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税海飞舟 砥砺前行——记全国税务系统先进工作者、掇刀区税务局税政科科长黄亚黎

2020年10月29日 10阅读 来源:荆门日报 2020/6/18

阅读提示:在20年的税收工作中,他坚定前行,以消瘦的身躯,挑起税收业务的大梁,用真诚赢得纳税人信赖,他就是全国税务系统先进工作者黄亚黎。

平静谦逊,淡淡的微笑,这是黄亚黎给人的第一印象。作为掇刀区税务局税政科科长,黄亚黎有许多称号——“荆门市十大杰出青年”、“荆门市十大最美职业代言人”、“荆门市国税系统十大最美国税人”、湖北省十佳最美税务人提名、全国税务系统先进工作者,但在女儿的心目中,他只是一名普通的税务工作者,一个参与抗疫的平凡人。

百炼成钢 他是人们口中的“百事通”

20年的税务生涯,黄亚黎与税务结下了不解之缘。2000年,黄亚黎大学毕业后进入税务系统。他先后在税源管理、征管、税政等多个岗位工作,学习笔记和工作记录记满了十多本。

“学税收业务,只要用心,没有掌握不了的。”这是黄亚黎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

多年来,利用业余时间学习已成为黄亚黎的日常。这一切都被他女儿看在眼里,她在作文中写道:“夜深了,爸爸房间的灯还亮着……他的床头堆满了笔记本,记满了企业提出的问题。”

正是凭借着这股“螺丝钉”精神,他迅速成长为掇刀区税务局的业务尖子。面对各种错综复杂的税务问题,黄亚黎解决得游刃有余。同事们遇到不懂的税收业务问题需要咨询时,第一个想到的就是黄亚黎,他成了名副其实的“百事通”。

2016年是国税系统任务最繁重的一年,全面实行“营改增”试点工作的推进,让“5+2”“白加黑”成为了税务人的工作常态。在人员少、对口业务多等困难面前,黄亚黎毫不退缩,把工作台变成了读书台,利用一切时间仔细推敲“营改增”政策,每天工作十二个小时以上,每个周末都能在办公室里看到他的身影。

“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样子。”这场“营改增战争”中,他既是指挥员又是战斗员,召开动员大会、处理文字材料,他总是冲在第一线,发挥了指挥中枢的重要作用。他带领的综合业务组100%完成了增值税发票升级版的推行工作,受到了市局的充分肯定。

长时间高强度的工作,让黄亚黎的身体不堪重负。一次,在赶往大厅对纳税人开展辅导的时候,他的胃炎病又犯了,疼得受不了。为了不耽误纳税人的时间,他一边吃药,一边带病坚持工作,用坚守岗位的敬业态度深深感染着身边的每一个人,也感染了所服务的企业。

“黄科长,我们要停工了,没办法我跑到这里来了!”湖北金龙非织造布有限公司财务经理康惠芬冲到正在社区医院输液的黄亚黎面前。原来,黄亚黎某次到金龙非公司宣传最新税收政策时,听说企业财务人员离职引发工作脱节,于是提醒他们核查有无发票疏漏问题,企业自行清理后发现有5份海关进口增值税专用缴款书因逾期无法抵扣,税额高达2382万元。

看到康惠芬心急如焚,黄亚黎一边加快输液的速度,一边安慰她,并快速组织人员进行了解和核查情况。黄亚黎的举动被医生阻止:“我跟你说过多少遍,这药副作用大,不能滴得太快!”康惠芬看在眼里,感动在心里。三天后,康惠芬走进黄亚黎办公室,紧紧地握着黄亚黎的手:“黄科长,我已经打钱进货了,你这缓解的2000多万元对我们来说就是雪中送炭啊!”

“火眼金睛”的称号在纳税人中传开了,“有问题就找黄教授”也因此成了纳税人中流行的口头禅,黄亚黎俨然成了公认的税政“专家”。

投身“疫”线 他为疫情防控贡献力量

庚子年初,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席卷全国,一场抗击疫情的阻击战拉开了帷幕。在这场战争中,常常能看到黄亚黎在“疫”线忙碌的身影。2月,黄亚黎主动请缨,下沉社区,协助开展防疫工作。

谈起这项特殊的工作,黄亚黎却显得有些不好意思。“其他人都是这样做的,我并没有做什么特别的事。”疫情防控无小事,自黄亚黎深入社区战“疫”的那天起,他便担任临时党支部书记,开始连续一个月的值班,白天黑夜,无一日间断。

夜深了,他在朋友圈写道:“点一盏灯,守一道门,护一方人。”居民们都已进入梦乡,他依然坚守在岗位,贡献自己的力量。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疫情发生以来,面对各项税收优惠政策的落实和企业复工复产的迫切要求,税务局成为了服务企业的主战场。黄亚黎作为这个集体中的一员,深感责任重大,因此在执勤期间,他还组织组内的同事在简陋的大棚里学习推敲新的税收政策,开辟学习的“第二战场”。在完成日常抗疫工作后,一有新的税费政策,他就会第一时间通知辖区内的各个企业,为他们出谋划策,解决燃眉之急。

“黄科长雷厉风行、不等不靠的作风着实让我们佩服。”在同事的眼里,黄亚黎工作起来风风火火,永远有一股不服输的劲头。今年3月,《湖北省促进经济社会加快发展若干政策措施》出台,其中规定因疫情影响遭受重大损失,纳税人缴纳城镇土地使用税、房产税确有困难的,经税务机关核准,可依法减征或者免征。但这份文件中未对具体减免条件和期限进行明确。

黄亚黎接到文件后,第一时间组织人员对辖区内涉及房产税、土地使用税受疫情影响的企业开始摸底调查和调研,摸清了辖区内受疫情影响遭受重大损失的企业户数和拟享受减免金额。4月初,黄亚黎草拟了困难性减免具体实施意见提交市局。5月12日,市税务局下发文件明确了相关执行口径。

仅仅两个月时间,面对困难,他敢啃“硬骨头”,潜心钻研,先试先学,带领同事们一起为上级部门出台执行口径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目前已受理162户纳税人提交的减免申请。

锐意创新 他为小微企业寻找出路

工作创新,是黄亚黎不断追求的目标。

荆门高新区出口退税企业户数占荆门城区出口企业户数的70%,黄亚黎和相关业务同志集思广益,勇当改革“先行者”,从精细管理出发,提出了“1234个性化出口退税服务模式”。这一模式很快被领导采纳,也受到了出口企业的广泛好评。

2015年,国家提出要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而荆门高新区·掇刀区正是大学生创业较为集中的地区,黄亚黎为了鼓励和帮助越来越多有创业意愿和创业能力的大学生在荆门高新区成功创业,提出将“扶持大学生创业园”作为区局一项重点工作,并创造性地提出了“一个点、两堂课、三个环节、一张网”的“星掌柜”大学生创业帮扶计划,开办大学生创新创业网络平台,实时进行税收政策普及和创业期辅导,促进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扎根落地。

如今,黄亚黎在荆门大学生创业的朋友圈里已经是人人知晓的好老师、好伙伴,有税务方面的问题都会第一时间询问这位如兄长般的“百事通”。

“我们公司能做到今天的规模,离不开黄科长‘保姆式’的贴心服务。”提到黄亚黎,荆门楚沃花卉苗木有限公司负责人盛林成赞不绝口。1992年出生的盛林成在大学时听了黄亚黎的讲座后,萌生了创业的想法。但由于没经验、缺资历,客户对他信赖度不高,眼看第一次创业就要以失败告终,他发在创业论坛里的帖子引起了黄亚黎的关注,照亮了他走出困境的路。

国税业务和企业联系紧密,黄亚黎了解到荆门市软通动力科技有限公司正在对办公楼做绿化工程,他主动牵线搭桥,为盛林成的公司争取到了这个“大客户”。几年过去了,现在盛林成的花卉苗木基地货源稳定,销路也好,实实在在享受到了国家的好政策,奔向了致富路。

今年1月,黄亚黎被国家税务总局和人事部联合授予“全国税务系统先进工作者”。这份荣誉正是对他工作最好的评价。如他所言:“所有过往,皆为序章;所有将来,皆是可盼。”黄亚黎用努力与坚守诠释着一名公务员的责任与担当,履行着共产党员的初心和使命,从每一个清晨到黄昏,从黄昏到下一个黎明。(罗文遥)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