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作风建设未尽时 环境改善无休止

2020年11月06日 10阅读 来源:荆门日报 2018/7/23

——写在全市“整顿干部作风、整治发展环境”活动取得阶段性成效之际

一座城市,如果客观条件受限,区位优势、资源优势、交通优势都不明显,要靠什么吸引企业落户、帮助企业做大做强?要拿什么实现全面建设湖北区域性增长极的目标?要怎样带着全市人民实现全面小康?

唯有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在干部作风和发展环境等方面创造优势,因为这些是一个地区的核心竞争力。

3月23日,全市“整顿干部作风、整治发展环境”活动动员大会召开。市委、市政府决定,4月至6月在全市集中开展以整顿干部作风,整治政务环境、法治环境、金融环境、人文环境为主要内容的“两整”活动。

开展“两整”活动,与习近平总书记就新华社《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新表现值得警惕》的文章批示意见不谋而合。3个多月来,全市上下“刀刃向内”,不断强化主体责任、聚焦突出问题、持续靶向施力,“两整”活动取得明显实效,素质优良的干部团队、便捷高效的政务环境、公平正义的法治环境、诚实守信的金融环境、重商亲商的人文环境正逐渐形成,城市综合竞争力得到大幅提升。这一切,归功于全市上下查摆问题“踏石留印”、整改落实“抓铁有痕”。

“踏石留印,抓铁有痕”,喻意做事情不达目标决不罢休、如果做就一定要做好的精神。“两整”活动取得阶段性成效,但干部作风建设未有尽时、良好环境营造永无休止,全市上下必须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精神和韧劲,继续推动我市干部作风不断好转、发展环境不断优化,为建设湖北区域性增长极提供坚强保障。

 开门见山找问题

近年来,我市之所以在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上实现突破,之所以能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全市上下总体来讲有好的作风、有一个比较好的环境,但与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相比、与企业家的需求相比、与基层群众的期盼相比,还存在很大差距。

找准症结才能对症下药,深入实际才能觅得良方。“踏石留印,抓铁有痕”就是必须开门见山找问题、一针见血挖积弊,各单位必须直面矛盾、审视不足、积极总结,认真查找各自存在的“四风”问题,为进一步整改提供前提、夯实基础。

为了让查摆问题更接地气,活动前期市委组织了9个调研组开展专题调研、拍摄暗访片,并组织研讨交流。梳理归纳出来的问题主要有六个方面,即服务效能方面、政策支持方面、经营环境方面、行政执法环境方面、金融环境方面、干部作风方面。针对每一个方面的问题,相关部门都认真进行了研究与整改,取得了明显效果。

但这并不意味着所有问题都已经彻底解决,可以鸣锣收兵了。一时的整改能否解决根源性问题?随着工作的推进,会不会又有新的问题浮现出来?还有没有隐蔽着没有查找出来的问题存在?这是每个单位都应该认真审视的。如果答案是不能彻底解决,可能会有新问题或者没被发现的问题,那么毫无疑问,查摆问题不能停,整改措施不能停。

始终坚持问题导向,不放过每一个问题,坚持不懈地解决问题,我们才能持续推进干部作风和发展环境的改善。

  建章立制抓整改

整改落实,贵在真抓实干,重在建章立制。“踏石留印、抓铁有痕”就是要求我们将整改落到实处,全市上下要紧盯各自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通过建章立制“拧紧螺丝”,努力让整改成效落实到“末梢神经”。各单位要牢固树立“不解决问题,就是最大的形式主义;不化解矛盾,就是最大的官僚主义”的观念,组织干部职工结合本职岗位,对照整顿重点列出问题清单、明确整改措施,做到边查边改、即知即改,做到令行禁止、提高效率、优化服务。

开展“两整”活动以来,我市各专项工作组对收集到的问题线索逐一进行整理、解决、督办,曝光了一批典型案例,促进问题解决,起到了明显成效。更为可贵的是,将整改的成效以规章制度等形式固定下来,如文风会风方面,市委将出台《关于进一步改进文风会风和提高督查考核工作实效的意见》,一批惠企政策陆续出台,如《关于加强现有企业培育支持企业发展的意见》《荆门市招商引资政策(2018版)》等。

相对于具体的整改措施,制度的力量和作用更为绵长而深远,体现了久久为功的决心和魄力。

正因为干部作风建设和优良环境营造都不是毕其功于一役的短期任务,所以要更加重视建章立制的作用,将阶段性整治的成果用制度固定下来,有力推动沉疴痼疾的解决,推动根源性问题的解决,消除“抓一抓有好转,松一松就反弹”的现象。各地各单位要尽快梳理前段时间的整改工作,形成制度成果,进而推动干部作风和发展环境持续好转。

作风建设未尽时  环境改善无休止

作风影响环境,环境决定发展。干部作风整顿的主要任务是紧盯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各种新旧表现开展集中行动,解决干部作风的突出问题,着力增强广大党员干部的忠诚意识、责任意识、担当意识和纪律意识,切实以一流的作风营造一流的发展环境,为我市全面建设湖北区域性增长极提供坚强保障。

然而,优良作风的真正形成不可能一蹴而就。当前,享乐主义、奢靡之风初步刹住了,但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往往惯性更大,解决起来难度依然不小。巩固整治享乐主义、奢靡之风的成果,着力解决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问题依然任重道远。

干部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发展环境整治也没有休息站。招商引资是荆门的“一号工程”,项目建设是第一位的任务,这两项关系荆门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的工作离不开优良发展环境的助推,包括畅通服务渠道、提升服务能力、加强服务监督等。

概而言之,从专项治理到建章立制,我们要始终保持“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精神的常态化,久久为功,方可善作善成。(荆耀论)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