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清风拂面润荆城 党纪国法刻入心——荆门市第十九个党风廉政建设宣传教育月活动掠影

2020年11月06日 10阅读 来源:荆门日报 2018/7/6

“贪如水,不遏则滔天”“遗忘初心,抛弃初心,背离了政治生命的初衷……”观看《不忘初心,警钟长鸣》警示教育片,严守党纪国法的警钟再次敲响,庄重、浑厚的钟声声声入耳;

“原来我们也是监察对象之一,这次讲座犹如及时雨,给我们这些医务管理人员普了法。”钟祥人民医院一名医生在参加监察法专题辅导后对监察法有了更直观、更清醒的认识。

清风拂面。5月以来,荆门市第十九个党风廉政建设宣传教育月活动,聚焦党章党规党纪和宪法监察法,通过各种形式的学习辅导、警示教育、普及宣传和文化引领活动,推动党员干部和公职人员的党纪国法意识入脑入心,在全市营造了强大的声势和良好的氛围。

全面覆盖对准焦 学习洗礼

党风廉政建设,党委负主体责任。

5月4日,市委常委会议专题研究通过了全市第十九个党风廉政建设宣传教育月活动方案。5月11日,市委理论学习中心组集中学习了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5月31日,又集中学习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法》,并观看了警示教育片《不忘初心,警钟长鸣》。学习会上,市委书记张爱国带头谈认识、谈体会。

结合全市在4至6月开展的“整顿干部作风、整治发展环境”活动,市委专题召开常委民主生活会,集体传阅省纪委编印的《公职人员违纪违法案例选编》,对照警示材料,查找在学习贯彻党纪国法、改进干部作风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

在市委的示范引领下,全市各级党员干部积极投入到党规党纪和宪法监察法的学习贯彻中来。

纪律监督和国家监察全面覆盖,党纪国法宣传教育必须首先实现全覆盖。

“‘微考堂’网上测试覆盖面广,动动手指就能参与。”“微考堂”是由市纪委监委利用“荆门清风”微信公众号开发的一套考试程序,每次20道题,作为全省知识测试活动后,对全市党员干部和公职人员党规党纪和国家监察知识学习情况的一种常态化复测检验机制。目前,我市已有6万余人参与了知识复测。

此外,全市党员干部和公职人员认真收看《不忘初心,警钟长鸣》警示教育片,纪检监察干部到市直单位、乡镇、村(社区)宣讲,党章宪法监察法送到行动不便的老党员手中……多样的形式,让学习宣传横向到边、纵向到底。

创新载体接地气 效果倍增

党风廉政宣传既要有创新,也要接地气。我市这次的宣教月活动以六大载体为依托,注重融入荆门特色,提高了全社会参与党风廉政建设的广度和深度,形成廉政文化的辐射力和影响力。

一台廉政文艺晚会唱响全面从严治党主旋律。6月12日,“永远在路上”廉政文艺巡回晚会在荆门剧院开演。情景诵读《家书》、歌伴舞《不忘初心》、小品《送礼》、情景对话《铁窗内外》……这样一台“廉”味十足的文艺晚会,在市级连演3场,并在各县(市、区)巡演5场,8900余名党员干部集中观看,全面从严治党主旋律久久回响在他们脑海。

一批廉政宣传“小分队”走进千家万户。从5月14日晚掇刀区团林铺镇代塝村播放廉政电影《生死抉择》开始,我市组建的一批普纪普法“小分队”,采取“巡回大篷车”“社区展览牌”“便民小舞台”“廉政文化角”“流动电影站”等形式,开展廉政法规和廉政文化产品进基层活动,把党规党纪和宪法监察法的宣传教育延伸到基层群众身边,让清廉之风吹进千家万户。截至目前,我市已组织20余辆普纪普法“大篷车”,开展党规党纪和宪法监察法宣讲200余次,发放各类宣传资料16000余份,建立廉政图书专架56个,放映廉政电影30余场。

一次特殊形式的廉政谈话绷紧干部廉洁之弦。“是父亲的一巴掌打醒了我,让我从小意识到要公私分明。”6月7日,市纪委监委和市妇联共同举办“立家规 传家训 扬家风”家庭助廉暨新任县级领导干部廉政谈话活动,2017年以来新任县处级领导干部与配偶一起集中接受廉政谈话提醒。会上,20篇市直单位主要负责人和31篇其他领导干部的家风家训故事被汇编成册,4名市直单位“一把手”上台现场分享。无论是台上讲述,还是台下回忆,都是一次找寻初心、传承信仰的过程。

一条廉政教育精品线路发挥整体效应。“弘扬红色廉政文化,筑牢反腐思想防线!”我市整合陆夫子祠、京山张文秋纪念馆、沙洋陈家山监狱、屈家岭管理区“金色农谷”青少年廉洁教育馆等廉政教育资源,并加强基层廉政文化宣传教育阵地建设,着手规划编制廉政教育“电子地图”,将各个廉政教育基地串联起来,更好地发挥廉政教育资源的整体作用。5月以来,仅前往张文秋纪念馆、陈家山监狱接受教育的党员干部就达7000余人次。

一轮廉政影视精品力作征集活动扩大传播效应。“五月清风有亮点,银屏故事说纪检。喜闻乐见接地气,正风反腐又倡廉!”这是钟祥市党员干部观看了廉政微电影《纪检小组长来了》之后发出的感慨。今年,钟祥市、东宝区拍摄了一批微电影、警示教育片等廉政影视作品,通过正反典型对照、以案释纪释法,教育警示广大党员干部不忘初心、警钟长鸣;荆门广播电视台、荆门高新区·掇刀区、漳河新区创作拍摄的一批廉政视频公益广告,扬正气、促和谐,以喜闻乐见的形式推广传播廉政思想和文化,既教育了党员干部,又引导了基层群众。

一套廉洁教育读本培育清廉文化基因。为推进廉洁文化进校园,我市精心编写了三个层次的廉洁教育系列读本,分别供小学生、中学生和广大教师使用,小学阶段侧重于“启蒙、感召”,中学阶段侧重于“明理、修身”,教师学习侧重于“塑德、自律”,通过正面教育、案例警示等方式,加强对师生的廉洁诚信教育、师德师风教育、廉洁思想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

“泱泱华夏五千年,涌现出了一大批清官廉吏,创造了众多颂扬清廉的诗歌散文,传承了大量脍炙人口的廉洁故事、警句格言,将这些廉政文化写进教材,能为廉政文化的传播搭建一个十分有意义的平台。”廉洁教育系列读本主编人,市纪委常委、市监委委员张于泉说道。

目前,我市已向全市中小学校免费发放《小学生廉洁教育读本》11万册,《中学生廉洁教育读本》11.1万册,《教师廉洁教育读本》2.8万册,《廉洁漫画册》9万册,教材发放覆盖到全体师生。全市各中小学校把廉洁教育系列读本学习使用纳入到地方课程,确保每两周开设1节廉洁教育课,每学期不少于10课时。今年4月以来,我市在全市分级组织开展了廉洁教育说课竞赛活动,近千名教师参加初赛选拔,142名中小学教师进入决赛。

宣传教育常态化 形成长效

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永远在路上,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准确把握和落实好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个永远在路上”科学论断,就要牢牢抓住“常”“长”二字。

6月5日,东宝区白云楼社区法廉广场开园。法廉广场将全面从严治党有关内容、格言警句、廉政典故等进行统一编排,设置了宣传栏、文化墙、座位牌等。步步有廉景,处处有廉意。党规党纪和国家监察宣传教育进社区,过往干部群众在健身休闲、游憩的同时,接受廉政文化熏陶,增强廉洁意识。

为推动宣传教育常态化,省纪委监委部署启动“十进十建”活动,推动党规党纪和国家监察宣传教育进机关、进民主党派、进医院学校、进社区等。我市将党风廉政建设宣教月活动与“十进十建”有机融合、同步推进,让党规党纪和国家监察深入人心。

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宣传教育必须先行,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我市党风廉政宣传教育工作紧跟全面从严治党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突出传播正能量,突出警示筑防线,抓早抓小、防微杜渐。宣教月期间,我市通过《荆门日报》、荆门广播电视台、市纪委监委网站和“荆门清风”微信公众号等媒体,曝光了7起违反中央八项规定典型问题和4起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典型案件,通报了市交通运输局党组成员、副局长黄祥清等10人接受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的案件信息,持续释放执纪必严、违纪必究的强烈信号。

同为发展护航,我市将党风廉政建设宣教月活动与全市“两整”活动有机结合。《荆门发展之痛》《京山发展之“忧”》《钟祥作风之“殇”》三部暗访短片和“市民问政”活动,均聚焦干部作风,聚焦“三大攻坚战”,曝光披露了一批突出问题,促进全市党员干部边学边改、边改边做,把宣教月学习的成果转化为改革发展的作风支撑和精神动力。“短片中,党员干部不依法行政,执法不严,监管不力……我们将立即予以整改,为发展营造良好环境。”在市“两整”办主办的“整顿干部作风、整治发展环境”电视问政现场,某县(市、区)政府负责人表态。

坚持立足知行合一,知廉洁,转作风,求务实,善作为,党风廉政建设宣传教育月活动,在全市凝聚起谋发展、促发展的强大共识!(邓欣慧 段特)

6月12日,我市举办“永远在路上”党风廉政建设宣传教育月活动文艺晚会,市纪委监委、市文体新广局干部联合表演情景合唱《我宣誓》。入党誓词十二句话、八十个字,字字句句是每一个共产党员的庄严承诺。

5月31日,市委中心组成员集中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法》,并观看警示教育片《不忘初心,警钟长鸣》。

6月1日,京山市举办“立家规 传家训 扬家风”家庭助 廉电视访谈节目,三名党员干部代表及其配偶讲述良好家风故事,120余名干部现场接受廉政教育。

我市组建一批普纪普法“小分队”,将含有廉政元素的展板送到群众身边。

宣教月期间,全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开展送廉下乡活动,向党员干部和监察对象发放党规党纪和宪法监察法等学习资料6万余册。

掇刀区名泉社区“笔墨书廉,清风作伴”书法廉洁活动现 场,一个个民间书法爱好者现场挥毫泼墨,吸引了社区居民驻足欣赏。

市纪委监委、市妇联征集领导干部家风家训故事并汇编成册。

我市开发编写廉洁教育系列读本,并在全市分级组织开展廉洁教育说课竞赛活动。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