疫”书简》主编之职。李修文说,当时他在社区门口看到那些正待分配的菜,经常会感到那些菜近似于正在燃烧的火焰,真理之美,尊严之美,尽在其中闪耀。作为主编,他阅读来稿时,经常被朴实而真切的倾诉所打动,同时也被这些平凡而坚韧的人们所感召和鼓舞。若干年后,我们和我们的下一代如何共同回顾这场疫情,共同回顾我们亲手捍卫的希望和尊严,这本书收录的书信就是最好的凭证和纪念。
《战“疫”书简》编辑姚磊介绍, “战疫书简”征稿启事2月13日发布,短短两个月时间里,四面八方投来的稿件涌进邮箱。在收到的600多封书信来稿中,有牵挂,有鼓励,有泪水,有誓言,有离别,有歉意。作者们的文字,或克制,或奔放,或质朴,或热烈。还有专家和知名作家也欣然同意了约稿:钟南山院士用书信勉励青少年,朱永新教授写信给大小朋友们上了一堂生命教育课,董宏猷、徐鲁等身在武汉的作家为读者献出了自己的感念。
随着活动影响的扩大,书简里的故事打动了越来越多的人。《光明日报》整版刊登了书简中的优秀作品。许多播音主持界的名家如李立宏、柳棣、白燕升,演艺界的知名艺术家如斯琴高娃、宋春丽、徐帆,自愿加入到朗读者的队伍中,他们深情款款的诵读版本,让《战“疫”书简》更加温暖动人,充满力量。
著名作家、文学评论家白烨评价说,湖北出版的系列抗疫主题新书,他捧读后感慨良多,多视角的亲历真实性,多声部的“大爱”主旋律,多层面的人民主体性,让人重温了武汉保卫战的非常岁月,各有千秋的观察又让人们了解和认识了武汉保卫战所潜含的多重意蕴。
今年湖北出版界共有5种抗疫选题入选2020年中宣部主题出版重点出版物选题,居全国首位。目前长江出版传媒已策划出版近20种抗疫主题图书,有近10种抗疫图书版权以30多种语言,输出到海外40多个国家和地区,为全球战疫贡献湖北经验。
文/图万建辉 唐靓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