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是中国农谷省级战略正式实施的第四年。上半年,屈家岭管理区“四谷”和“三区三中心”建设稳步推进,体制机制改革和招商引资新路径创新开始破题,一批重量级的增量项目陆续开工建设,但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等重点工作上仍旧有质量不高和进展缓慢的突出问题,其根源在于思想观念解放不够足、发展眼光不够远、格局和气魄不够大。沉疴需用猛药!屈家岭管理区工委书记郑斌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屈家岭必须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全会和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直面问题,从五个方面发力,补齐发展短板。
补思想观念总开关短板,激活总抓手。郑斌说,屈家岭要克服基础弱、体量小、责任大的困难,从三个方面补齐思想观念的短板。第一,发展眼光要放长远。因循守旧,走和他人一样的路,就眼下抓眼前,屈家岭的发展将永远“无解”,应该更多考虑未来至少八年、十年的发展,作决策、搞建设、兴产业一定要站位高、酝酿足、谋划新。第二,发展格局要大。要打破“圈圈”思维,否则只能是“老太婆过年,一年不如一年”,永远看不到前途。必须跳出屈家岭发展屈家岭,借用天下的人力、物力、财力和一切可用的资源来发展屈家岭。第三,发展的气魄要大。要抢抓发展机遇,提升发展速度,壮大经济体量,要有海纳百川的胸怀,要有“舍得让利、懂得分享,不求所有、但求所在”的发展气魄。
补招商引资短板,舞活大龙头。招商引资是经济工作的龙头。郑斌说,同其他兄弟县市区相比,屈家岭招商引资工作虽然起步晚、主体少,但这不能成为发展慢的借口。下一步,屈家岭将大力构建“定期会商、信息互通、资源共享”的市区联动招商机制,做到“五个发挥”,即发挥政府主导作用,搭建好平台,最大限度地发挥市场主体资源、信息、服务、人才等优势,积极开展委托招商;发挥农谷公司的龙头、孵化、杠杆作用,大力开展股权招商;发挥企业前期投资成本低、建设周期短、落地生根快等优势,高度重视重资产招商;发挥资本优势,引进一批科技含量高、市场前景广、投资回报大的潜力型企业,大胆探索开展基金公司招商;发挥存量企业在土地、客户、原料等方面的优势,开展存量招商,吸引有实力的企业兼并重组、盘活做大。
补项目建设短板,做强硬支撑。如何让项目建设快起来?郑斌介绍,屈家岭下半年将重点从五个方面促进项目建设提速:一是继续坚持一切发展都围绕项目干、围绕项目看,把有限的人力、物力、财力向项目建设倾斜,强力推进重大项目落地;二是进一步加强项目调度,重点加强签约项目的调度,列出时间表和路线图,倒排工期、挂图作战;三是坚持要素保障服务前置,屈家岭将采取预征预拆的方式,加大征地拆迁的力度,同时提前介入、及时帮助企业解决项目规划落地和开工建设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加快农产品加工园区、新城新区、农机产业园区项目的进度;四是加强督办,项目办、督查室按照“周旬月季”调度机制,定期督办、督查、通报,把每一天都当成是“百米赛跑”,以目标“倒逼”进度、以时间“倒逼”程序、以任务“倒逼”责任,确保各大项目按照“路线图”和“进度表”完成。
补金融服务短板,做活新平台。金融活,经济活。郑斌说,屈家岭将在继续做大做强农谷公司的同时,从两方面着手,继续探索成立新的平台公司,进一步畅通融资渠道。一是加强融资平台建设。做实五三现代农业公司,逐步探索成立房投、交投、城市建设投资公司。二是多渠道筹集资金。积极加强与金融机构对接,有针对性地策划包装项目;全方位设立产业基金,引导各类基金公司落户屈家岭,扩大直接融资比例;千方百计发行债券,扩大债券发行规模;在新城新区建设、园区建设等方面大力度推进与央企、上市公司合作,采用PPP方式,吸引社会资本投入,加大园区配套基础设施建设。
补制度创新短板,释放新能量。郑斌介绍,屈家岭按照“全面承接、突出特色、适度超前”的原则,出台了《2016年全面深化改革项目清单》,包含六大类共27个改革项目。屈家岭已经全面启动“大部制”改革,原有的43个职能部门现已整合为8个综合部门。下一步,屈家岭将用最快的行动推动“大部制”改革向纵深迈进,真正把有限的人力向经济建设和发展一线倾斜。同时,尽快建立行政审批局和综合执法局,不断提高服务水平和服务效率;完善干部工作5人小组、重点工作“5+1”、招商引资“6+1”等工作机制,提高决策的效率;积极探索管理区、五三农场、农谷公司三位一体经济职能运行模式;加大在全域推行积分制管理的力度,充分挖掘和调动广大干部的内生动力和工作积极性、主动性。
郑斌在接受采访时强调,屈家岭将正确勇敢地面对历史空前洪涝灾害,坚持“四变四为”,即变大灾为大干,变大害为大利,变危机为转机,变被动为主动,继续发扬抗洪抢险中不怕死、不怕苦、不怕难的精神,谋划新一轮大发展的新篇章,以超常规的力度和速度抓发展,确保圆满完成全年目标任务。(辛文)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