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阳政府网消息】“十一”假期的脚步近了。假期去哪儿?当然是在省内玩最划算了。在“与爱同行 惠游湖北 乐在襄阳”活动的加持下,我市36家A级景区免门票开放。在为假日旅行持续释放政策利好的同时,市文化和旅游局也呼吁广大游客提前预约、错峰出游、礼让客人、文明用餐,让文明旅游成为“十一”假期最美的风景。
预约入园智慧旅游
住在清河口的李女士家有二宝,大宝刚上小学一年级,小宝刚上幼儿园,这个“十一”假期她想邀请武汉的姑姑、姑父来襄阳旅游。
“以前都是到景区的售票窗口现场买票,今年搭上‘与爱同行 惠游湖北 乐在襄阳’活动的顺风车,在网上就能轻松订票。”说话间,李女士在手机上找到“襄阳文化旅游”微信公众号,点击“景区预约”,选择省内游客预约窗口,页面上36家景区的37个旅游项目一目了然。
预约平台支持游客预约7日内的门票,也就是说9月27日当天,已可以预约到10月1日至10月3日的景区门票。除了唐城景区夜游项目本轮已经约完外,其他旅游项目的门票还很充裕。
李女士选择了古隆中景区10月1日的门票,入园时间为15时至17时。接着,她又为姑姑、姑父预约了同一时段的门票。在票务数据的指导下,李女士成功错开了入园高峰。“预约平台设置了9时至12时、12时至15时、15时至17时三个入园时段,我预约的时候,10月1日古隆中9时至12时入园的门票还有5000多张,12时至15时、15时至17时入园的门票各有一万多张。考虑到姑姑喜欢摄影,游客扎堆的时候拍照效果不好,我特意选择了下午入园的门票。”李女士说。
唐城景区负责人告诉记者,今年景区筹备“十一”假期旅游工作时胸有成竹。往年大量游客现场购票,景区只能结合天气情况和经验对客流高峰进行预判,今年“十一”假期景区所有门票都放在网上,哪几天、哪些时段是客流高峰,一目了然。
错峰出游礼让客人
“与爱同行 惠游湖北 乐在襄阳”活动启动后,市文化和旅游局倡议广大市民当好东道主,把热门景区先让给外地游客。这一倡议得到了市民的积极响应及外地游客的高度称赞。针对“十一”长假即将到来的客流高峰,市文化和旅游局再次倡议广大市民错峰出游,礼让客人。
在预约平台查看了各景区的余票数量后,家住檀溪路的吴女士打算“十一”假期带着家人到南漳、保康来一趟山水自然之旅。“襄阳的两大热门景区——唐城景区和古隆中景区位于城区周边,平时就可以去,没必要在节假日外地游客多的时候扎堆。南漳、保康有很多以山水闻名的景区值得一看。”吴女士计划10月1日和家人一起到位于中原路6号的襄阳旅游集散中心乘坐旅游大巴,到保康的九路寨景区转一转,10月2日再乘旅游大巴到南漳的香水河景区看一看。“这两个景区都属于免门票景区,到九路寨一个人来回车费59元,香水河一个人来回车费才39元,这比自己开车过去轻松多了。”吴女士说。
9月24日,第十届诸葛亮文化旅游节开幕式暨云游襄阳旅游推介会上公布了几条精品线路,其中荆山生态游三日游(第一天:南河—大薤山,第二天:五道峡—九路寨,第三天:春秋寨—香水河),既错开了城区的热门景区,又能在寻古探幽中尽情领略自然之趣。如果不想跟团,游客还可以到襄阳旅游集散中心乘坐旅游大巴,“定时、定点、定线”发班的景区交通专线免去自驾劳顿之苦。
倡导光盘拒绝浪费
今年国庆、中秋“双节”重合,长达8天的假期足以邀外地的亲朋好友来襄阳共叙情谊、畅游山水。和亲友一起赏美景、品美食是人生一大幸事,就餐时要把文明记心头,切记“吃好吃多是美意,不剩不扔是美德。”
连日来,记者走访多家景区发现,倡导光盘、拒绝浪费的氛围浓厚。古隆中景区在三顾堂附近的美食区设置了文明用餐公益广告;鹿门山景区在浩然餐厅张贴了文明用餐提示语……
9月26日晚,唐城景区工作人员穿着古装在餐饮店密集的东市开展文明用餐宣传,新颖的形式、温馨的提示让游客如沐春风。三名来自河南信阳的游客在景区内的餐饮店点了一份牛肉面、一份酸辣粉、一份炒粉。“每张餐桌上都有文明用餐、使用公筷、节俭养德的宣传标识,时刻提醒大家不要想着讲排场,而要根据需要来点餐。”信阳游客李先生说。
市文化和旅游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旅游部门除了督促景区做好疫情防控外,也积极引导景区开展文明旅游、文明用餐宣传,提醒广大游客按需点餐、按需取餐,不食用野生动物。就餐过程中,使用公勺公筷,自觉践行“光盘行动”,杜绝舌尖上的浪费。
假期出游提示
国庆、中秋“双节”即将来临,市文化和旅游局提醒广大游客,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时,要遵守法律法规,尊重社会公德,维护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树立文明、健康、绿色旅游新风尚。
做足行前准备,错峰预约出行
关注旅游、公安、交通、气象等部门发布的出行提示,谨慎前往交通、气候条件不利的旅游目的地,合理规划出游线路,错峰出行。
提前了解和查询旅游景区疫情防控、开放、门票预约、客流限制等措施,做到“无预约、不出游”。
自驾游出行前,仔细检查车况,并检查相关证件、保险是否齐全有效,遵守交通规则。
掌握必要的安全知识、急救常识,准备必要的常用药品,建议购买旅游意外保险。
选择正规企业,科学理性出游
选择有经营资质的旅行社、宾馆饭店、游乐场所和有营运资质的交通工具。
参团旅游时,与旅行社签订正规合同并索取发票、行程单,明确约定旅游行程及自费项目等,保留购物小票。警惕通过微信、QQ群、论坛等渠道组织的旅游活动,防范以“免费旅游”“低价旅游”等为诱饵欺骗游客。
可关注微信公众号“全国旅游服务监管”查询旅行社资质。旅途中,选择具有经营资质的餐馆用餐,不购买和食用腐败变质、过期和来源不明的食品。
乘坐出租车或网约车要加强防范,拒绝乘坐“黑车”。
疫情防控为先,做好个人防护
出游期间,密切关注各地权威部门发布的疫情风险提示,提前准备好“健康码”和身份证等有效证件,自觉接受体温监测、“健康码”查验等。树立防控优先意识,避免侥幸心理,做好自我防护,戴口罩、勤洗手,测体温、勤消毒,保距离、勤通风,不扎堆、少聚集。
在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入园(馆)游览时,有序排队,自觉与其他游客保持间距。就餐时,使用公筷公勺,保持安全间距。出现发热、干咳、乏力等症状时,应及时报告,并就近到医疗机构就诊。
提升防范意识,确保出游安全
乘坐旅游大巴时,系好安全带,不要将头、手、脚等伸出窗外,不携带违禁物品。
自驾游要杜绝疲劳驾驶和酒后驾车,控制车速,注意礼让。切勿进入未开发、未对公众开放的峡谷、湖泊、水库、无人岛等区域开展活动。打卡网红景点时,要遵守公序良俗和法律法规,综合评估当时所处环境,不任性而为,始终把安全放在第一位。
户外旅游注意防火避灾,不在草木繁盛、树叶堆积等易燃物聚集地或有防火提示的地方吸烟、烧烤或者使用明火。入住宾馆饭店时,了解火灾逃生线路,杜绝躺卧在沙发上、床上吸烟等行为。
谨慎参加漂流等涉水活动,参与高空、高速、潜水等高风险项目时,结合自身健康状况,量力而行,并在专业人士指导下活动,不做可能危及自身及他人安全的举动。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