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提示:我市以十一大行动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对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带来深刻影响,从数据中看变化,经济发展新旧动能转换是其中的亮点之一。
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攻坚之年,我市全力推进企业兼并重组行动计划、房地产去库存行动计划、直接融资行动计划、降低企业成本行动计划、重大项目路线图管理行动计划、企业创新能力提升计划、“创新创业”在荆门行动计划、产业链招商行动计划、制造业转型升级行动计划、战略性新兴产业三年倍增行动计划、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等十一大行动,打造“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的创新政策领先优势。今年1至7月,从大量数据中,可以清晰地看出我市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明显成效。其中,改革带来的新旧发展动能转换是亮点之一。
投资增幅全省第一
全力推进重大项目路线图管理行动计划,狠抓项目前期、项目开工和项目秘书服务。截至7月底,市级213个政府投资项目已办结项目前期103个,正在办理各项前期102个。全市19个省重点项目已全部开工建设,开工率100%,完成投资80.1亿元,超时序进度23.6个百分点。126个市重点项目已开工121个,开工率96%,完成投资216.3亿元,超时序进度16.1个百分点。认真落实重大项目市领导包联和服务秘书制度,帮助协调解决项目建设问题78个。沙洋泰富重装、钟祥高端数控机床、京山智能制造基地、国安新能源等一批省、市重点项目加快推进。1—7月,全市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098.5亿元,同比增长16.4%,增幅高于全省3.6个百分点,居全省第1位,保持平稳较快增长态势。
13家企业完成兼并重组
全力推进企业兼并重组行动计划,加强扶持引导,搭建合作平台,加大流程再造,有效处置僵尸企业。截止7月底,湖北科阳节能设备等13家企业已经完成兼并重组任务,荆门兴鑫矿业有限公司等11家企业正在稳步推进。
降低企业成本47.3亿元
全力推进降低企业成本行动计划,出台了《荆门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进一步降低企业成本振兴实体经济的实施意见》,成立了市减轻企业负担专项治理工作领导小组,建立了“月统计”“季通报”督办工作机制,优服务、减负担、提信心,认真兑现落实各项惠企政策, 1—7月全市共降低企业综合成本47.3亿元。
新竣工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61个
全力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三年倍增行动计划,围绕打造全产业链,先后出台支持新能源汽车、通用航空、生物医药、智能装备制造等新兴产业个性化政策,成立生物医药、循环经济、新能源汽车、通用航空、新材料等5个重点产业技术研究院,长丰猎豹、金泉新材料等一批重大新兴产业项目加快推进。截至7月底,推广销售埃斯顿机器人121台,电子信息、再生资源利用和环保、新能源新材料、大健康、装备制造产业产值分别增长21.4%、19%、16.1%、15.4%、13.9%;锂电子电池、电子元件等高新技术产品分别增长24.4%、27.2%,全市战略性新兴产业新开工亿元项目78个,新竣工亿元项目61个。
工业技改投资同比增长16.3%
全力推进制造业转型升级行动计划,出台了《2017年百企技改行动实施方案》《2017年重点技改项目推进路线图》,制定相关扶持政策,设立规模10亿元的技改基金,推进百企技改。截至7月底,全市工业投资580.3亿元,同比增长23%;其中,工业技改投资183.7亿元,同比增长16.3%。新开工亿元工业项目97个,新投产亿元工业项目78个。
产业链招商完成年度引资目标80.5%
全力推进产业链招商行动计划,出台了《促进招商引资推动创新发展十项政策清单》《招商引资专项经费管理规定》,共兑现“十项政策”奖补资金15.67亿元。推进龙头企业招商,成功引进了厦门弘信、奥美医疗、南街村药业、功夫动漫、深圳有为化学、瑞孚信药业等一批产业龙头企业。截至7月底,全市新签约项目479个,同比增加119个,投资总额1960.23亿元,同比增长8.9%;全市招商引资实际到资额746.8亿元,占年度目标1050亿元的80.5%;全市实际利用外资25090万美元,同比增长15%,占年度目标41015万美元的61.2%。(记者 姚桂林 周小丹 通讯员 张周)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