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打造现代物流产业园 实现县域经济腾飞梦 ——沙洋新港区发展纪略

2020年11月05日 10阅读 来源:荆门日报 2019/11/7

图为40吨门座式起重机。 

千里汉江,源远流长。

汉江自西向东1200公里处,美丽的沙洋县城就坐落在此处的西岸,往下游5公里处,这里的变化让人目不暇接。人们记忆中的荒滩沼泽,如今变成了宽阔的马路、拔地而起的高大厂房、综合性现代化码头以及正在建设中的汉江二桥、中国农谷干部学院(沙洋)建设项目……

建设中的这片热土,就是成立于2012年11月的沙洋新港区。建设新港区的目的是打造一个综合性的物流产业园区,助力沙洋县经济发展。2013年4月28日,经荆门市人民政府批准,新港区内设“一室两部两中心”,即办公室、招商部、发展部和新港区物流信息中心、新港区投资发展中心。新港区规划总面积14.7平方公里,其中主城区规划范围内2.54平方公里,李市镇全域规划范围内12.16平方公里。

打造现代物流产业园,是市委、市政府在全市发展经济满盘棋中落下的一颗重要“棋子”,它既服务于全市经济发展,又能带动沙洋县域经济发展。

高瞻远瞩 打造千里汉江现代化码头

2014年9月,江汉运河通水通航,沙洋县成为810公里“荆州—沙洋—武汉”千吨级航运圈的重要节点。江汉运河全长67.1公里,在沙洋境内有33.4公里,相比货船从长江中游到武汉,走沙洋航道可缩短水运里程180公里。航线上至重庆,下达上海。

借助区位优势,沙洋县高瞻远瞩,大做“码头”文章:取缔小码头,建设一个综合性现代化码头。

短短一年的时间,一个现代化码头拔地而起。该项目由中国通商集团与沙洋县共同出资建设,并成立了沙洋县国利交通投资有限公司。2016年7月1日,沙洋新港区码头开港开埠,首开汉江流域集装箱班轮航线。该航线不仅服务于沙洋本地的企业,还为周边县、市、区提供物流服务。

新建成的码头既是我市内陆港的中心港口,也是千里汉江段首座综合性现代化码头。据介绍,项目总投资5亿元,占地面积500亩,码头岸线全长613米,设计6个泊位,建设了2个集装箱泊位、2个杂货泊位、2个散货泊位及相应堆场,设计年货物吞吐量500万吨、集装箱运输50万标箱。

沙洋县国利交通投资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王辉介绍,截至目前,共运输1000余航次,杂货和散货吞吐量700余万吨,集装箱4万余标箱。水运成本是陆运成本的1/3到1/4,大大提升了产品竞争力。

随着新港码头的功能不断完善,市场潜力不可估量。

培育力量 锻造“能打硬仗”的服务团队

“泰富重工落户沙洋县,从2016年7月至2017年6月,整个项目从洽谈到下料车间试产运行,前后用了不到一年的时间,这样的速度除了‘四大家’领导的大力支持和关心外,我们还得感谢新港区服务团队。”泰富重工副总经理程锐说道。高速度、高标准、高效率的项目建设让该企业抢抓到了今年的市场先机。

2016年10月,汉江沙洋港物流园项目启动。该项目由汉江港物流中心有限公司投资10亿元兴建,占地面积500亩,包括仓储中心、保税中心、市场交易中心、物流配送中心、综合办公中心等五大核心功能区。整个项目从征地手续办理到“七平一通”,再到环评手续拿到手,都离不开新港区服务团队的辛勤付出。

……

“在新时代、新使命、新征程大背景下,新港区没有党组织的领导可不行,没有一支素质过硬的队伍更不行!”沙洋新港区党工委书记王文如是说。

每周一的学习例会上,新港区每名干部除了汇报上周工作,安排本周工作计划,还多了一项内容,那就是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中谈个人体会,谈怎样守初心、担使命;认真找差距、抓落实。学习例会上,“红色”故事、先进典型人物的故事激励着每一位青年干部干有目标、干有所为、干有作为。

无论是在“周学习”计划中,还是在“月学习”计划中,新港区干部队伍的课程都排得满满的:组织全体干部深入学习党的十九大精神;以“三会一课”为基本制度,以党支部为基本单位,以解决问题、发挥作用为基本目标,深入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认真开展支部主题党日活动,以及推行党员积分制管理、组织生活会和民主评议党员等活动。

通过不断学习,加强思想道德建设,传播正能量,不断提升干部的思想觉悟、道德水准、文明素养和社会文明程度等,使得新港区干群焕发出积极向上的新气象。

时不我待,只争朝夕。下一步,沙洋新港区将以一支高素质的服务团队、以高标准的服务水平,加快推进物流园区配套建设。借助浩吉铁路、枣潜高速公路以及湖北省千吨级航运圈形成的交通网,努力实现公、铁、水联运模式,构筑沙洋交通新优势,换道超越,奋力发展,全力打造汉江流域临港经济试点示范区,助力沙洋县走在江汉平原振兴发展示范区前列。(杨国良 季红玲 张艳)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