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3月16日,市生态环境局印发《关于贯彻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生态环保工作指导意见的通知》。通知指出,为贯彻落实生态环境部《关于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生态环保工作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特将具体措施和责任落实到全系统每个责任单位。
抓紧抓实疫情防控生态环保工作
严格做到医疗废物废水应收尽收和应处尽处
一是实行医疗废物全过程监管,3月底前重点对全市医疗废物包装、分类收集及分区域贮存、标识计量、交接台账、消杀、转运时间等6个环节开展随收运线路全覆盖跟踪检查。及时清理应急物资和装备,制定清单并提出购买计划。(责任单位:核辐固废中心)
二是做好全市医疗废水处理处置情况调度。按照“三天一覆盖”要求,做好医疗废物废水收集、转运、处理现场监管,并加大督办整改力度。在保证医疗废水得到有效消杀的同时,加强对污水处理厂出水监管,防止过度消杀问题,减少含氯超标废水进入环境,避免出现衍生环境问题。(责任单位:水环境科、综合执法支队)
强化环境应急管理
一是加强疫情防控期间定点医院、集中隔离点、饮用水源地、污水处理厂等地区环境应急监测,每日收集上报监测信息。加强自动站运维,推进水站全面恢复正常运行,做好大气站紧急运维。加强汉江水华预警监测。(责任单位:监测站)
二是加强企业复工复产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准备,针对突发环境事件快速反应,及时有效协调解决。(责任单位:应急信访科)
严密内部疫情防控。严格遵守市委、市政府疫情防控有关规定,认真执行严要求、严报告、严隔离、严管控、严返岗等“五严”措施,切实做好内部疫情防控工作。(责任单位:局办公室,各二级单位、科室)
全力支持服务企业复工复产
制定实施环评审批正面清单,便利项目开工建设。按照生态环境部要求,把“三个一批”(实施豁免一批、告知承诺一批、优化服务一批)工作细化量化,抓好落实,原则上实施至今年9月底,根据形势需要可适当延长。简化优化网上审批流程,推行不见面审批。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形成管理闭环。加快推进固定污染源清理和排污许可证发放工作。(责任单位:行政审批科)
制定实施监管执法正面清单,发挥激励导向作用。与市疫情防控指挥部和市直有关单位充分对接后,结合实际制定全市监管执法正面清单,并在媒体公示,原则上实施至今年9月底,根据形势需要可适当延长。完善并全面落实“双随机一公开”制度,推进“互联网”+监管服务。关注企业诉求,为企业治理留出合理时间,帮助企业提供治理解决方案和管理服务;采取审慎包容的措施,慎用查封扣押和限制生产停产的措施;对因疫情影响违法行为没有造成后果的,可以不予处罚,没有按期完成整改的酌情延长整改期限。完善环境监管方式,利用遥感、无人机巡查、在线监控、大数据分析等科技手段开展非现场检查。(责任单位:综合执法支队、核辐固废中心)
加大技术帮扶,协助企业解决治污难题。开展企业环境问题调研,及时收集掌握企业治污技术需求,提供技术咨询服务。实时关注国家和行业生态环境科技成果转化综合服务平台动态,及时与环境污染治理方案和供给方对接。引导和提升环境医院、环保管家、环境顾问等第三方治理服务机构专业技术水平和污染治理能力,积极鼓励工业园区和企业引进第三方治理模式。将“结对定点帮扶”纳入常规工作,坚持开展“送政策、送技术、送服务”活动。(责任单位:环科院、综合执法支队、核辐固废中心)
积极推动和配合落实相关政策,缓解企业资金困难。加强与财政部门沟通,通过排污权出让收入、生态补偿金、债券等方式筹措资金,延续市级生态建设专项资金扶持政策。加强与税务部门沟通,对受疫情影响严重且符合污染治理条件的复工复产企业,依法核准延期缴纳环境保护税。加大对受疫情影响较重地区和疫情防控重点工作资金扶持力度,以“十四五”规划编制为引领,策划包装一批高质量储备项目。学习借鉴外地绿色信贷先进经验,探索开展绿色信贷业务。(责任单位:财务科)
实施差异化监管,精准服务企业复工复产。每周全面调度一次复工复产企业情况,依据正面清单采取差异化监管措施,科学合理、有针对性地做好企业环境监管工作。对守法意识强、管理规范、信誉好的企业减少监管频次,做到无事不扰或者零打扰。(责任单位:综合执法支队)
统筹推进污染防治攻坚工作
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强化精准治污。一是打好蓝天保卫战。(责任单位:大气环境科、机动车监管中心)
二是打好碧水保卫战。(责任单位:水环境科、漳河支队)
三是打好净土保卫战。(责任单位:土壤自然科、核辐固废中心)
实施科学治污。一是开展“十四五”环保规划前期调研准备,将“实施科学治污,满足污染治理实际需求”作为第一调研考量。开发应用第二次污染源普查成果,建立完善风险预警模型和全市环境信息库,实行热点网格预警机制。(责任单位:环科院)
二是加快推进大气污染防治网格化管理,建立健全环境质量预警预报、污染治理和应急减排效果评估等机制;完善重污染天气应对体系;以疫情防控时段为契机,开展荆门市大气污染形势、规律及特征分析。(责任单位:大气环境科)
三是推进屈家岭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工程、天门河和竹皮河中央消劣专项资金项目建设;组织开展2020年重点流域水专项项目编制及申报,开展“十四五”重点流域项目谋划工作。(责任单位:水环境科)
四是开展疫情防控相关生态环保技术研究与应用,提升固体废物、医疗废水处理处置、应急监测等环境保护技术支撑水平。(责任单位:环科院、核辐固废中心)
坚持依法治污。加强行政执法公示制度、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三项制度”落实。将执法与普法、执法与服务相结合,大力开展“送法入企”活动,汇编固危废、医废、辐射三本政策法规标准送企业。(责任单位:法规科、综合执法支队、核辐固废中心)
深入推进长江大保护。加快推进汉江沿江化工企业和化工园区污染整治,“关改搬转”沿江重化工企业。系统推进长江大保护专项战役和长江保护修复攻坚战行动计划专项行动,加强生态治理修复,抓好中央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警示片问题整改销号工作。(责任单位:综合科、水环境科、综合执法支队、核辐固废中心、漳河支队)
切实抓好环保督察问题整改。统筹推进中央环保督察及“回头看”、省级环保督察整改,完善督办调度机制,采用清单管理、领导领办、专项督察、暗查暗访等方式,加强对整改落实工作督导检查。持续推进“三磷”问题治理,充分发挥在线监控、电能监控等智能监控作用,加强“三磷”企业日常监管。强化信访投诉问题办理,对各类交办信访件,特别是重复投诉件进行认真核查,对市民反映强烈的突出环境问题主动解决。(责任单位:综合科、应急信访科)
为保障各项工作落实到位,市生态环境局还就严肃工作责任、严明工作纪律、严格考核奖惩作出了明确规定。
(荆环宣)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