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市委常委、市委宣传部部长、市“两整”活动人文环境整治专项工作组组长吕晓华
良好的人文环境,犹如春晖秋露。如何通过整治人文环境让荆门成为企业健康发展的沃土?记者专题采访了市委常委、市委宣传部部长、市“两整”活动人文环境整治专项工作组组长吕晓华。
开展人文环境专项整治有何重要意义?在营造重商亲商人文环境方面,还存在哪些短板?
人文环境,本质上是“人”的环境,人文素质的环境。城市人文环境是一座城市最深沉、最根本、最具吸引力和竞争力的环境。开展人文环境整治,有利于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有利于营造“产业第一、企业家老大”的良好氛围,有利于提升具有荆门特色的人文环境竞争力,从而让“人人都是发展环境”蔚然成风,更好地服务我市经济社会发展。
尽管近年来我市发展环境有了较大提升,但与市委市政府的要求、与企业家对环境的需要、与基层群众的期盼还有较大差距。有的党政干部对部门与企业的关系缺乏正确认识,在思想和行动上主动服务意识不强;市委市政府对重商亲商很重视,出台了诸多扶持企业发展的优惠政策,但基层执行起来却让这些“真金白银”的优惠政策悬在半空,没有惠及企业,企业有问题、有困难时,常常找不到反映的渠道,导致沟通不畅;不少有志之士,虽然敢于创业、善于创业,但在荆门创业的热情不高;我市虽有良好的科教和人才优势,却不能很好地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因此,培育重商亲商的文化氛围,为企业发展、大众创业营造适宜的气候和土壤,是我市人文环境建设的一项重大任务,迫在眉睫,刻不容缓!
在营造良好社会氛围、抓好典型带动、构建“亲”“清”政商关系、打造重商亲商的人文环境方面,我市将采取哪些举措?
这次,我市开展“整顿干部作风、整治发展环境”专项整治,人文环境专项整治是其中重要一环,将重点对“重商亲商认识不足,氛围不浓、宣传不够”“‘官本位’思想突出,因循守旧、不思进取”“服务企业能力不够,效率不高、生冷硬推”等三个方面的问题进行整治。
一是有的放矢开展大讨论活动。
通过开展“荆门发展依靠谁”“营造良好环境,我们怎么干”“重商文化谈”等系列讨论活动,引导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充分认识企业家和创业者在荆门发展中的重要地位,把重商亲商变为自觉行动,真正让企业家成为“座上宾”,让创业者增强归属感,在全市上下形成重商亲商的浓厚氛围,为进一步解决人文环境突出问题打牢思想基础。
二是聚焦短板开展大服务活动。主动适应企业需要,对企业反映的各类问题和受理的建议意见,做到事事有回应、件件有答复。重点办好“市委书记专属版”,打造市委和企业、市民联系沟通的桥梁;办好“市长热线”,做好群众投诉办理、政策解答工作;办好“政风行风热线”,连通行政事业单位与企业交流渠道;开展“千名干部联千家非公企业交千名非公经济人士朋友”活动,切实为企业排忧解难。在全市各窗口单位开展“优质服务承诺制”活动;加强干部能力素质教育,切实增强广大党员干部为企业解难题、办实事的工作水平;不断提高市民文明素养,努力营造人人都是发展环境的良好氛围。加强服务监督,开办“今日聚焦”栏目,组织新闻媒体全程跟踪报道整治成效;开展“市民随手拍”活动,鼓励市民群众对影响我市发展环境的不良现象进行曝光;举办电视“市民问政”节目,对问题进行公开督办,促进整改。
三是凝心聚力开展大宣传活动。通过刊播公益广告、开办宣传专栏等形式,在报纸、广播电视、网络媒体等,全方位、全覆盖、全媒体深入宣传我市政策环境和改革发展成效,挖掘推广荆门历史文化,形成向上向善、团结奋进的舆论氛围。通过在全市各行各业开展创先评优活动,挖掘一批为我市改革发展作出突出贡献的党员干部群众典型,并进行公开表彰和宣传报道,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的引领示范作用。深入开展“荆门经济发展年度人物”和“创业之星”评选活动,总结推广优秀企业家和创业者的先进事迹,激励更多的企业家和创业者致力荆门经济发展,进一步增强社会认同,凝聚发展合力。(胡晓莉)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