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委七届八次全会号召全市上下开拓创新、拼搏进取,为建成江汉平原中心城市、湖北新兴增长极、全国新型城镇化和城乡一体化示范区而不懈奋斗。
为了实现这个目标,“十三五”期间,我市将着力打造“五张名片”:建成全国新型能源化工基地,建成全国生态农产品加工基地,建成国家循环经济示范城,建成国家健康产业城,建成国家通用航空产业城。
2016年,我市将着力“去产能、降成本、扩市场、提品质、补短板、促融合”,加快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努力实现发展增信心、企业增实力、投资增后劲,力争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2%以上,规模工业企业新增130家以上,工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5%以上,信息技术综合应用普及率达到40%以上。
抓投资,扩底盘
今年,我市将继续突出产业链招商,以县市区为单位,根据市里统一确定的产业布局,分产业制定产业链招商地图和行动计划,完善“六个一”工作机制,做到精准招商。突出招商重点区域,抓好与上海及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湾地区产业转移对接,认真组织好承接上海产业转移推介会,筹备参加2016年上海国际产业博览会。突出工业项目招商,市直招商专班除大健康、通用航空、文化创意产业几个专班外,其他专班只能以工业项目来结账。突出招大项目,每个县市区都要有一批5亿元、10亿元以上工业项目作为考核结账内容结账。
对传统产业不搞“一刀切”,而是抓住当前经济调整有利时机,全面摸清我市骨干企业新一轮技术改造的设备更新需求、重大项目建设需求,建立清单管理制度,重点围绕“两化”融合、节能降耗、质量提升、安全生产等领域,实施“百企技改”行动,推广应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装备、新材料,提高企业技术装备和效益水平。同时,把技改项目视同招商项目对待,对符合支持条件的技改项目,按其固定资产投资实际贷款额的一定比例给予财政贴息。
深入推进“新三百”工程,实施重点项目路线图管理行动计划,按照“一个项目、一张时间表、一个包联领导、一个投资主体、一个责任部门”的“五个一”要求,建立重点项目定期通报、集中开工、银企对接、媒体晾晒等制度,促进招商引资项目快开工、快竣工、快投产。
抓改革,去产能
今年,国务院将拿出1000亿元的奖补资金,支持兼并重组和处置“僵尸企业”。我市将深入研究利用国家政策,抢抓机遇,突出关键环节和重点领域,着力解决去产能等制约工业发展的深层次问题和矛盾。
我市将兼并重组与化解过剩产能、清理“僵尸企业”、开展招商引资等结合起来,按照企业主体、政府推动、市场引导的办法,鼓励产能过剩企业和困难企业“找帅当兵”。把困难企业存量资产和现有资源作为招商引资的重要载体,有针对性地开展招商引资,既解决企业困难,又增加新的增长点。支持京山轻机、新洋丰、凯龙化工等企业“举旗当帅”,走出去并购重组,发展总部经济。市里正在研究出台企业兼并重组过程中的税收、土地利用、资产过户、收费、社保等具体政策。
当前,国有企业活力不足的问题比较突出。我市将通过优化重组、联合兼并,股份制改造等方式,突破性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鼓励国企在国内同行业找龙头企业、领军企业合作,引进有实力的民营企业参股,甚至控股国有企业。加快推进非公有制经济改革,鼓励社会资本、民间资本投资工业领域,加快民营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步伐。
继续贯彻国家产业调控政策,通过提高环保、能耗准入门槛和差别电价等,坚决淘汰磷化、建材等落后产能。对达不到标准的磷矿、煤矿、石膏矿以及高污染企业,一律强制关停。对于连续多年亏损、产品确实已经没有市场又严重资不抵债的企业,依法破产清算, 为新兴产业发展让路。(胡晓莉)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