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门高新区·掇刀区 八百多名“草根”宣讲员活跃在街头禾场
“老苏,都说你讲得好,快给我们也讲讲十九大精神!”11月28日一大早,荆门高新区·掇刀区望兵石社区居民胥顺国等8位居民在街边碰到“草根”宣讲员苏永红,要求他现场宣传十九大精神。苏永红邀请大家就近坐在超市门前的条凳上,讲了一个多小时,引得路过群众驻足聆听。这是苏永红的第21次宣讲,目前他已向街坊邻居宣讲420人次。
党的十九大召开后,荆门高新区·掇刀区部分基层党员自发地向群众宣讲十九大精神。区委因势利导,以镇、街道党委为单位,组织村、社区干部、老党员、网格员、大学生村官和非公企业党支部书记进行培训,下发《党的十九大报告辅导读本》等资料,发动“草根”宣讲员面向群众宣讲。
这些宣讲员根据印发的宣讲提纲资料,结合自身实际,用身边近几年的变化和事例,用百姓的语言,朴实地宣讲十八大以来的发展成就、城乡巨变,以及老百姓吃穿住行方面的深刻变化,让群众真切感受到我国进入了新时代。
掇刀石街道67岁的老党员郭安清写下了近2万字的学习笔记,其中一篇学习体会在《共产党网》上发表。团林铺镇杨畈村乡村医生杨亚丰以村卫生室为宣讲阵地,在村民候诊和输液期间,向就医村民和陪伴来的家属宣讲十九大精神,小小村卫生室成了宣讲主阵地,天天人气爆棚。荆荆高铁项目建设现场,荆门高新区·掇刀区段的35名征地拆迁人员每天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到4个村宣讲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这些‘草根’宣讲员没有固定宣讲场所,有时是村活动室,有时在村民的禾场上,有时甚至在湾头的大树下,群众多的时候开讲,少的时候五六人也开讲。”团林铺镇党委宣传委员魏蓉如是说。据了解,荆门高新区·掇刀区目前共有860多名“草根”宣讲员活跃在城乡大地,撒播政策雨露,让十九大精神家喻户晓,落地生根。(记者马大军 通讯员李德银 罗涔 陈永阳)
京山县坪坝镇 党员服务志愿者真心为群众解难题
“遇到困难了?找村委会牌子上贴的那些人啊,他们可以帮得上忙。”日前,京山县坪坝镇唐庙村村民丁致春向来访的镇干部介绍。
丁致春口中“牌子上贴的人”就是“党员门诊”活动中的志愿者,他们都是坪坝镇党委在各行各业挑选出来的服务意愿强、群众认可度高、业务素质好的党员。他们的联系方式、服务项目和服务承诺等信息都长期公示在村委会门前,坪坝镇党委还将这些信息以联系卡的形式发放到群众手中,方便他们咨询求助。
据了解,“党员门诊”是坪坝镇党委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在全镇范围内开展的党建品牌创建活动。活动以“修党性、优服务、创业绩、树典型”为主题,旨在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激励广大党员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真心为群众“把脉问诊”,务实解难,着力构建服务类型多样、作用发挥明显、极富时代特色的党员志愿者服务体系,进一步夯实基层党建,推进社会治理创新。
活动启动以来,“党员门诊”已为群众解决了不少难题。农技服务中心党员蔡中富接到唐庙村村民丁致春的电话后,迅速下田,为其水稻“看病”,杀灭了稻飞虱;农商银行党员龚明刚接到贫困户杨先伍的电话后,上门服务,为其茶叶基地申请贴息贷款10万元;镇中学党员丁亚军利用休息时间为留守儿童免费辅导功课,让爱不再留守;法律服务中心党员王伟已义务调解了多起纠纷;供电所党员杨波多次为企业解决供电难题……(通讯员杨小航)
柴湖镇王营村 “村企联姻”助力精准扶贫
11月27日上午,湖北农知鲜农业有限公司负责人谢松良松了一口气:从黑龙江预定的35吨“大西洋”土豆种子终于抵达荆门。
今年9月1日,湖北农知鲜农业有限公司与柴湖镇王营村签订脱贫攻坚帮扶协议书,流转承包柴湖镇王营村土地共计 423.42亩,承包时间为5年“。大西洋”土豆是一种专门用于制作薯片的农作物,生长周期短,耐贮藏。这35吨土豆种子主要是用于钟祥市柴湖镇王营村400多亩土地种植。
王营村位于钟祥市南部,现有65户、247名贫困户。按照湖北农知鲜农业有限公司与柴湖镇王营村签订的协议,在承包期间,400多亩土地皆采用机械化种植土豆,而且企业还可为王营村村民提供固定就业岗位,增加帮扶群众收入。同时,拿出土地总租金10%同比例利润分红给王营村村委会,作为产业发展扶贫资金,用于支持贫困户的发展。
“目前,我们已经完成了土地平整工作,种子也已经到位,12月初将进行播种。”谢松良告诉记者,“王营村的承包土地开始耕种后,可吸纳近400位村民就近就业,并为贫困农户提供‘产前保障农资供应、产中保姆式服务、产后保底收购’的订单农业方式,与贫困农户签订农业订单保底合同,确保农户利益不受损,贫困户脱贫。”(记者付永锡)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