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改”出幸福新生活——市区老旧小区改造观察

2020年11月09日 10阅读 来源:襄阳日报 2020/10/21

【襄阳政府网消息】切割、开挖、埋管、砌井……连日来,樊城区大庆东路玉丰花园小区改造施工紧锣密鼓。与此同时,襄阳中心城区还有100多个跟玉丰花园一样的小区正加紧改造。

按照计划,市区今年将改造200个老旧小区。9月11日,高新区连山社区小区改造拉开序幕,这是年度计划中最后一个开工的小区。到今年年底,市区升级改造完工的老旧小区将达到300个,惠及居民6.3万户20万人。

补齐短板 3年改造666个老旧小区

10月12日上午,李长珍走进春景花苑小区,居民们正三五成群地聚在小广场上拉家常。见到李长珍,大家热情地跟她打招呼。

李长珍是高新区紫贞街道办事处春园社区居委会副主任。她说,这种和谐、融洽的气氛已经很长时间没感受到了。

六七年前,春景花苑小区环境脏乱差,物业与居民之间的矛盾大,社区就像灭火队员,随时准备应付小区可能出现的麻烦。社区工作人员最怕接听小区居民的电话,更害怕到小区里去。

在中心城区,像春景花苑这样的老旧小区有一大批,它们是社区治理的难题,也是居民群众的“心病”。

“要坚定不移地做好老旧小区改造工作,解决群众最基本的生活需求问题。”市委书记李乐成说。

2019年,我市将老旧小区改造列入市政府“民生实事”,决定用3年时间完成中心城区666个老旧小区的改造。

按照“先民生后提升”的改造原则,襄城区的凤雏家园、樊城区的立业小区、高新区的春景花苑等100个老旧小区在2019年完成了改造,涉及居民楼420栋、居民1.2万余户3.6万余人。改造后,居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大幅提升。

春景花苑小区居民杨春旺对小区的变化感受颇深:“以前的日子简直没法过,现在环境好了,气也顺了,人都变得更精神了。”

今年,市住建局按照“实施一批、谋划一批、储备一批”的原则,克服疫情不利影响,继续强力推进老旧小区改造工作。

截至10月16日,已有52个小区完成改造,另外148个正在紧张施工(80%的小区已完成改造工程量的70%以上),年底可确保完成年度改造任务。

尊重意愿 让居民参与改造全过程

10月11日上午,在长征路金属回收公司家属院小区,86岁的任国定坐在秋千上,听着收音机,慢悠悠地荡着。不远处,四五位老人坐在休闲长凳上聊着天。

说起小区的变化,任国定连声称好。

长期以来,金属回收公司家属院小区野草及膝,蚊虫肆虐,外来车辆随便出入,居民没有一处活动场所。

金属回收公司家属院小区改造后,管住了车辆,给居民留足了活动场地。“院外车辆进不来了,院内车辆停放有序了,道路变宽了,十几套健身器安装起来了,大人小孩都有处玩。”居民沈修才高兴地说。

市委书记李乐成说,老旧小区改造要牢牢站稳群众立场,充分征求群众意见,积极发动群众参与,以群众拥有幸福感、获得感作为根本目标,真正让成果惠及广大群众。

按照这一要求,市区老旧小区改造让居民全程参与,坚持“订单式”改造,做到问需于民、问计于民、问效于民。即:需不需要改,居民说了算;怎么改、改什么,尊重居民意愿;改造效果好不好,由居民来评价。

卧龙家园小区是樊城区王家台社区的一个老旧小区,乱搭乱建特别严重,楼道逢雨便积水。在改造过程中,从立项开始,规划设计部门先后三次与居民代表座谈,根据居民代表提出的意见建议调整施工方案;施工过程中,施工队每天都与居民代表开碰头会,商量解决施工中出现的问题。这次改造共拆除违建100多平方米,创造性地解决了楼道积水难题,还满足了居民们提出的多种个性化需求。居民们十分感动,自发给施工队制作了一面锦旗,上面写着“施工精益求精,服务无微不至”。

在老旧小区改造过程中,相关部门注意解决普遍性的突出问题。部分群众反映屋面漏水严重后,市住建局组织专班对市区屋面漏水的老旧小区进行了一次专项调查,随后将屋面漏水维修纳入改造内容。

巩固成果 探索建立长效管理机制

高大的玉兰树、花砖铺成的彩色小路通向古色古香的凉亭……这是改造后的前进路化建公司家属院小区。

10月10日,连续一周阴雨后,太阳出来了。上午,化建公司家属院小区几位居民围坐在中心花园里的石桌边,享受着秋日阳光。

化建公司家属院小区改造完成后,成立了居民自治委员会,探索建立长效管理机制,巩固改造成果。

“这种尝试,也是我们正在努力实现的。”襄阳市住建局房地产市场与物业监管科科长侯红丽说,老旧小区完成改造后,要坚持以党建为引领,加快业主委员会建设,发动居民参与,完善物业管理服务体系,构建长效管理机制。

市住建局着力推动建立专业化物业管理为主、“党建+居民自管”为辅,以产权单位管理为过渡、社区保障性管理为补充的多元化物业管理模式,实现物业服务管理全覆盖。

具备实施市场化、专业化物业管理条件的小区,选聘物业公司,由物业公司按照合同约定提供服务。襄城区凤雏家园小区改造完成后,引进了物业公司,减少了安全隐患,提升了环境面貌。目前,物业公司正在广泛征求居民意见和建议,准备为居民提供“点单式”服务。

暂不具备实施市场化、专业化物业管理条件的小区,采用“党建+居民自管”模式进行管理。金属回收公司家属院小区改造结束后,社区党总支指导小区成立了业主自治委员会,自治委员会组织居民按照自愿原则成立了小区志愿服务队,分组轮流在小区值班,为小区居民提供安全保障。

规模小、资源有限、管理难度大的小区,暂由社区代管,为小区提供保障性管理。樊城区丹庆花园改造后形成了社区代管、居民自管的管理模式,管理井然有序。

“改善的是环境,凝聚的是人心。”襄阳市住建局党组书记、局长汪厚安说,“老旧小区改造是紧贴民生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大民生问题,我们将强化责任担当,高质量推进改造工程,加快实现物业管理服务全覆盖,构建‘三方联动、多元共治’的长效管理机制,不断增强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