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永恒的军礼 ——钟祥市首届“最美退役军人”评选结果揭晓

2020年11月05日 10阅读 来源:荆门日报 2019/7/31

7月30日,钟祥市“最美退役军人”颁奖大会在钟祥市人民大礼堂举行,湖北金福祥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涂元福等10人被评为钟祥市首届“最美退役军人”。  

钟祥市退役军人事务局2018年11月成立以来,坚持边组建边全力推进各项工作,努力打造退役军人之家,让退役军人有更多的荣誉感、获得感和幸福感。今年5月国家退役军人事务部在钟祥市开展专项调研时,对钟祥市退役军人事务工作给予了“领导非常重视、思路非常清晰、成效非常明显、作风非常务实”的评价。

2019年初,中共钟祥市委宣传部、钟祥市退役军人事务局、钟祥市融媒体中心、钟祥广播电视台共同启动了钟祥市首届“最美退役军人”评选工作,经公开评选、逐级审核,评选出钟祥市首届“最美退役军人”。

退役不退志、退伍不褪色,本次评选的钟祥市首届“最美退役军人”是钟祥市28000多名退役军人群体的优秀代表,他们回到地方,在新的岗位上牢记使命、不忘初心再出发,以创业创新和使命担当、敢于奉献的军人本色,在各个岗位上树立了退役军人的形象和标杆。

胸怀大局写人生

胡集镇53岁的民营企业主尹勋杰,参加过对越自卫反击战,并荣立个人三等功。复员后,他经历过改革、下岗、再就业,毫无怨言。十多年来,他凭借军人的拼劲和韧劲,学技术、学经营、学管理,让小微企业逐步成长壮大。他尽力为战友出主意想办法,鼓励战友自食其力,安置了3名退伍老兵和5名下岗工人到厂里工作,让这些家庭生活升起了希望,处处释放着新时代退役军人“位卑未敢忘忧国”的家国情怀!

颁奖词:没有硝烟,这里是生活的战场,坚守阵地,蓄势又一次近身搏杀。危险处处蛰伏,困难如影随形,阳光下、准星里,一个好兵扣动扳机。向前,依然是最勇敢的冲锋!

 献身熔炉为铸魂

文本宏,中共钟祥市委党校副校长。在部队,他是营政治教导员,多次立功受奖;转业到地方工作,他自觉用党性砥砺品质、培育干部,成为优秀的灵魂塑造工程师。

他坚持用工匠精神提升熔铸能力。他始终保持开拓奋进状态增添熔炉能量。他坚守廉洁自律的军人本色争当熔炼标杆。在办公室工作中,他带领全员训练业务,取得全省党校系统岗位练兵比赛优胜成绩,被评为优秀办公室主任。在教师岗位上,他勤教深研,每年上优质课、精品课保持百分之百记录。到乡局单位宣讲30次以上,撰写并发表调研成果论文5篇以上,成为全省讲师团优秀基层宣讲员。

颁奖词:追求真理,知行合一。“实事求是”的校训,立在校园,更铸在心上。从军营走向党校,从理论联系实践,人生的必修课自有答卷:三尺讲台,两袖清风,一生求索!

抢险救难“急先锋”

陈启艺是钟祥市地质灾害应急及国土资源市场信息中心主任。他忠于事业,心存大爱,被荆门市见义勇为促进会评为见义勇为先进个人。

2018年6月,两轮强降雨导致钟祥市突发多起地质灾害,紧急关头,他主动请缨,到防治任务最重、最危险的农机学校北坡隐患点值守,监测了12个昼夜。7月1日凌晨3点左右,他在巡查中发现,坡顶裂缝增大、有滑坡的迹象,迅速向局领导汇报,并配合组织群众紧急转移,30分钟内坡下12户40名群众全部安全撤离;4点06分,该处灾害体裹挟大量雨水倾泻而下,冲毁房屋附属建筑6间。由于预防及时,无一人伤亡,成为全省地质灾害成功避险的典型事例,《中国国土资源报》进行了专门报道。

颁奖词:10秒,是发个朋友圈的空隙,却是生与死的距离。纵身一跃好身手,无私无畏保安宁。27年,退役转身,迎难而上,为了无数个10秒,你用一生守护!

 “救火队长”挑重担

杨显才退伍42年,哪里有重担,他就在哪里扛,被周围群众称为“救火队长”。

1989年,他担任钟祥市洋梓镇肖山村党支部书记,一干就是14年。村里人少田多,怕旱又怕淹。他循着“一村一品”的思路,采取集体与农户相结合的办法,联合开发鱼池2000多亩,成为荆门市最大的水产养殖村,水产与养猪配套也成为农民增收的主要来源。肖山村党支部由三类支部从此变成了先进支部。2003年5月,他担任洋梓镇福利院院长。期间,他精于管理,发展生产,建起了养殖100头猪的猪舍,让五保老人生活费标准成倍提高,并还清了4000多元欠款。

颁奖词:部队里,三点成一线,转业后,党的工作就是一线。戎装虽脱,使命不改,心中的信念从未褪色。为党分忧,为民解难,为责任坚守,整整50年,在一线刻下誓言!

执着坚守保民安

王道义,18岁参军,对越自卫反击战中经历了血与火的考验; 43岁加入公安辅警,是钟祥市公安局交通警察大队二中队辅警班长。

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说不清是泥水、汗水还是雨水,经常不知不觉浸透了执勤警服。越是风雨交加的天气,街面越是交通拥堵,越得往外跑;越是逢年过节,街上车辆越是增多,越是忙不停。

五年来,他始终坚守在街面,确保道路畅通与平安,一心只想着道路的顺畅,认真做好每一件看似平凡的小事。

颁奖词:远去那金戈铁马,保障这路畅人安。从军装到警服,捍卫的是和平,守护的是平安。为祖国,战犹酣;为平安,在路上。致敬,好士兵,好班长!

基层医院“活雷锋”

王大丰在对越自卫反击战中荣立过二等功;他是一名伤残军人,是胡集镇卫生院职工。他身残志坚,精益求精工作,乐于助人,被誉为“活雷锋”。

他像雷锋一样珍惜人生、勤奋好学。他像雷锋一样对待工作、尽职尽责。他像雷锋一样温暖群众、奉献社会。汶川抗震救灾,他一次捐款1000元;一位患病多年的60岁老人结算医药费差钱,他毫不犹豫帮助补齐。参加卫生院工作以来,尽管家庭条件并不宽裕,但遇到缺钱拿药的患者,他总是慷慨解囊热心资助。据不完全统计,他为贫困患者提供资助累计超过7000元,在平凡岗位上绽放着不平凡退役军人的风采。

颁奖词:亮剑出征,集结号响起在巍巍国门,55号高地,风卷战旗如画。离开战场,归于平凡,温暖是一种爱,而残缺就是另一种美。祖国,请聆听一名功臣的赞歌!

养路征程展风采

张朝玉,曾2次参加“北海湾对空实弹”重大军事演习的某部班长,退役后在平凡艰辛的养路工岗位上默默坚守22年,以过硬的素质、优良的作风、严明的纪律展现了退役军人退伍不褪色的风采。

对待岗位分工,他以“服从命令”为天职。对待艰苦工作,他以冲锋在前为荣。对待急难险重任务,他以拼搏奉献为要。一把铁锹、一把扫帚,陪伴着张朝玉年年月月。他从一个朝气阳刚的小伙磨砺成沉着稳重的中年汉子,但始终不变的是他引以为傲的军人本色。

颁奖词:红蓝兵演,这双手曾经紧握钢枪,路桥通达,这双手换来洁净通畅。22年披星戴月、汗水挥洒。一支竹扫帚,冬除风雪,夏扫酷暑;一颗铺路石,以身筑路,大道坦途!

热血忠诚捍铁律

吉泉,当兵21年。转业从事纪检监察工作,从一名办事员做起,一步一个脚印,逐步被提拔为室主任、机关党总支书记、监察局副局长、监委委员。

办案件,他严守一不滥权、二不谋私的底线。坚持法纪面前人人平等,公平对待所有违规违纪人员,公正处置一切违规违纪行为。主持查办一正科级“一把手”案件,有战友出面说情,有人通过他的家人求情,但他不为所动,坚持原则,让违纪人员受到了应有的处理。这种刚正,二十年如一日。由他先后主持办理的多个案件,无一申诉,诠释了军人出身的纪检监察干部形象。

颁奖词:一柄剑,镌刻岁月的足迹。百炼成钢,砺剑军营。铸忠诚之剑,向贪腐宣战,长剑锋芒擎天。利剑出鞘不蒙尘,反腐路上再出征:清风徐来,心似莲开!

红心永驻耀寿乡

徐志君是钟祥市军队离退休干部管理所退休干部,退休33年,始终信党爱党、亲民爱民、热心公益,被授予“湖北省先进军休干部”称号。

精准扶贫工作中,他拿出积攒的1万元钱,捐献给26户贫困户。柴湖镇陈营村村民李保俊因家庭贫寒,他连续5年拿出4万元资助其在镇上开饭馆,一家人过上了幸福的生活。红旗村村民李老四,房屋盖了3年都没盖起来,他通过义工联捐款5000元,使其顺顺当当搬进了新房。据统计,近十年,他累计捐赠善款超过20万元,帮贫济困。

颁奖词:这片土地上的晚霞,映红了忠诚与牵挂。对乡亲,有难必帮;对子孙,自立自强;对生活,乐观向上。炽烈的家国情怀,温暖了人心和乡村,老兵无悔,爱得如此深沉!

创业卅载献大爱

“全国优秀复员退伍军人”“全国劳动模范”“全国创业之星”“湖北省优秀乡镇企业家”“钟祥慈善之星”,荣誉等身的涂元福,是湖北金福祥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

30年前,他临危受命到一个只有百万元固定资产、濒临倒闭的集体企业担任厂长。自那时起,他把创业作为不变的志向,带领职工在全市率先实施民营化改制,在荆门率先设立纺织企业院士工作站,在全省率先培植起纺纱、织布、漂绒一条龙的产业链,如今,企业固定资产达到1.5亿元,年销售额达到3亿元,年上缴税收近千万元,成为本土民营企业中的明星。

如今,这位年近70岁的老退伍军人,依然军姿卓然,深耕在钟祥这片火热的土地上。

颁奖词:扛过枪的肩膀,一次次扛起了担当。以军人作风带队伍、办企业、抓管理。捻一缕斑斓岁月,织一幅五彩锦绣。一声战友一生情,英雄在民间,于平凡中创非凡!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