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宜昌2017年保险行业十大新闻看点出炉

2020年11月11日 10阅读 来源:宜昌市人民政府网 2018/2/27

(通讯员 杨巧黎)2月26日,记者从市保险行业协会获悉,2017年度宜昌市保险业十大新闻看点出炉。全市保险业锐意进取、合规经营、提升服务,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新成就。保险回归本源、全年保险赔付36.85亿元、发挥行业优势、助力脱贫攻坚等10件大事入选。

一、保险回归本源,行业迈向新台阶

纵观2017年,保险业的关键词是“回归”。回归本源、回归保障、回归党和人民期盼的正确方向。宜昌保监分局充分发挥监管的引导作用,促进我市保险业回归本源,发挥长期稳健风险管理和保障功能,紧密结合地方发展需求,抢抓机遇,规范市场,提升服务。

2017年保险业为全市承担各类风险保障3万亿元。全年保费收入105.93亿元,同比增长27.81%,成为全省第二个保费收入过百亿的市。保险密度2564.82元/人(人均缴纳保费),保险深度2.86%(保费收入占GDP比例)。全市现有市级保险机构50家,县市区保险机构172家、乡(镇)保险网点239家。全行业交纳税款5.35亿元,同比增长29.19%,税收同比增长过亿元;保险从业人员达到3.89万人,在地方经济建设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二、全年保险赔付36.85亿元

全年保险业共处理38.62万起理赔付案件,平均每天处理1058起。赔付支出36.85亿元,同比增长11.18%;其中,财产险14.1亿元,同比增长9.8%;人身险22.75亿元,同比增长12.06%,充分发挥了保险业在我市地方经济建设中的社会“稳定器”和经济“助推器”作用。

宜昌保险坚持“保险业姓保”,服务民生保障,积极开办涉农惠民保险。水稻、棉花、烟叶、耕牛、家畜等保险产品层层推进;农房、医疗救助、伤残、家责、助贷和助学等保费低廉、保障适度、保单通俗的扶贫产品层出不穷。

2017年9月,枝江市1.34万户棉农在太平财险宜昌中支公司投保棉花种植保险8.36万亩,因持续干旱和连续阴雨天气,致棉农受灾。太平财险宜昌中支公司接到报灾后,迅速查勘定损,确定赔付方案。截止10月30日,1.34万户棉农计585.20万元赔款全部支付到位。

农村住房保险,提高因灾倒房恢复重建能力,有效减轻人民群众因灾损失,同时建立完善的自然灾害救助分担机制。目前,宜昌市已参保农户达62.72万余户,计划2017年推广覆盖率达到60%以上。

三、发挥行业优势,助力脱贫攻坚

2017年,宜昌保险业积极按照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部署,坚持“远离贫困,从一份保障开始”的理念,充分发挥行业优势,多渠道助力全市脱贫攻坚大局。

29家市级保险公司成立扶贫工作领导小组计201人,成立工作专班27个计184人。人保财险宜昌市分公司、中国人寿宜昌分公司、太平财险宜昌中支公司和中华保险宜昌中支公司在20个村驻村扶贫。同时,履行行业职能,开展保险扶贫。在种植业和养殖业保险扩面提档外,积极开办条款通俗、保费低廉的险种,为城乡贫困人口提供风险保障。如宜昌市在全省率先实施精准扶贫医疗救助保险,以建档立卡低收入人群作为被保险人,有效解决“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问题。农房保险、学生平安险、“一元民生保险”、电梯险、食品安全责任险等等,各类保险产品默默守护宜昌人民的生活。

2017年,承保农作物130.26万亩、牲畜80.03万头,已决赔付2.46万件计4858.25万元。承保农村居民大病保险235.05万人,已决赔付1.73万件计5179.39万元。承保农村小额人身保险48.44万人,已决赔付0.54万件计16.41万元。承保社会治安综合保险37.77万户,已决赔付0.58万件计1711.86万元。承保借款人意外伤害保险1.55万人,已决赔付19件计593.30万元。承保女性特定疾病保险3.78万人,已决赔付0.02万件计100.36万元。

市保险行业善行义举,担当责任,回馈社会。保险行业坚持“慈善一日捐”活动,2017年再次向市慈善总会捐款12.49万元。各保险公司更是通过各种形式开展贫困救助、困难帮扶活动。如平安人寿面向社会启动“幕天捐书”公益项目,全年给农村孩子募集书籍6021册;中国人寿秭归支公司为留守儿童建档登卡,每月一次家访或者进校探望,帮助留守儿童解决学习、生活困难;工银安盛宜昌中支公司捐款5万元援建的老君小学阅览室正式落成;太平财险于泉泉、平安财险李春亮、阳光人寿周武多年以来坚持“一对一”帮扶,并带动身边的朋友……

宜昌保险正以其行业优势、人员优势展示着他们的新作为、新担当,引领互帮互助、团结友爱的社会新风尚。

四、积极参与平安宜昌建设保险服务提档升级

全市保险行业以客户为中心,创新服务模式,不断提升行业服务水平。

2017年,太平洋人寿宜昌中支建立医疗服务智能管理平台,开展医疗费用智能化管控,被作为“中国保险科技应用案例”入选《中国保险科技发展白皮书》。

智能管理平台运用大数据分析医疗行为,实现对医疗过程的全方位管控,为患者控制不合理医疗费用支出,确保保险基金的安全使用。7月,太平洋人寿携手市中心医院和上海金汇通用航空公司,启动辖区直升机救援服务项目;8月,人保财险相继推出“空地一体化”直升机特色救援服务。由此,宜昌保险业开启了保险服务高效救援新篇章。

平安人寿宜昌中支公司推出极速、极简的闪赔服务,创新与优化流程,打造30分钟内理赔服务。5月4日,城区客户张某在上班路上遭车辆碰撞,脚踝骨折。治疗结束后,张某通过手机将病历和发票传至平安人寿理赔模块。5分钟后,张某收到短信提示,告知已完成理赔流程,3132.00元保险金已转账。

全体财险公司积极参与平安宜昌建设,与宜昌市公安局交警支队联合建立道路交通事故快处快赔中心,城区3个(高新区、伍家岗、点军),县区5个(夷陵、长阳、宜都、枝江、当阳)。道路交通事故快处中心对轻微道路交通事故实行快撤、快核、快赔的一站式服务,是高效、便捷的事故处理的重要尝试和举措。全年处理轻微道路交通事故4917起,涉及事故车辆8651台,有效保障了城区交通通畅运行。交警、保险相互配合,将快处快赔中心打造成了服务为民、规范执法、维护社会稳定的窗口。

五、行业文明创建成果丰硕

2017年11月17日,在北京举行的全国精神文明建设表彰大会上,太平财险宜昌中支公司荣获第五届全国文明单位称号,全国保险系统仅6家保险公司享此殊荣。

人保财险宜昌市分公司荣获2015年至2016年度省级文明单位称号。

市保险行业协会和10家市级保险机构(人保财险宜昌市分公司、太平财险宜昌中支公司、长江财险宜昌中支公司、太平洋财险宜昌中支公司、平安财险宜昌中支公司、国寿财险宜昌市中支公司、中国人寿宜昌分公司、平安人寿宜昌中支公司、人民人寿宜昌中支公司、阳光人寿宜昌中支公司)荣获2015年至2016年度市级文明单位称号,市级保险机构新增6家文明单位。

两年来,创建单位在保监分局的指导下,重宣传,抓发动(道德讲堂,点赞凡人善举;评先表彰,树立行业标杆;公益慈善,共创和谐社会);重治本,抓管理(内抓管理,夯实规范基础;外树形象,建造诚信体系);重硬件,抓服务(服务承诺,接受社会监督;十星创建,打造行业亮点;提升服务,展现保险功能),有效地推进了两个文明建设。

12月24日,市保险行业协会荣获全市争创全国文明城市“三连冠”突出贡献单位称号,受到市委市政府表彰。

六、举办首次高管培训提高党性修养

为认真落实湖北保监局“培根、强基、重本”监管思路和宜昌保监分局“服务大局,服务客户”要求,全面提升保险行业高管人员综合素质,提高党性修养,满足行业发展和社会服务需要,2017年6月,宜昌保监分局组织我市保险行业高级管理干部人员培训,市级保险公司总经理和县市区保险公司经理计216人参训。培训课程以党性原则、政治纪律为重,特邀市纪委相关人员讲授《认真学习<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全面推动从严治党>》;对接精准扶贫,特邀市扶贫办讲授《脱贫攻坚与保险扶贫》;加强金融风险防范,特邀市中级人民法院讲授《诚信规范经营,促进保险业良性健康发展》,选取了保险合同代签名的法律效力、机动车责任保险的赔偿与追偿制度、驾驶员擅自离开现场的商业险赔付等行业热点问题案例展开讲述,以案例促规范,为行业风险防范再上一道保险杠。

七、诉调对接稳步推进,现场调解105起

2016年元月19日,市中级人民法院和市保险行业协会联合印发《关于建立保险纠纷诉讼与调解对接机制的实施意见》(宜市中发〔2016〕11号),成立保险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高效、和谐、低成本化解保险纠纷。2016年受理伍家岗区法院委托案件,2017年新增受理西陵区法院、点军区法院、葛洲坝法院、夷陵区法院、宜都市法院、枝江市法院委托案件,保险与法院深度合作,切实维护保险消费者利益。

2017年受理各法院转办的诉前涉保案件105起,诉求金额1466.04万元,成功调解75件计840.39万元,调解达成率80.65%。结案平均周期不到法院立案到开庭时间的一半,且免收当事人任何费用,为当事人节约了大量的时间、费用成本,有效化解矛盾,维护社会和谐。

八、67名从业人员荣获“最美保险人”称号

2016年12月15日,市保险行业协会印发《关于在全市保险行业开展第三届“最美保险人”评选活动的通知》(宜保协发〔2016〕44号)。“最美保险人”历经推荐、评选、审核、公示,得到行业内外认可。3月17日,行业协会召开表彰大会,67名在敬业奉献、诚实守信、助人为乐、热衷公益、孝老爱亲方面表现突出的从业人员脱颖而出,荣获市保险行业协会表彰。3年来,全市保险行业从业人员171人次荣获“最美保险人”称号。

4月20日,中国保险行业协会举办第二届“中国百强保险营销员”表彰大会,长江财险宜昌中支公司的胡宗泉被授予全国百强保险营销员,荣获中国保险行业协会表彰。

九、引进保险资金28.9亿服务实体经济建设

宜昌保监分局推动行业发挥长期稳健风险管理和保障功能,更好服务地方实体经济发展。2017年,保险公司总部向我市共投放保险资金28.9亿元,支持棚改和企业融资项目,助力实体经济和社会发展。其中光大永明江南新城棚改项目支持8亿元,长城人寿向三峡现代物流中心债权投资10亿元。

积极参与宜昌自贸片区建设。在自贸片区挂牌后,保监局即成立人保财险宜昌自贸区支公司,为全省第一家自贸区专设保险机构,目前自贸片区已设有8家保险公司分支机构,为我市自贸区的建设发挥着积极作用。

十、社会治安综合保险工作得到中央综治办高度肯定

宜昌市社会治安综合保险自2012年启动以来,累计承保193.22 万户,为城乡居民提供财产人身保障超过1000亿元。2017年收取保费1961万元,承保35.69万户,支付赔付1702万元,保费规模、居民覆盖率及赔付额均位居湖北省首位。

经过6年的探索,宜昌市社会治安综合保险成效逐渐显现:一是保障范围不断扩大,从农房、自然灾害扩展至盗抢、意外身故、残疾、意外医疗等领域;二是赔付标准不断提高,由最初的每户3000元提高至现在的24万元;三是重大灾害面前有作为,2016年宜昌市“98+”特大洪汛期间赔付627户农房及自然灾害死亡赔款960万元,有力的支援了灾后房屋重建工作。中央综治办赴宜昌市开展社会治安保险调研时,高度肯定了宜昌市社会治安保险工作取得的成效,下一步将会同财政部等部门支持宜昌市社会治安保险创新探索,为全国社会治安保险工作提供经验和借鉴模式。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