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一张中国地图折叠再折叠,“天元”位置就在荆门。
新型城镇化的推进浪潮里,发展机遇稍纵即逝。借用著名的“哲学三问”命题:我是谁,从哪里来,到哪里去?人如此,城亦然。理清荆门的自身定位、发展脉络、光辉前景,事关我们城市的命运。
市委、市政府在“十三五”规划建议和纲要中,将荆门定位为“江汉平原中心城市”,并提出加快建设“江汉平原城市群”的概念,对于对接国家长江经济带战略,丰富湖北一元多层次战略体系,促进荆门及江汉平原地区跨越式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追梦蓝图已绘就,我们将一路向前。打造“江汉平原中心城市”,荆门要做什么?这个话题已经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连日来,荆门晚报记者结合两会发言,并联系了市社会科学联合会专家和部分读者、网友(借助晚报新浪微博#捎话荆门两会#),对此进行了梳理和解读。
■背景:
江汉平原的地理范围,一般指西起宜昌枝江、当阳,东到武汉,北至荆门钟祥,南接洞庭湖平原的广大地区。江汉平原城市群的范围主要包括荆门市、荆州市、潜江市、仙桃市、天门市全域及邻近的孝感的应城、汉川和宜昌的枝江、当阳等地,含两个地级市、3个直管市及10余个县(市),国土面积约4万平方公里。
“荆门造”引擎 带动区域发展
近年来,我市坚持“投资第一、产业第一、工业第一”理念,深入实施“两大战略”,奋力推进“缩差领跑”,多项经济指标走在全省同类城市前列,域内其他城市无可替代。
引擎一:中国农谷战略。中国农谷省级战略的提出,其逻辑起点在于为湖北由农业大省向农业强省转变探索出一条新路。建议将中国农谷战略推广到区域内各城市,努力将江汉平原建成国家级优质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种养繁殖基地、农业旅游乡村游基地、现代农业装备制造基地。
引擎二:循环经济。发挥荆门作为湖北唯一的国家循环经济示范市的引领示范作用,在江汉平原积极推进我市经验,建立废弃资源回收利用体系,真正做到绿色、低碳发展。
引擎三:国家级高新区。目前,在江汉平原腹地有荆门、仙桃两个国家级高新区,但荆门高新区的再生资源利用与环保、大健康、装备制造等产业优势明显,可以发挥其示范引领作用,带动江汉平原地区产业升级和信息化、新型工业化发展。
引擎四:大健康产业。该产业是我市继农产品加工、化工后,正在全力打造的第三个千亿产业,目前全国提出将其作为支柱产业来培育的城市并不多,可以说我市抢占了先机。建议以荆门为中心,在江汉平原区域内,大力发展涉及各类与健康相关的信息、产品和服务产业,打造我国首个在国内外有影响的现代大健康产业发展基地。
#捎话荆门两会#
网友云杰:所谓城市群,产业发育必然相近,但限于行政区划,很难抱成团。从这个角度讲,荆门大有可为。
旅途_相拥:(发展)应结合实际,看需求!
坏猪久戒:1.加强城市市政规划及建设,提前预防各大型城市的城市病。2.与央企、国企及有实力的民营企业签订城市建设战略协议,让企业扎根荆门,爱上荆门,既可解决人员就业,也可拉动内需,真正做到GDP增长可持续性,可发展性。
德鲜生态农场:农业乃基业之本,农业需要更多关注帮扶。农业创业之艰辛无法言语,究其实质,农业无捷径可行,需脚踏实地步步前行。“农业创业融资难”,老生常谈却没有多大改观,荆门实施中国农谷战略需要在化解融资难上有所作为。
“荆门造”枢纽 联通区域交通
如何发挥荆门得中独厚、地理天元的区位优势,打造区域性的交通枢纽?
公路:重点加快枣潜高速公路建设,着力消灭对接各地的“断头路”。
铁路:力促襄荆宜高铁年内开工,尽快终结荆门不通高铁或动车的历史,积极争取荆荆常、沿江等一批高铁项目进入国家战略布局,加快建设蒙华铁路荆门段。
航运:引江济汉工程的建成,使湖北两条最大的水系得以在我市贯通,建议加快汉江河道改造和碾盘山枢纽建设,加快打造“长江—江汉运河—汉江”千吨级航道圈。
航空:主要是漳河机场通用航空服务和争取开通冷水机场民航运输业务。
#捎话荆门两会#
在#捎话荆门两会#栏目里,网友对“提升区域交通能力”这一话题给予了极大关注。
三根稻草男孩:蒙华铁路如果开通客运,强烈要求后港设站,曾集太不方便了。
金牛座杉杉:请加快开通通往武汉的高铁或动车!现在请多增加往返武汉的火车!从早到晚只有12:30从汉口回荆门的火车!其他的时间都太尴尬了!
PrincessLiii:快点开通高铁!还有就是道路扩建了,每次从荆楚理工学院那边回中天街都堵好一阵子。
唐宋元明清:为毛我大荆门的火车,那么少,那么少,那么少!每年从东南西北回家,都是各种过路车,还是巨慢的那种过路车,车次又少!
换个名YOYOYO:希望能快点建成,每次去哪转车还要去荆州或潜江,太麻烦,如果沙洋有站那就最好不过了。
我在你的瞳孔里看到了自己:唯一的意见就是开通高铁吧!心在荆门、身在外的游子,回家的时间太长啦。
坏猪久戒:加大高铁申请与建设力度,让荆门成为湖北又一大型交通枢纽。
“荆门造”标杆 引领区域统筹
市社会科学联合会专家告诉记者,在统筹大城乡、强化大合作方面,“荆门造”亮点也有不少,建议在建设经济带、做大做强中心城区、打造灵秀水乡方面加大力度。
经济带:坚持以汉江为主轴,以武荆、二广高速公路为两翼,以鄂中腹地为纵深,着力构建支撑城市群建设的经济骨架。
中心城区:建议加大荆、钟组合都市区建设力度,沿竹皮河—荆钟路相向发展,建设百万人口大城市,打造区域龙头城市。
打造灵秀水乡:始终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崛起,特别是要实质性推动江汉运河生态文化旅游城镇带建设,并沿汉江分别向钟祥和潜江上下延伸。
#捎话荆门两会#
QZ-HSE:应避免发展过程中对环境的污染,着力发展农业生态旅游。
猫儿-小小娇:空气污染有没有措施呢?牺牲环境换创收的举动何时能停?
快乐洗车工:办居住证的流程能不能简化,像广东那样,拿着身份证和照片立马能办。
记者 张伟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