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日,记者从漳河新区获悉,今年新区发展目标仍然要体现“跳起来摘桃子”的精神,重点是三项主要经济指标增幅均超过25%以上,预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63.7亿元,同比增长30%;完成地方一般公共财政收入5亿元,可比增长30%;利用市外境内资金55.6亿元,同比增长25%。为实现上述目标,漳河新区将以“四动”为强大驱动力,在新的一年实现新的跨越。
坚持创新驱动 抓好十大改革
全力推进城市管理体制改革。贯彻落实《荆门市城市管理条例》,推进城市管理精细化、智慧化、专业化、综合化。推进城市管理精细化。加快建设“四管两中心”(城市管理、社会管理、交通管理、治安管理及网格化社会管理和数字化城市管理监督指挥中心),对城市管理实施信息化指挥、网格化管理、精量化定责、精准化操作。推进城市管理智慧化。加快建设“三网”(基础通信网、视频网、物联网)融合平台,推进智慧政务、智慧交通、智慧教育、智慧社区等建设,打造功能复合、舒适高效的现代智慧新城。推进城市管理专业化。坚持走市场化、机械化道路,全面实行道路清扫保洁、市政道路维护、园林绿化等政府购买服务。推进城市管理综合化。整合住建、环保、人社、农业、商务、文化、城管等执法资源,深入推进“大城管、大农业、大文化、大商务”综合执法改革,实行跨区域、跨行业综合执法。 深入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即: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推进公共便民服务改革、创新政府投资工程监管机制。 扎实推进农业供给侧改革。深入推进农业农村综合改革,大力推广“四种模式”(沙洋模式、彭墩模式、湖山模式、客店模式),推进农村“三权”抵押贷款试点工作。大力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引导和支持种养大户、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农业企业发展壮大;探索实行“合作社+龙头企业+农户”模式,引导农民入社、土地入股,逐步实现生产设施、过程和产品标准化。全域发展生态高效农业,突出绿色蔬菜、优质瓜果,大力发展绿色农业、观光农业、体验农业、创意农业,建立新区农产品电商平台,着力推进新区农产品质量品牌建设。 创新人才引进和使用机制。建立产业对人才需求的预测调整、薪酬奖励等机制,提高工资福利待遇,确保留得住人才;加强与高校、科研院所人才培养合作,共建产业研究院、重点实验室、企业研发中心,集聚高端创新资源;充分发挥科技创新的引领作用,依托爱飞客众创中心、国华汇金中心、漳富生态院士工作站等平台,激励扶持创新主体。 积极推进投融资体制改革。即:加快申报基金和贷款、加快重资产融资、加快PPP项目实施、加快企业直接融资、加快设立产业基金。 争取出台加快漳河新区发展的意见。积极组建工作专班外出考察学习先进经验和做法,重新修订加快漳河新区发展的意见,争取市委、市政府支持新区在特色小镇、财税、金融、行政事权下放、养老保险、体制机制等领域大胆探索、改革创新。 做实荆门航空产业园。加大产业园体制管理创新,增强产业园管委会自主权,由管理型园区向经营型园区转型,增强园区发展活力。按照授全权、负全责的原则,设立产业园政务分中心和企业服务中心,为投资者提供高效服务。大力支持园区先行先试,积极探索园镇一体化新模式,推动航空产业园与漳河镇融合发展,让园区发展更富活力、更具潜力。 做大做强漳富公司。争取公司注册资本金达到20亿元;公司总资产达到60亿元;项目融资超过50亿元;土地收储达到3000亩;发行企业债券(公司债券)8亿元;设立20亿元的通用航空和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基金。 推行积分制管理试点。拓展网格化社会管理平台功能,今年重点打造碧桂园社区、汉通楚天城社区、响岭村、双喜村、宏图社区、胜利社区、烽火台社区、苏集村、苏院村、付集村等10个积分制管理试点村(社区)。 补齐党建工作短板。严格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促进党建工作全面过硬、全面提升、全域加强。推进阵地达标全覆盖,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强化干部教育培训,创新容错纠错免责减责机制。
坚持城建带动 加快城市建设
今年,新区将安排城建计划项目107个,计划总投资129.2亿元,重点进行如下建设: 着力推进市政道路建设。加快完善“八横六纵一环”骨架路网,重点推进西三环、荆山大道、荆楚大道、荆西大道、深圳大道西段、漳河环库公路、关公大道西段、凤袁大道、双喜大道、尉迟恭路等十大市政道路建设。 着力推进控制性工程建设。重点推进荆山大道、荆西大道和天鹅路上跨焦柳铁路、荆楚大道下穿焦柳铁路、天鹅路下穿象山大道、罗汉山隧道和荆门石化、热电厂、市供水总公司、荆门供电公司权属单位源水管线、高压电力线整体迁改等十大控制性工程建设。 着力推进公共工程建设。重点推进荆门剧院、航空科技馆、龙美术馆、市民之家、市博物馆新馆、荆门传媒中心、“两馆两中心”、爱飞客消防站、绿色生态科技产业城会展中心、社会福利中心等十大公共工程建设。 着力推进公用基础设施建设。重点推进汽车客运南站、高铁站前期、漳河机场取证、双喜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楚肆园、漳河镇老年活动中心、标识标牌、跳伞基地、供水电气热管网、公交站场等十大公用基础设施建设。
坚持投资拉动 做好引资文章
狠抓招商引资。整合招商力量。今年只组建2个招商专班,主攻通用航空、现代服务业。完善基础资料。进一步修订投资指南、招商引资项目册、投资推介PPT,强化宣传推介,扩大招商引资的吸引力;加快完善五星级项目库、产业链招商地图和行动计划。创新招商方式。突出产业龙头企业、重点区域,坚持引大资、外资、民资;继续强力推行产业链招商、重资产招商、依托基金公司招商,创新开展科技招商,加强招商引资与招才引智相融合,重点推进与高校科研机构、产业研究院合作,建立高新技术成果产业化基地、研发中心,引进一批重大高新技术产业化项目。 狠抓项目建设。制定项目路线图,按照有责任主体、有投资主体、有时间节点、有进度安排、有路线图计划的要求,加快制定重大项目投资路线图、项目前期时间表、重大项目集中开工时间表和四个季度拉练项目时间表。加快推进项目前期,进一步充实前期办力量,加快完成项目预可研、立项、环评、规划选址、土地预审等前期手续,力争一季度完成全年所有要开工项目的前期工作。强化项目跟踪服务,落实“五个一”推进机制(一个项目、一个包联领导、一个服务秘书、一张作战图、一跟到底),实行包联领导靠前指挥、项目秘书专职服务,促进项目快开工、快竣工、快见效。 狠抓民生投资。推进十大学校建设。重点推进市委党校新校区、市龙泉中学南校、天鹅学校、华师嘉禾国际小学、荆门德艺国际学校、漳河中学(扩建)、双喜小学(完善)、通用航空学院、健康护理学院、积分制商学院等十大学校建设。推进十大新型社区建设。重点推进杨店、双仙、双喜、响岭、周河、谭店、迎接、苏集苏院、双井、却集等十大新型社区建设。推进十件民生实事办理。重点在精准扶贫、保障性住房、城镇就业、“五化”村卫生室、义务教育、民政保障、社会治理、通村公路、安全饮水、环境治理等领域办好十件民生实事。
坚持绿色推动 建设生态新区
推进绿色示范。加强与深圳建科院合作,加快推进绿色生态科技产业城核心岛会展中心及配套设施建设,加快建立绿色产业研发中心、生态环境治理监控平台、生态环境治理大数据中心和基因检测中心,打造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绿色崛起示范区和国际化绿色生态发展论坛永久会址。 推行“城市双修”。城市双修是指生态修复、城市修补。生态修复方面,重点以解决好中央环保督察组及省交办、督察反馈和市自查的环境问题为抓手,聚焦突出环境问题整治,坚决做到“七个全域”。城市修补方面,重点推进关坡、龙山脊、惠民水果市场、白云西、碧桂园东、烽火台、宏图和漳河集镇等八大棚户区改造,提升城市品位。 推广绿色市政。重点推进漳河大道基础绿带、西三环基础绿带、爱飞客极客公园、龙泉河景观带、双喜公园、荆西公园、蒙泉生态园、杨柳公园、关坡游园、荆西公园等十大生态景观建设。 陈治军 何忠华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