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宜昌“互联网+”政务服务再获突破 首推“云签名”便捷企业入市场

2020年11月13日 10阅读 来源:三峡日报 2018/1/30

1月29日,记者从市工商部门获悉,1月25日是宜昌市企业登记全程电子化“云签名”模式在市政务服务中心工商窗口上线运行“满月”的日子。在宜开设企业不再纸质“手写签名”或实体“UKEY”签名,而选择使用互联网“云签名”,这一创新进一步降低了企业创业成本,有利于激发大众的创业热情。一个月来,有100多家企业通过“云签名”实现全程电子化网上登记,提交成功后,基本都能在一个工作日内办结。

“手写”到“云签” 企业登记全程电子化不断深入

2015年以来,宜昌市受省工商局委托试点探索企业登记全程电子化改革,并于2016年在我国中西部率先建成全程电子化登记平台。

工商部门将过去创办企业纸式申报材料改为网上电子申报,初步实现了“让群众少跑腿,让数据多跑路”,越来越多的企业享受全程电子化登记带来的便利,企业全程电子化登记深入人心。

但在当时的条件下,全程电子化也存在“签名”方式的短板问题,将传统的手写签名和企业公章改为电子签名,合法性和安全性难以保障,还涉及企业成本问题,可选的技术手段并不多。

为解决电子签名难题,宜昌市当时选用了中国金融认证中心(CFCA)数字证书,该证书经过工业和信息化部认证,多数银行参与使用,在基本零费用的同时,保障了电子签名的合法性和安全性。

由于仍需持有支持银行发放的数字证书(即平常类似U盘的UKEY),特别是由于某些因素,一些银行未能与中国金融认证中心之间实现数据交换而影响使用,因此很多企业仍然感觉不够便利,迫切需要增加签名方式。

在加快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的共同愿望下,市智慧办与市工商局双方进一步加大合作力度,市智慧办大力支持工商部门主推的企业登记全程电子化试点工作,利用其数据优势为平台提供了身份、住所等比对资源,关注工商登记数据、工商登记电子签名模式与全市其他部门的共享和示范工作,双方最终聚焦增补了“云签名”电子签名模式,可有效改善UKEY签名使用不便的问题。

“扫脸”加“扫码” “云签名”大数据确认并授权签名

“云签名”怎样使用?又怎样实现有效签名?市工商局登记注册分局副局长简隆建向记者介绍,实现“云签名”只需要“扫脸”+“扫码”两步。

宜昌“云签名”模式无须到银行办理实体UKEY,只需要通过智能手机在电子化平台下载宜昌市民E家APP,注册登录并通过刷脸方式完成高级实名认证后,即可在手机当前页面上直接免费申领、确定自己的无介质签名工具,然后通过市民E家二维码扫码器扫码签名。

该软件通过对使用者“扫脸”,经相关大数据资源比对确认你的真实身份,然后申领无介质签名工具,再通过“扫码”的方式进行签名授权。该工具已由第三方认证,因而具有较强的安全性、合法性,相关服务费用由市政府包干支付。

据介绍,宜昌“云签名”模式首先在市政务服务中心工商窗口登记企业中试运行,申请人通过市工商局门户网站或更新后的宜昌政务服务网等登录使用。同时,除此前公司、分公司、个体工商户设立全程电子化登记模块已经上线外,个人独资企业设立、合伙企业设立全程电子化登记模块也将在宜昌自贸片区工商窗口试运行。根据试运行情况修改完善后,还将在全部县市区正式投入运行。

“突破”与“促进” “互联网+”政务服务持续深化

市智慧办总工程师胡宜春认为,工商登记业务量大、信息量大、法律效力要求高,与其他部门数据交互性强,通过工商部门全程电子化平台和宜昌云无介质签名方式的应用,为全市其他部门搭建相关平台提供基础了和借鉴。这次投入试运行,对全市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也具有重大促进作用。

宜昌全程电子化主创、市工商局登记注册分局副局长简隆建介绍:“以前我们的‘一点通’主要是帮助企业解决准备资料的难题,企业还是需要到现场交资料;2016年,推出全程电子化,企业就不需要到现场交资料了,但还是需要持有或者到支持的银行新办签名UKEY;宜昌云签名,则脱离了实体UKEY,申请人只需要利用自己的智能手机,在家里就可以轻松完成数字证书领取、电子化平台签名,对我们的互联网+政务服务可以说是一个重大突破。可以预见,将会有更多企业采取全程电子化模式办理登记。”

据了解,宜昌为营造良好营商环境,围绕“简政放权”和“降低门槛、减少环节”等便利化核心目标,大胆先行先试,在全省率先探索“三证同发”、“先照后证”、“简易注销”,在全国率先探索企业登记“三证合一”、个体工商户“两证合一”等系列登记制度改革和工作创新。(记者  田东明 裴乔丽)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