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城市书房”、图书馆分馆……这些公共文化场所“小而美”

2020年11月09日 10阅读 来源:襄阳日报 2020/9/24

【襄阳政府网消息】今年430日,市图书馆东津新馆正式开馆,新馆藏书丰富、环境幽雅,一经开放便成为市民读书打卡的好去处。其实,除了“高大上”的市图书馆东津新馆外,市图书馆还通过与社区、教育培训学校、新华书店等社会组织、营利机构合作,在市区建了多所图书馆分馆,今年7月又精心打造推出了首家“城市书房”……这些“小而美”的公共文化场所和市图书馆东津新馆一起用书香浸润读者心灵,用文化塑造城市品格。

智能便捷的“城市书房”

920日,家住幸福小区的张女士来到位于樊城星火东路222号的“城市书房”,将借书证在门禁上晃了晃,玻璃门便自动打开了。

眼前是一片宁静而美好的景象:原木色的书架上整齐地摆放着一本本崭新的图书,几位市民坐在一旁安静地阅读……张女士选了一本《探访曹雪芹》,在二楼靠护栏的位置坐下来,尽享阅读时光。

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城市书房”虽然面积仅100平方米,却收藏了8000余册经典、畅销书籍,安装了可根据室内情况自动开启灯光、空调的智能家居系统,配备了自助借还机、电子书借阅机、图书消毒机以及急救箱、针线包、雨伞、老花镜等便民服务用品……

“‘城市书房’的硬件、软件设施都很棒,而且它地处人民广场核心商业圈,交通便利,闹中取静。”张女士说,平时和闺蜜逛街,累了就可以到城市书房坐一坐、看看书,遇到心仪的图书还可以借回家慢慢看。

“小而美”的银河运动公园分馆

位于樊城区霁月路的市图书馆银河运动公园分馆同样是“小而美”的代表。为了腾出足够空间,给读者营造休闲、舒适的阅读环境,这里的走廊、墙壁都改成了书架。市民可以顺着楼梯到二楼选书。分馆中央摆放着松软的沙发、软凳,一旁还设有一张长条形的木桌和几把高脚凳。

920日下午,市民王娟正陪着女儿恩恩在这里看书。“女儿上小学四年级,平时特别喜欢看书。周日是我们一家人的读书时间,我们经常去市图书馆东津新馆、‘城市书房’。”王娟说,这段时间他们一家将周末阅读安排在了市图书馆银河运动公园分馆,因为这里离家近,少儿类图书也比较多。

市图书馆银河运动公园分馆由市图书馆、忆思特·博赞教育携手建设,分馆周六、周日开放,馆内藏书、自助借还机归市图书馆所有,场地、人员由忆思特·博赞教育提供。“我们教育培训机构的工作人员都是分馆的志愿者,加上社会志愿者一共有60余人。市民自助借书、还书基本上不需要人工服务,志愿者平时负责维护这里的环境卫生,隔段时间再把书架上的书整理一下。”忆思特·博赞教育创始人王雨林说。

得到社区助力的建昌分馆

市图书馆建昌分馆则是市图书馆与建昌社区合作的成果。这个分馆建于2015年,虽然硬件设施远不如“城市书房”、市图书馆银河运动公园分馆,但在建昌社区的精心呵护下,这里已成为附近居民的精神家园。

该分馆共有少儿读物、青春期教育、优生优育、法律法规类图书1万册,其中5000册图书归市图书馆所有,5000册图书由建昌社区采购。

家住建昌小区的高宗友今年76岁,每隔半个月他就要到市图书馆建昌分馆借阅图书。高宗友说:“在市图书馆建昌分馆借书、还书有一点不同。如果是借市图书馆的书,就得按照市图书馆的规定,一张借书证最多借3本,借阅期限为1个月。如果借的是印有建昌社区字样的图书,没有数量及时间限制,在登记册上登记看完后归还即可。”

市图书馆馆长郝伶俐告诉记者,无论是“城市书房”,还是图书馆分馆,都是市图书馆公共文化服务的一种延伸,市民在市图书馆东津新馆、“城市书房”、九丘书馆、市图书馆银河运动公园分馆、市图书馆建昌分馆借阅的图书可“通借通还”。在这几种模式中,“城市书房”智能化程度高、建设门槛高,选址必须满足在人口集中、交通便利的居民区一楼临街位置,面积100平方米以上,市政配套设施良好,百米内有保安岗亭或派出所、公共卫生间等条件。图书馆分馆则需要借助社会力量来运营维护。

【襄阳政府网消息】今年430日,市图书馆东津新馆正式开馆,新馆藏书丰富、环境幽雅,一经开放便成为市民读书打卡的好去处。其实,除了“高大上”的市图书馆东津新馆外,市图书馆还通过与社区、教育培训学校、新华书店等社会组织、营利机构合作,在市区建了多所图书馆分馆,今年7月又精心打造推出了首家“城市书房”……这些“小而美”的公共文化场所和市图书馆东津新馆一起用书香浸润读者心灵,用文化塑造城市品格。

智能便捷的“城市书房”

920日,家住幸福小区的张女士来到位于樊城星火东路222号的“城市书房”,将借书证在门禁上晃了晃,玻璃门便自动打开了。

眼前是一片宁静而美好的景象:原木色的书架上整齐地摆放着一本本崭新的图书,几位市民坐在一旁安静地阅读……张女士选了一本《探访曹雪芹》,在二楼靠护栏的位置坐下来,尽享阅读时光。

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城市书房”虽然面积仅100平方米,却收藏了8000余册经典、畅销书籍,安装了可根据室内情况自动开启灯光、空调的智能家居系统,配备了自助借还机、电子书借阅机、图书消毒机以及急救箱、针线包、雨伞、老花镜等便民服务用品……

“‘城市书房’的硬件、软件设施都很棒,而且它地处人民广场核心商业圈,交通便利,闹中取静。”张女士说,平时和闺蜜逛街,累了就可以到城市书房坐一坐、看看书,遇到心仪的图书还可以借回家慢慢看。

“小而美”的银河运动公园分馆

位于樊城区霁月路的市图书馆银河运动公园分馆同样是“小而美”的代表。为了腾出足够空间,给读者营造休闲、舒适的阅读环境,这里的走廊、墙壁都改成了书架。市民可以顺着楼梯到二楼选书。分馆中央摆放着松软的沙发、软凳,一旁还设有一张长条形的木桌和几把高脚凳。

920日下午,市民王娟正陪着女儿恩恩在这里看书。“女儿上小学四年级,平时特别喜欢看书。周日是我们一家人的读书时间,我们经常去市图书馆东津新馆、‘城市书房’。”王娟说,这段时间他们一家将周末阅读安排在了市图书馆银河运动公园分馆,因为这里离家近,少儿类图书也比较多。

市图书馆银河运动公园分馆由市图书馆、忆思特·博赞教育携手建设,分馆周六、周日开放,馆内藏书、自助借还机归市图书馆所有,场地、人员由忆思特·博赞教育提供。“我们教育培训机构的工作人员都是分馆的志愿者,加上社会志愿者一共有60余人。市民自助借书、还书基本上不需要人工服务,志愿者平时负责维护这里的环境卫生,隔段时间再把书架上的书整理一下。”忆思特·博赞教育创始人王雨林说。

得到社区助力的建昌分馆

市图书馆建昌分馆则是市图书馆与建昌社区合作的成果。这个分馆建于2015年,虽然硬件设施远不如“城市书房”、市图书馆银河运动公园分馆,但在建昌社区的精心呵护下,这里已成为附近居民的精神家园。

该分馆共有少儿读物、青春期教育、优生优育、法律法规类图书1万册,其中5000册图书归市图书馆所有,5000册图书由建昌社区采购。

家住建昌小区的高宗友今年76岁,每隔半个月他就要到市图书馆建昌分馆借阅图书。高宗友说:“在市图书馆建昌分馆借书、还书有一点不同。如果是借市图书馆的书,就得按照市图书馆的规定,一张借书证最多借3本,借阅期限为1个月。如果借的是印有建昌社区字样的图书,没有数量及时间限制,在登记册上登记看完后归还即可。”

市图书馆馆长郝伶俐告诉记者,无论是“城市书房”,还是图书馆分馆,都是市图书馆公共文化服务的一种延伸,市民在市图书馆东津新馆、“城市书房”、九丘书馆、市图书馆银河运动公园分馆、市图书馆建昌分馆借阅的图书可“通借通还”。在这几种模式中,“城市书房”智能化程度高、建设门槛高,选址必须满足在人口集中、交通便利的居民区一楼临街位置,面积100平方米以上,市政配套设施良好,百米内有保安岗亭或派出所、公共卫生间等条件。图书馆分馆则需要借助社会力量来运营维护。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