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全市民政工作会议
救助开放日活动
烈士生平事迹进校园
农村社区公共服务站
荆门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
民政关乎民生,民生连着民心。时间的脚步进入2017年,民政工作保民生、保发展、保稳定的任务更重,责任更大了。因为这一年,是实施“十三五”规划的重要一年,是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化之年,也是我市打赢扶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之年。新的一年里,我市民政工作将努力践行“民政为民、民政爱民”的理念,抓创新、强担当、补短板,创建务实有为、服务有位新民政。
“三提一创”夯实发展基础
2017年,全市民政系统展开了“三提一创”主题活动,以切实加强民政系统自身建设,动员全系统干部职工干事创业,推动各项工作有效落实,更好服务全市民生。“三提一创”,就是提神聚力、提能创新、提质严规,创建务实有为、服务有位新民政。
全市民政系统将集中一年时间开展专项活动,重点工程包括:以学习教育为重点,实施能力提升工程,提高民政人的对标看齐能力、干事创业能力和拒腐防变能力;以规范管理为目的,实施提标提质工程,规范内部管理、权力运行和服务标准;以有为有位为目标,实施创新创优工程,服务中心工作、积极稳妥推进改革、对创新工作实施项目化管理;以提振精神为关键,实施民政文化工程,建设民政文化、激活民政队伍、加强民政宣传。
为民爱民兜住民生底线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党和政府做一切工作出发点、落脚点都是让人民过上好日子。”民政部门更应恪守为民之责、深怀爱民之心,时刻把困难群众的安危冷暖放在心上,让老百姓有更多的“温暖感”。2017年,我市将进一步筑牢城乡低保防线,提高专项救助水平,提升养老服务质量,织密织牢民生兜底保障的安全网。
根据《2017年全市民政工作要点》,2017年,我市城市低保标准要达到城镇居民上年度人均生活消费支出的30%以上,农村低保标准达到4500元/年,并推进农村低保制度与扶贫开发政策有效衔接,坚持低保保障标准与消费支出水平挂钩、与扶贫标准衔接。全面推行农村低保“按标施保”,完善家庭经济状况核对机制,推广第三方评估经验,提高救助精准度。
专项救助水平将得到进一步提高。加强医疗救助与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制度有效衔接,开展重特大疾病门诊救助;加强临时救助审核审批规范化管理。统筹城乡特困人员救助供养制度,实施农村福利院“冬暖工程”,将农村福利院工作经费和人员工资纳入县级财政预算。完善自然灾害应对机制,加快综合减灾救灾信息平台、救灾物资储备库建设,严格执行灾害救助政策,规范灾害救助款物管理。
进一步提升养老服务质量。建立基本养老服务补贴制度,落实养老机构建设优惠政策;联合卫生计生部门,推动医养融合发展。落实属地责任,加大消防设备改造资金投入,消除养老服务等社会福利机构安全隐患,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创新方法全力攻坚克难
破解双拥优抚的难题。全面落实优抚安置政策,依托社会公共服务体系,创新优抚服务管理机制,重点解决困难优抚对象生活难、医疗难、住房难。推进退役士兵公开公平“阳光安置”,支持退役士兵创新创业。加强优抚事业单位项目建设,年底前开工建设军休干部服务管理机构用房,启动市烈士陵园迁建项目前期工作。开展双拥模范创建活动,携手推进军民深度融合。
破解合力不足的难题。充分发挥民政主管的社区、社会组织、社工人才等方面的优势,落实《荆门市标准化社区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16-2018年)》,加快推进社区、社会组织和社会工作“三社联动”工作,创建标准化城市社区42个、标准化农村社区68个,新增社会组织100个。组织百家社会组织结对帮扶百名农村留守困境儿童,引导社会组织参与公益事业。大力发展福彩、慈善事业,全年销售福利彩票4.5亿元以上。
破解基层工作的难题。以贯彻落实鄂发[2010]7号文件为契机,配齐配强乡镇民政力量,所需工作经费足额纳入财政预算。全系统形成机关为基层服务、基层为群众服务的格局。加强局属单位建设,加强工作指导、保障运行资金、配强领导班子。
“三化统筹”提高服务质量
民政工作的“三化统筹”,指的是法治化、标准化、信息化,这是现代民政的重要特征,必须大力推进、统筹推进。
推进法治民政建设。坚持用法治精神引领工作,用法治思维谋划工作,用法治方式破解难题。加快推进“放管服”改革,简政放权、优化服务。加强民政资金、项目和服务的监督,建立风险防范机制,堵塞监管漏洞。
推进标准民政建设。突出抓好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实施,重点加强养老服务、救助服务、殡葬服务、防灾减灾等地方性民政服务标准的研发和推广,每个县(市、区)都要出台1-2项民政地方性服务标准。
推进数字民政建设。充分利用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等信息技术,推进民政信息系统由分散、孤立向集中、关联转变。加快推进民政信息平台与其他部门之间的对接,实现数据互联互通。
服务中心主动融入大局
新建40个农村幸福院暨老年人互助照料活动中心和11个城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完成市福利中心一期项目主体工程;配合在所有城镇社区和136个农村试点社区推行积分制管理。抓紧谋划市殡仪馆、烈士陵园搬迁事宜,建设高标准的殡葬服务园区。这些都是《市政府工作报告》中涉及的内容。民政部门全力服务中心工作,已将这些任务分解到位,各责任单位将对照任务,细化措施,明确责任,加强领导,确保目标任务按期完成。
民政部门还将切实履行好牵头责任。包括加快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进度,年内完成数据录入建库和验收上报工作,做好地名设标、区域界线联检,推进地名普查成果转化。牵头抓好孤儿、农村留守儿童等弱势群体关爱保护工作,开展“合力监护、相伴成长”专项行动等。加快殡葬改革步伐,完善惠民殡葬政策,推广节地生态安葬,启动市仙逸殡仪馆迁建项目前期工作等。
2017年,民政工作将全面推进改革创新。重点抓好以“统筹城乡”推动社会救助工作、以“政策创新”推动养老服务业发展、以“激发活力”推动社会组织管理、以“示范引领”推动社区建设及社会治理与服务、以“防御能力”推动防灾减灾救灾体系建设等五大重点领域改革创新。中央明确了这五项改革是今年民政部门的工作重点,我市民政工作要勇当改革创新的“先行者”,深化重点领域改革,释放改革红利。扩大民政工作开放水平,让社会全方位了解民政、理解民政、参与民政,充分运用社会力量和市场机制,助推民政事业发展。对创新工作实行项目化管理,各县(市、区)民政局和市局机关科室、局属单位将确定1-2个创新项目,力争“荆门经验”在全省、全国出彩。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