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练环保铁军 建生态荆门——市生态环境局开展“党建红”引领“生态绿”活动记

2020年10月29日 10阅读 来源:荆门日报 2020/8/18

今年7月1日是中国共产党成立99周年,市生态环境局200多名党员干部集中乘车前往钟祥市胡集镇,进企业进农村,举办主题演讲比赛,与企业党员联欢……

8月1日是建军93周年,也是市生态环境局污防突击队成立一周年,市生态环境局退役军人集中宣誓:全力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这是市生态环境局开展“党建红”引领“生态绿”系列实践活动的部分场景。

近年来,市生态环境局紧扣绿色发展的脉搏,以“生态惠民、生态利民、生态为民”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深化“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为抓手,契合打造生态环保铁军、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等生态环境重点工作,凝聚高质量发展的环保力量,描绘出荆门生态新图景。

强意识,凝聚“红色初心”

行而有思,思而行远。循着“抓党建促业务、抓业务促党建”的工作思路,市生态环境局党组从环保队伍思想意识上入手,注重红色引领,凝聚“红色初心”,强化责任担当,筑牢高质量发展的“红色堡垒”,紧紧围绕“五句话”具体目标和“十二字”总体要求,局党组不断深化“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的思想内涵,运用“思想引领、学习在先”机制,把主题教育融入生态环境保护的主业主责之中,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引跑定向”,依靠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把好“方向盘”,做到思想上高度统一、情感上充分认可、行动上高度一致。抓党风,带行风,管班子带队伍一级对一级负责,改作风守纪律一级向一级看齐,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着力打造一支信念过硬、政治过硬、作风过硬、本领过硬的环保铁军。

守初心,践初心,局党组引导广大党员发挥“领头雁”“排头兵”的先锋模范作用。一方面,注重主题教育成果转化。通过深入企业搞调研、街头巷尾听意见、座谈走访应呼声等方式,建立民生实事问题清单、“上级点”信访问题清单和市政府交办问题清单,立行立改,真改实改,全面整改。如在大气污染防治“百日攻坚”战役中,参战干部职工放弃节假日,吃住在一线、督办检查在一线、解决问题在一线,真正做到“守初心、担使命,找差距、抓落实”,展示了新时期环保人扎实肯干、敢打胜仗、乐于奉献的精神风貌。另一方面,注重党建品牌示范效应。从把“党支部建在突击队上”到开展“交知心朋友做服务能手”活动,从组织“五牵手一重走”到建立“退役军人污防突击队”,都紧贴环保工作实际,让全体党员干部都能找到定位,在担当中接受历练、在尽责中逐渐成长,凝聚干事创业合力。近年来,全局百余名党员干部先后赴井冈山、韶山、延安、陈士榘故居等革命圣地,接受红色洗礼,为“生态绿”注入源源不竭的内生动力。

严监管,驱动“红色引擎”

抓实解决群众反映强烈问题。实践中,市生态环境局把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监管执法工作相融合,确立了“抓保护促发展、补短板强监管”的目标定位,从满足人民群众对良好生态环境需要出发,严格执法,认真履职,对群众身边突出生态环境问题开展整治集中行动,健全完善“接转督办核”无缝衔接机制,实行领导负责、专班调查,形成“见人见事见责任,立查立改见实效”的整治氛围。狠抓环境信访件办理,针对群众投诉城东片区异味问题,组织执法人员对片区化工企业和“散乱污”企业进行了全面排查检查,对相关问题企业直接立案查处,责令停产整治。目前,城东片区异味问题得到有效遏制,整治效果得到群众点赞,群众信访投诉件办结满意率为100%。

抓紧环保督察交办任务。直面中央环保督察“回头看”通报和《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警示片》曝光问题,凝心聚力打好翻身仗。制定了《荆门市贯彻落实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回头看”及长江保护与湖泊开发专项督察反馈意见整改方案》,厘清责任清单,对涉及问题逐一明确整改目标、整改措施、整改责任、整改时限,对整改情况实行日调度、周通报、月交账,对反馈问题进行“点穴式”检查验收。目前,第一轮中央环保督察反馈的39个问题基本完成整改,中央环保督察“回头看”、省级环保督察交办的457件信访件实现“核查全覆盖、问题全清零”。针对磷化行业污染整改、违规审批新项目等系列问题,局领导班子成员前往钟祥、东宝等地驻点开展“三磷”问题专项督察,强化磷石膏渣库源头管控,打好磷石膏库综合治理、磷化工行业环境专项执法检查、助推磷化产业转型升级等“组合拳”。截至6月,全市129个“三磷”问题基本完成整改。

抓牢污染防治攻坚重点。围绕中心城区大气污染防治及竹皮河、天门河流域治理等重点工作,市生态环境局精细安排、精密组织,启动大气污染防治“百日攻坚”行动,每周三次对城区重点路段、重点时段大气污染管控情况进行巡查,“驻点执法”“双护双促”“零点行动”专项执法雷霆出击,对交办问题限期整治、溯源调查、依法查处、严肃问责。治污战役中,“党员突击队”“党员攻坚小组”奋勇当先,拿出“会突、敢突、巧突”魄力,出妙招,下真功,见实效,采取抑尘、压煤、控车、禁烧、提标、增绿等举措,强化大气污染防治联防联控,打赢蓝天保卫战;深入推进长江大保护十大标志性战役,实施长江保护修复攻坚行动计划,强化重点流域治理,打赢碧水保卫战;大力推进胡双磷等地区重金属污染整治,启动全市农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详查工作,打赢净土保卫战。用脚踏实地的行动为群众守好这方碧绿、这片蔚蓝、这份纯净。

抓严环境重大风险关口。面对生态环境保护复杂严峻的形势,市生态环境局牢固树立底线思维,强化纪律约束,增强忧患意识,不断提升生态环境领域重大风险防范化解能力。组建生态环境综合执法支队,整合原环境监察执法及自然资源、农业农村等部门相关执法权,依法统一行使污染防治和生态环境保护执法职能。同时,充实基层执法力量,将三分之二兵力下放到中心城区东宝区、掇刀区、漳河新区,创新建立分局与执法大队“局队合一”工作机制,构建执法、检查、监测网格化的作战单元,扎紧扎牢各个环保风险口。各级党员干部在日常工作中坚持深入一线摸实情,对污染防治工作存在的薄弱环节领题开展调研,对存在的潜在环境风险提前研判制定防范化解措施,并会同气象部门研究制定人工增雨方案,邀请环保公司为荆门大气污染“把脉问诊”,多措并举破解大气污染防治难题。强化重点流域水质加密监测和分析预警,环境监测人员不惧环境恶劣、高温酷暑,坚持每周对水质加密监测,做好做细分析研判,找准超标因子和断面,做到预防为主、关口前移,寻源治污,精准治污。

勇担当,彰显“红色力量”

“知者行之始,行者知之成”,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让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理念落地生根,是环保人的初心使命。“生态立市”“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荆门环保人做到肩上担责、心中有数、手里有招,营造生态文明创建氛围,增强群众环保参与意识,多方联动、多元共治,织密织牢生态环境保护网;为企业提供环保政策法规宣讲,开展环保管理指导,深入结对帮扶,面对面地座谈、心对心地交流、实打实地服务,多渠道高效率解决环保难点问题。在“红色力量”传导下,让“绿色”成为企业新名片,让“绿色因子”融入群众日常生活,让“党建红+生态绿”深深植根,伸展着蓬勃的青枝绿叶。

冲在前头、干在实处,不论是在环保战线,还是在不同阵地,哪里有需要,哪里就有党旗红。新冠肺炎疫情来袭,市生态环境局广大党员干部闻令而动,一面主动请缨为民纾困,一面坚守疫情防控环保工作的“最后一道防线”。“作为党员干部,国家需要我们在哪里,我们就一定在哪里。现在是抗疫关键期,我们不冲锋在前,群众的健康安全谁来负责?”市生态环境局下沉包保掇刀区掇刀石街道十里牌社区疫情防控临时党支部书记简志军的“动员令”铿锵有力,鼓舞人心。……抗疫路上,一群“战疫最美巾帼服务工作者”逆行而上,无私无畏,大爱如山。她们中间有最美准妈妈李梦迪、应急信访科樊叶萍、市环境科学研究院办公室主任郭春梅……疫情大“考”之下,荆门环保人拿出了更大的担当和更好的作为。 (荆环宣)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