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政府民生实事办理情况综述
“民者,国之本也。”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社会才能稳定发展。多年来,市政府高度重视民生工作,每一年的《政府工作报告》都会对下一年度要办理的民生实事作出庄严承诺。
回看2017年《政府工作报告》,对人民的承诺充满温情:“这些实事无论任务有多大、工作有多难、资金有多紧,我们都务求保质保量、一件不差、一丝不苟地落实好。”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一年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民生实事办理工作,在全市各单位的共同努力下,做到了事事有着落、件件有回音,让人民共享发展的成果。力求交出的这份答卷,能让全市人民感受到发展的“温度”、幸福的“质感”。
民生保障暖人心
扶贫攻坚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底线任务。易地扶贫搬迁是精准扶贫工作中的重要部分。市政府将“完成易地扶贫搬迁2000户”纳入2017年民生实事。根据“细化政策、宣讲政策、群众申请、公示评议、整理汇总”的五步工作法锁定搬迁对象,根据不同地域情况确定 “本乡镇安置、跨乡镇安置、城镇新区相对集中安置”共3种安置模式。2018年元旦前,全市实际建设集中安置点118个,已全部完成主体工程建设,已有1050户贫困户搬进新家。其他的贫困户春节前能全部迁入新居。
在城区,住房保障如何开展?去年年初,市政府将“新开工保障性安居工程19938套,基本完成8926套,分配入住4000套”作为2017年政府民生实事的内容之一。为破解保障性安居工程的资金难题,我市坚持市级平台为主、区级政府配合,政策性融资为主、商业银行贷款为辅的棚改融资模式,实行“市级统筹、封闭运行、分区建账、综合平衡”的资金平衡模式,进一步完善棚改机制、强化督办力度,超额完成了目标任务。
饮水安全也是作为精准脱贫的重要指标之一。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将其列入各级政府年度考核内容,把饮水安全工程作为民心工程、德政工程摆上重要议事日程重点推进。目前,我市已完成投资7100万元,新建小型水厂7处,采用新增供水管网等方式改造水厂26处,基本解决了10万人饮水安全问题,受益范围遍布全市26个重点贫困村及91个非贫困村。对于城区供水管网能够延伸到的地方,水务部门采取延伸城区供水管网到村;对于管网延伸较困难的地方,则采取新建小型水厂供水的方式解决当地农户安全饮水问题。
对农村“断头路”及水毁路改造升级,市交通运输局结合交通精准扶贫农村公路建设规划,研究制订了全市农村“断头路”建设实施方案,同时积极开展农村公路建设计划争取工作。2017年,该局共向省交通厅争取村级公路改造计划539公里、补助资金8565万元,完成村级公路建设607.5公里。此外,我市还全面完成了2016年洪涝灾害水毁路段路面建设、桥梁建设工程,共完成国省道修复218.6公里、农村公路修复2936公里,累计完成投资11.3亿元。
破解问题解民忧
经济发展必须顾及人民群众的生存环境,环境污染从来都是被关注的热点问题。
保住绿水青山,才能有金山银山。2017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关停天门河流域禁养区内养殖场,拆除长湖养殖围网、漳河水库筑坝拦汊,在100个村建成农村生活污水生态化、微动力或无动力处理设施。关停或改造215台20蒸吨以下燃煤锅炉,淘汰所有黄标车,实施电厂超低排放改造。
天门河流域整治是我市突出环境问题整改的一项重点工作,我市从2016年起开始关停整治沿河畜禽养殖场。为从根本上改善天门河水质,市和各县(市、区)成立了市县二级指挥部,实行四级河(渠)长制,多部门参与整治,明确职责分工,实行挂图作战,深入推进禁养区内畜禽养殖场关停和非禁养区养殖污染治理、污水处理设施及管网建设、河道清淤、封堵排口、生态补水、加强工业企业管控、主要社区污水处理站建设、村组生活污水处理“客店模式”建设等“八大治理工程”。目前,天门河流域禁养区内的230家养殖场已全部关停到位。
为了解决农村污水污染问题,我市全面推广客店镇污水处理模式,已有188个村建成农村生活污水无动力或微动力处理“客店模式”,超额完成了2017年的民生实事任务。在这些村里,过去的粪池都变成了绿化地,种上了各种花草。
2017年,华能荆门热电1号机组和国电长源6号机组均完成超低排放改造,并通过了环保验收。两家电厂超低排放改造共投资2.5亿元左右,改造后,氮氧化物、烟尘、二氧化硫浓度均低于国家排放标准浓度,大大减少了对我市环境空气质量的影响。在经济补偿和尾气治理等方面加快进度,经过一年的努力,基本淘汰所有黄标车。
就业问题是市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之一。近年来,我市搭建就业用工精准服务平台,举办“春风行动”“就业大篷车下乡”等招聘活动,开通就业服务“网通车”,并不断优化就业创业培训工作模式,通过订单培养、工匠教育等方式,为企业选送良才。鼓励科技人才创新创业,着力培育科技型企业。通过参加大型人才交流活动、依托中介机构引才、“双招双引”等方式,分产业、分领域、分区域开展招才引智活动。2017年,全市新增城镇就业53025人,完成年计划4.5万人的117.83%。组织开展就业培训20861人,完成年计划1.6万人的130.38%,共促进10122人(家)创新创业,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202.4%。
生活质量再提高
喝干净的水,走整洁的路,住舒适的房子……满足老百姓的需求不仅限于此。一年来,我市不断加大对教育、文化、体育事业的投入力度,加大公共工程建设力度,为市民打造更加丰富的精神世界。
这一年,完成了39所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改造。新建、改扩建幼儿园25所,乡镇及以下入园幼儿享受普惠性服务率达到90%。这一年,完成全民健身路径224套,村级农民体育健身工程138套,超额完成目标任务,像东宝区马河镇三里岗村这样大山里的村落,也有了村民们健身娱乐的好场地。
这一年,建成了龙泉中学南校、荆门剧院、南北汽车客运站,完成了市博物馆、市民中心、传媒中心、社会福利中心、“两馆两中心”主体工程建设。新增公共停车泊位2135个。开工建设11个小游园,完成南片区公园、双泉公园、海慧小游园、缸盖厂小游园、关坡小游园、月亮湖小游园建设。
有了硬件设施的提档升级,市民还需要更多的安全感。2017年,我市中心城区建设了8个警务站和4个治安卡口。警务站和治安卡口的建成投入使用,真正将警务站和治安卡口打造成为集“打、防、管、控、服”职能于一体的街面治安“前沿阵地”,实现了中心城区防控全覆盖,街面管控无盲区,切实提高了街面见警率,提升了管事率。
有了安全感,还要有更多精神上的正向牵引力。我市不断拓展网格化社会管理平台功能,全市1566个社区(村),对接积分制软件并启动录入积分的社区(村)已经有873个,实现了城镇社区积分制管理全覆盖,各地通过不同形式的奖励,激发了居民等主体参与社会治理的积极性。积分制管理,激发了居民参与社会治理的热情,丰富了居民的精神生活,提升了居民的共治共享意识,人们身上的正能量被积分给激活了。
一年时光,转瞬即逝。2018年的政府民生实事又已在满满的期待中出炉。政府承诺依然是这样沉甸甸——“无论今年财政压力有多大,民生投入只多不少,社会事业支出只增不降,为群众办的实事只加不减”,只为让全市人民生活得更加幸福、更有尊严!(记者 周围)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