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提示:为全面提高水利系统抗洪抢险能力,5月15日,我市在市汉江河道堤防管理处防汛抢险演练基地举行防汛抢险演练活动。
“报告指挥长,汉江沙洋段水位还在持续上涨,巡查人员报告,汉江干堤沙洋段发生险情。”
“收到,请巡查人员继续观察。迅速组织应急分队开展巡堤查险。”
……
5月15日,市水利系统防汛抢险演练活动在市汉江河道堤防管理处防汛抢险演练基地举行。全市水利系统相关人员、市水文局水情测报人员参加了演练。
随着一声令下,市汉江河道堤防管理处防汛抢险队成员迅速向江堤冲去。
“报告,这里发现散浸。”防汛抢险队成员迅速围拢。
“水利工程在高水位运行或在汛期高水位下,堤坝的背水堤坡及堤脚附近出现土壤潮湿或发软并有水渗出的现象,我们可以判断为散浸。如果不及时抢护,有可能导致集中渗水、漏洞、裂缝、脱坡等险情。”技术指导吕永红说,抢护要点是“背水导渗、临水截渗”。
面对这种险情,要开沟导渗,从背水堤坡出现渗水的最高点起,到堤角外止,开挖若干条“人”字形或“Y”字型沟,竖斜沟连通。一般沟宽0.3至0.5米、深0.3至1.0米、沟距6米至10米,沟内按要求分层铺填反滤料,同时顺堤脚开排水沟与竖沟相连,使渗水集中到沟内排出。
出险的地方已经挖好了“Y”字型沟,沟里铺满了反滤料。
“这里有脱坡的危险。”参加演练的人迅速向险情处聚集。
“我还没有见过脱坡。”“是不是就是堤体掉下来一块。”“听讲解、听讲解。”……
“脱坡是严重的险情之一,主要特征是堤顶、堤坡发生裂缝,随着土体下挫滑塌,裂缝发展。”吕永红说,发生脱坡的原因,主要有四种:高水位引起背水坡滑坡;水位骤降引起临水坡滑坡;堤身堤基有缺陷引起滑坡;边坡失稳下滑。
抢护时,要固脚阻滑,开沟导渗、削坡减载。应及时在坡脚堆砌块石或沙袋。清理坡面后,顺坡挖字沟填反滤料导渗,在脱坡体上部削坡减载,下部做好固脚阻滑。
“能不能在上部打桩,阻止下滑?”参观人员提出疑问。
“这就是我要说的注意事项。削坡减载,决不能在滑动土体的上部、中部用加压的方法阻止滑坡,也不能用打桩的方法来阻止土体滑动,因打桩时土体振动,会促进滑坡险情的发展。”吕永红说。
经常巡堤的人都知道,管涌是巡查的重点。在一处管涌点,抢险人员清理了冒水孔处的杂物和软泥,在其周围用土袋做成围井,并把细沙铺在围井里,然后铺上小石子,最后铺上大石子。冒水孔里的浑水逐渐变清澈,清水顺着井口处的排水管流出。
“管涌俗称‘翻沙鼓水’。一般发生在背水侧堤脚至堤防管理范围内,在地面上或坑塘中冒水、冒沙,冒沙处形成‘沙环’,有的地方出现单个或数个,甚至形成管涌群,如果基础细沙层被掏空,就会导致堤身骤然下挫,甚至酿成决堤灾害。”技术指导李中华说。
李中华介绍,在背水侧处理管涌险情时,一定要遵循“背水导渗”的原则,切忌用不透水的材料强填硬塞,决不允许使用粘性土料修筑导渗台,排出的清水要引至排水沟,排到不影响抢险的地方。对“翻砂鼓水”严重的管涌,不可将围井筑得过高,井壁要筑牢,且不要在围井附近取土,以免因人为破坏覆盖层而产生新的管涌。优先选用砂石料反滤围井。
随后又进行了风浪险情抢护、漫溢险情抢护、裂缝险情抢护、溃口险情抢护、打桩机操作、水雨情信息采集、无人机巡查、救生抛投器使用等演练。
经过3个小时的演练,此次防汛抢险演练圆满结束。“本次演练科目紧扣我市防汛实际,主要针对近几年防汛抢险中暴露出来的难点、弱点,有很强的贴近性、实战性、针对性。通过实战演练观摩,基层防汛工作人员掌握了堤防险情判断和抢险技术,增加了实战经验。同时,提升了防汛抢险队伍的快速反应能力和抢险处置能力,以便在洪水到来时临战不乱,科学快速地抢险。”市水利和湖泊局副局长孙瑞说。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