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日报全媒记者 阮仲谋 通讯员 丁峰 覃芳华)陈华每天起床的第一件事,就是拿起手机,轻点屏幕上的“宜昌智慧林业云平台”,查看一遍宜昌各地森林资源动态变化情况。陈华是宜昌市森林资源监测站站长,有着30多年森林资源监测工作经历的他,随时了解各地森林资源情况,已经成为他的生活习惯。说起“宜昌智慧林业云平台”为森林资源监测工作带来的便利,50多岁的他感慨万千:“过去要爬到深山老林搞调查,现在手持手机,轻轻一点屏幕,宜昌林情便全部知晓,‘智慧林业’不仅改变了林业科技工作者传统工作模式,更重要的是,为保护三峡区域林业生态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中央政法委有关领导到宜昌调研“木材运输车辆智能识别预警系统”
近年来,宜昌市加快林业信息化建设步伐,推动“智慧林业”高效发展,形成了“统一数据平台、统一基础环境、统一运行管理”和空、天、地、人“四位一体”立体构架体系的“宜昌智慧林业云平台”,支持多项业务应用系统运行及拓展,在全市形成了全覆盖、大融合的林业大数据网络。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有关领导在宜昌调研林业信息化建设情况
“随着‘智慧林业’的建设与实施,宜昌林业进入到了智能化的新时代。”10月25日,记者在宜昌市森林资源监测站采访时,说到准确、快速、便捷的智慧林业的建设与应用,陈华的兴奋之情溢于言表。
创新发展思维 全力打造智慧林业云平台
宜昌森林资源丰富,是我国重要珍稀濒危物种栖息地、长江中下游水源安全保障的源头区、三峡库区重要生态屏障区。全市森林覆盖率65.48%,位居我国中部地区和长江沿线同等城市前列。如何让丰富的森林资源得到有效保护,成为长江绿色生态的重要保护屏障?
“我们要依靠先进的科技手段,通过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网等信息化平台,实现大数据互通共享,让智慧林业覆盖到宜昌林业和园林各领域,使宜昌真正实现绿覆盖、花盛开、零伤害。”宜昌市林业和园林局局长刘新平说道。
市林业和园林局分管负责人研究林业信息化建设工作
创新发展思维,加快智慧林业信息化建设。务实创新、担当有为的宜昌林业人,一直在努力探索并实践着。
2015年底,宜昌林业部门按照国家、省、市关于林业信息化、智慧林业发展的有关要求,通过深入调研和广泛征求意见,在摸清宜昌林业信息化发展方向的基础上,编制完成了《宜昌智慧林业发展“十三五规划”(2016-2020年)》。
这是一份科学的宜昌林业信息化建设蓝图。《规划》以提升林业现代化水平为目标,以应用需求为导向,以融合创新为动力,以重点业务为抓手,提出通过3到5年的时间,逐步建成具备管理宜昌全域林业资源能力的“宜昌智慧林业云平台”,建立健全全市林业信息化标准规范体系、完善全市林业信息网络体系,覆盖智慧林业立体感知、智慧林业协同管理、智慧林业生态价值、智慧林业民生服务、智慧林业综合管理等五大体系的智慧林业综合信息系统。
市森林资源监测站技术人员开展超算平台操作培训
“应用前沿技术,开发前沿项目,宜昌林业信息化建设,在起跑之初就站在了时代的最前沿。”2016年6月22日,国家林业和草原局信息办主任李世东了解宜昌“智慧林业”规划方案后,对宜昌“智慧林业”建设规划给予极高评价,称“宜昌林业信息化建设理念超前、智能化程度高,体现出了决策的前瞻性、技术的先进性和应用的科学性。”
蓝图绘就,贵在落实。2015年,宜昌市林业部门启动了智慧林业一期项目——宜昌市森林资源本底信息管理系统建设项目。该项目以建成宜昌智慧林业为目标,依托三峡云中心,采用云计算架构建设宜昌林业大数据中心,通过搭建智慧林业云平台、开发业务应用系统,利用省林业专网、市电子政务网、移动互联网、物联网,实现智慧林业云平台市、县、区对接,信息数据互联互通,建成全市森林资源智能监测感知、数据分析决策、研发演示一体化、智能化的综合系统,为宜昌智慧林业建设提供强大数据保障和平台支撑。
生态因子监测助力宜昌森林康养事业发展
该期建设项目,全面应用3S(GPS、GIS、RS)、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信息技术,采用最新的技术路线设计软件功能和数据库,以多源化、多尺度、多时相的遥感数据为基础,实现不同时间和空间的森林资源监测,利用数据挖掘和数据库技术进行森林资源的数据分析,实现对森林资源的有效监管。所建系统平台能适应计算机、平板电脑、手机等多种环境下的应用,十分方便快捷。
同时,该系统还配套建成了生态气象站、北斗卫星地面增强系统、负氧离子监测系统、超算平台,大大提升了宜昌“智慧林业”指导实际工作的能力。
2017年12月,国家林业部门发布第三批全国林业信息化示范市名单,宜昌荣获“全国林业信息化示范市”荣誉称号,宜昌林业信息化率测评名列全国前十。
“目前,宜昌智慧林业云平台森林资源智能监测感知、数据分析决策、研发演示一体化的综合系统初步建成。进入智慧林业云平台,大到森林资源分布状况,小到某一个林班的病虫害监测,都能清晰可见。”陈华说,“宜昌智慧林业为建设三峡生态经济合作区,构建三峡坝库区生态安全屏障,推动宜昌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科学的决策依据。”
推进技术融合 构建资源信息管理综合系统
2018年7月,宜昌市委书记周霁到后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调研,在看了森林资源综合管理系统演示后,对该系统的建设给予了充分肯定,并要求宜昌林业部门进一步加快林业信息化建设,优化信息化人才队伍建设,提升林业资源保护管理水平和手段。
宜昌开发应用的国内首个“木材运输车辆智能识别预警系统”助力森林资源监管
在“智慧林业”建设中,宜昌林业人始终坚持“国内领先、省内一流”的理念,积极探寻国内林业信息化应用先进技术,加强产学研深度融合,先后与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武汉大学、北京林业大学、三峡大学、中国航天科工等国内11家科研院所建立了技术合作关系,加速推进宜昌智慧林业建设步伐与成果的广泛应用。
为持续深入开展“智慧林业”信息化建设,服务业务重点工作,市林业部门专门成立了林业信息化技术攻关小组,组织林业科研人员,探索应用人工智能、图像识别、卫星遥感、无人机等技术,开展木材运输智能识别研判、森林资源林相动态监测、松材线虫病动态监测等急需业务应用技术的研发,并取得显著成效。为此,2018年底,市总工会专门批准市森林资源监测站成立了“丁峰林业信息化创新工作室”。
2019年7月19日,国家林业和草原局信息中心副主任吕光辉一行到宜昌市林业和园林局调研信息化建设工作,实地查看了“丁峰林业信息化创新工作室”和研发演示中心,评价宜昌林业信息化建设工作和技术研发模式国内首创,值得推广。
实事上,宜昌“智慧林业”信息化建设,在湖北、乃至全国都处于领先的地位。
宜昌市森林资源监测站副站长张军介绍说,宜昌智慧林业云平台架构设计理念超前,在应用支撑系统架构设计方面,采用面向服务应用的设计思路,根据国内最新的技术随时对系统架构进行调整。在数据接口服务方面,规范本底信息资源交换和数据接口技术标准,建立统一身份认证机制,对已建系统进行集成整合,确保应用便捷、安全、高效。
宜昌荣获全国林业信息化示范市荣誉称号
“过去开展森林资源调查,林业工作人员要带上GPS、罗盘仪和图纸到深山老林进行调查核实,现场勾绘小班、记录小班信息,回来后再在电脑上,照着图纸重新勾绘一次,劳动强度大、工作效率低。”林业工程师李海潇打开电脑,一边操作一边对记者说,“现在,应用移动终端APP软件后,林业工作人员野外作业时,只需要带上安装APP软件的平板电脑,就能解决许多繁杂的程序,不仅劳动量减轻,而且工作效率也得到有效提升。”
强化智慧引领 形成森林资源立体监管模式
2019年1月23日,中央政法委基层社会治理局副局长李军、调研员陈国想、副处长丁杰等一行,来到宜昌市林业局调研国内首个基于“雪亮工程”平台研发的“木材运输车辆智能识别预警系统”,面对演示中心大屏上自动识别推送出的木材运输车辆及运行轨迹实时画面,调研组对宜昌市林业部门应用“雪亮工程”建设成果开展林业执法创新性探索及应用给予充分肯定。2019年7月,该系统获评“全国政法智能化建设雪亮工程优秀创新案例”。
“现在,大屏幕上显示的是各路高清监控巡航传回的实时画面,每个监控探头都可以进行360°全景拍摄,监控距离可达5公里。一旦监控到野外火情,林火识别系统便能自动进行声光报警。工作人员接警后,联动防火地理信息系统获取火情位置信息,即可通过警务调度系统进行语音调度处置。”在智慧林业研发演示中心,森林火灾预防中心的工作人员邹远涛指着大屏幕介绍说,该系统采用高端摄像及网络技术,能将野外前端监控点实时采集到的高清图像,传输到森林防火视频监测及指挥调度应用平台上,工作人员通过大屏就能了解各地林地变化情况。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服务于长江生态环境的修复,服务于三峡森林资源生态屏障的建设,“智慧林业”正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和效能。
卫星遥感、无人机、智能视频监控、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物联网……这些先进技术的广泛应用与实践,实现了宜昌森林资源管理的全域化、信息化、一体化、可视化、智能化。“空、天、地、人”全方位无死角的监管模式逐步形成。
木材运输车辆智能识别预警系统获“全国政法智能化建设雪亮工程优秀创新案例”
何为“天、空、地、人”?陈华的解读浅显而生动——
“天”就是基于卫星影像数据,建立全市森林资源本底信息“一张图”,定期通过高分辨率卫星遥感影像比对,自动识别提取因各种因素发生变化的林地,应用林业大数据平台分析核实已变化林班的合法性;“空”就是借助无人机低空高分辨率优势,结合机载激光雷达对生态敏感区域森林资源开展动态监测,准确掌握特定区域森林面积、蓄积变化等情况;“地”主要是针对木材非法运输车辆,充分应用全市主要道路路口“雪亮工程”监控视频和林区林火识别监控平台资源,自动预警推送疑似违法运木车辆和森林火灾预警信息;“人”就是应用森林资源巡护系统(手机APP),对护林人员的巡山护林情况进行轨迹监测、实时上传巡护数据,实现天保管护区森林资源网格化、信息化、动态化管理。
“我们要继续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持续推进智慧林业和园林建设,应用信息化技术,全面提升资源保护能力和水平,为建设美丽的花园城市作出新贡献。”宜昌市林业和园林局局长刘新平说。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