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阳政府网消息】“一网通办、一窗通办、一事联办、自助办、掌上办、全市通办……在今年制定的《襄阳市更大力度优化营商环境激发市场活力工作实施方案》中,涉及市行政审批局的有17项。”8月26日,市行政审批局局长张文斌做客襄阳政府网在线访谈栏目,详细介绍市行政审批局“优化营商环境、激发市场活力”工作内容。
今年以来,市行政审批局认真贯彻中央及省、市关于优化营商环境工作部署,以“放管服”改革为牵引,持续优化营商环境,不断推进各项举措落地生根生效,有效激发了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为打好疫后重振的民生保卫战、经济发展战提供了重要支撑。
优形式,推动“互联网+政务服务”再提速
大力推进“一网通办”“一窗通办”。我市加快乡村两级电子政务外网建设和地方自建系统与“一张网”的对接联通,实现更多事项在更大范围网上办,“一张网”的注册率和网办率不断提升。截至7月底,全市政务服务网上办理覆盖事项达到29.5万个,“一张网”注册用户83.08万人,受理各类政务服务46.39万件,汇集各类办件数据128.64万件,电子证照数据入库量182万余本。6月15日,我市“一窗通办”改革工作正式启动,将首批598个政务服务事项纳入到综合受理窗口办理,同时开始试用“综合受理平台”。截至7月底,综合窗口共受理政务服务事项7938件,通过“综合受理平台”线下受理612件。
积极推进“一事联办”“全市通办”。对涉及多部门的审批事项实行“一事联办”,目前“开办非学历文化教育培训机构(民办)、我要开饮品店”两个事项已在湖北政务服务网上线运行。将“社会保障、医疗保障、就业促进、卫生健康、市场监管、住房城乡建设、公安、交通运输、不动产登记”等九个领域70项政务服务事项纳入第一批“全市通办”范畴,并及时跟进改革进度。
服务事项“掌上办”“自助办”。6月29日,我市上线运行“i襄阳”App,市民申请电子“市民卡”后,116项服务事项可实现掌上办理。在市民服务中心设置自助服务设备20余台,全天候提供公安、税务、市场监管、人社等部门的500余项自助办理服务,实现自助查询、自助申办、自助取件的全链条一体化自助模式。
强服务,攻坚重点领域改革新突破
企业开办迈入“秒批”时代,不动产登记实现全程网上办。5月28日,湖北市场监管智慧办(襄阳)平台启动,企业登记注册实现“无人值守、智能审批”,在全省率先迈入“秒批”时代。我市在全省率先开通不动产登记网上自助办证系统,实现全市域“一网通办”,新建商品房登记时间压缩到10分钟办结。
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取得新突破。大幅压减工程项目审批时间;“工改”审批管理系统实现市县两级“全覆盖”;开启工程建设项目联合图审、联合验收新模式,工建项目从图纸审查到开工建设最长不超过16个工作日,14个工作日内可完成项目验收。截至目前,全市“工改”系统办理审批事项1813个,工程建设项目1101个,实施并联审批事项229个,联合审图项目19个,联合验收项目10个,办理市政公用服务项目56个。
加快区域性统一评价成果应用。采取小切口、项目化方式推进区域性统一评价工作,完成两个批次近7万亩区域的9个专题评价编制审批和成果入库,超额完成6.39万亩,是全省首个完成8个专题评价的市州,高新区完成了全省首个区域节能案例。目前,全市共有53个、总投资约289.8亿元的项目享受区域性统一评价成果。
提质效,创新便民服务新举措
项目评审“云端见”,现场踏勘“空中看”。针对行政审批服务事项需要专家评审的项目,灵活采用实时连线、远程核查、在线反馈、视频会议等方式开展,实现全流程“零跑动、不见面”和“无纸化”审批。通过无人机全景航拍、GPS坐标定位、面积测算等技术手段开展现场勘验,助力现场踏勘信息收集更精准、更全面。
开设专区为企“解惑”。在湖北政务服务网开设“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服务专栏”,及时发布金融财税、缓交社保、租金减免等惠企政策,实现相关政策一键查询。同时,在市民服务中心开设中小微企业复工复产服务专区,将人社、税务、金融、市场监管等12个窗口部门纳入专区,提供企业复工复产政策咨询、疑难问题解答、优惠政策落实办理。
加强窗口人员作风建设、优化政务服务举措。在全体窗口工作人员中开展“四问五多三不要”大讨论、“打造营商环境新高地政务服务提能升级服务看我”活动,促进窗口人员工作作风进一步优化,为民服务意识进一步提升;制定窗口“首问负责到底”工作清单,号召全体工作人员牢固树立“有呼必应、无事不扰”的“店小二”精神,实现作风大转变、服务大提效,审批大提速。联合多部门开展政务服务进社区活动,向群众发放办事指南,宣传国家政策、解读办事流程,直接把办公地点从政务大厅搬进社区,实现服务群众零距离;积极推行“延时服务”“预约服务”“上门服务”。截至7月底,各窗口为办事群众提供延时服务、上门服务、预约服务等便民服务605次,收到表扬信111封,锦旗15面。
下一步,市行政审批局将充分发挥部门职能,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推进关键领域改革再突破、创新再深入、政策再完善,全力打造汉江流域最优、全省领先、国内一流的营商环境。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