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省级“新生”的答卷

2020年11月06日 10阅读 来源:荆门日报 2019/11/11

钟祥武住电装有限公司2号车间生产繁忙。图为员工们在流水线上作业,生产井然有序。

10月,收获的金秋。荆门市大柴湖经济开发区厂房林立,生产繁忙,处处一派生机盎然景象。

作为全省最年轻的省级经济开发区,荆门市大柴湖经济开发区备受关注。

时任中央政治局委员、湖北省委书记俞正声先后三次到大柴湖调研指导。2013年7月11日,时任省委书记李鸿忠在柴湖召开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现场办公会,确定大柴湖开放开发振兴发展为“省级战略”。

从2013年9月柴湖工业园区第一条道路开始施工建设,到2014年6月落户园区的第一家企业——湖北吉象贝儿实业有限公司动工建设,再到如今的道路“四纵一横”、入驻企业日渐增多,园区正在用喜人的成绩向大家展示着自己的成长。

曾经的杨梗村,因为地势、环境等原因,种不了田、养不了鱼,只有稀稀疏疏几棵树。如今,村民们在家门口就能看见高速公路。“从柴湖镇最偏僻的村变成最便利的村,都得益于园区建设。”说起村里的变化,钟祥市柴湖镇杨梗村党支部书记吴先清话匣子关不住。

水利设施有了,村级道路全部硬化,村民家门口的“小三园”色彩斑斓,晚上村里也亮起来了……“村容村貌变了,村民的想法和精神面貌也变了。”吴先清打趣说,“农民也不像农民了,天天晚上广场舞跳得可热闹了。”

除此之外,村民的收入也水涨船高。

吴先清算了一笔账:年轻人进厂打工,一年收入就有五六万元,老年人在跟前打打零工,一年收入最少也有两三万元,加上土地征用补偿,和之前一亩地500元收入相比,简直天差地别。吴先清说:“没征地之前,村里只有两辆小车,现在都有二十多辆了。”

近年来,工业园区共完成征地拆迁、土地流转6900余亩,移除苗木780余亩100余万株;

工业园区道路建设总长约11公里,基本形成“四横一纵”的道路结构。绿化、亮化、给排水、弱电管网及游园等配套建设全面完成,拉开万亩园区建设框架。

园区建设如火如荼,随之而来的,是紫丹食品包装、武住电装、浩诚科技、 巨合光电等企业纷纷入驻投产,产业发展逐步进入硕果期。近年来,投产企业12家,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3家。随着武住电装、紫丹食品包装、中恒管桩、吉象贝儿、浩诚科技、巨合光电、奥达隆生物科技等项目的投产达效,大柴湖新型工业体系从无到有初步形成,各类企业发展逐步进入硕果期。

8月23日,钟祥武住电装有限公司2号车间,上千名工人在16000平米厂房,放线,插端,图板布线,套胶管,包胶布,上尼龙带,组装,一次品保检查,二次品包检查,打包,装箱,编码,一套流程生产下来,要经过12道工序。

来自随州的李从丹,今年24岁,从事气囊线生产。他娴熟地在胶管、尼龙带、胶布穿叉,生产一套气囊线要套8根胶管,缠8道胶布,打8个尼龙带,生产一套气囊线要花2.5分钟。李从丹说,虽然人辛苦,但收入稳定。

钟祥武住电装有限公司总务负责人孙易说,公司自2016年建成投产以来,裂变成长,产值从当初的500万元上升到现在的上亿元,税收从最初的一年30万元增长到现在的上千万元。

公司人事主管刘林说,产销两旺,产品质量是保障。为确保产品质量,公司做到了上岗前要培训,上岗初有人带,每个工区有专人指导。

钟祥武住电装从生产环境、适应市场、社会责任,样样努力向上,生产规模扩张迅猛。目前正在进行2期准备,计划10月投产,届时又可供岗近600个。

“目前园区正在规划以武住电装为龙头发展汽车零配件产业和以紫丹食品包装为龙头发展食品包装产业。”荆门市大柴湖经济开发区经济发展办副主任朱雷介绍,特别是紫丹食品包装,从未在县级市设立生产基地,正是因为相中了柴湖的区域优势,破了例。

在湖北紫丹包装科技有限公司综合管理部经理李淑萍带领下,记者穿上鞋套,戴上帽子,套上白大褂,洗手消毒,穿过风淋间,来到柔印车间。20名工人对照订单下料,调试,印刷切模,立体糊盒,包装。

李淑萍说,柔印车间主要为肯德鸡、麦当劳、德克士生产包装盒,日产近百万个。

紫丹包装是一家上市企业,自今年4月在工业园落户以来,7月开始试运营,目前有一条柔印线和5台立体糊盒机投入正常生产,安装完成一台模切机和一条连线生产线,进入调试投产后,主要为必胜客、达美乐中西部提供订单生产。

大柴湖经济开发区副主任杨勇介绍,近年来,园区筑巢引凤,为凤筑巢,住友集团等一批世界500强企业相继入驻,近3000名当地群众实现了家门口就业。(记者 姚桂林 安邦友 周小丹 文/图)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