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发展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必须坚持“保障和改善民生要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既尽力而为,又量力而行,一件事情接着一件事情办,一年接着一年干”,要“使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新时代的宜昌,积极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从老百姓的衣食住行、吃喝拉撒入手,依托大数据和互联网构筑“智慧宜昌”,积极回应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成就了众多“为民办实事”的不凡示例。其中推出“宜昌市民卡”的举措,就得到了宜昌广大市民的认可和喜爱,“宜昌市民卡”因此而被宜昌市直机关工委授予了“2018三星级服务品牌”荣誉称号。
“过去出个门、办个事,要带一大堆的证和卡。现在这个‘市民卡’功能越来越多,一张市民卡,坐公交、医院看病、小额支付、缴存公积金……啥都能办,真是太方便了。”日前,市民姚芝兰说起“宜昌市民卡”时,喜爱之情溢于言表。
把时光倒回至大约两年前,宜昌市民的日常生活却是另外一番景象:到医院看病,总需要带上鼓鼓囊囊的卡包,从几十张卡片中查找这家医院的就诊卡;乘坐公交,需准备好零钱;到部门缴纳费用、领取福利,则多半会被告知:“请您去指定地点办理一张银行卡……”
两年前,社会早已进入了大数据、互联网时代,然而,在这种时代背景下的社会调查却显示:宜昌市民人均拥有如就诊卡、公交卡、银行卡、社保卡、旅游年卡等10多张,多的甚至高达数十张……由于林立繁多的信息壁垒,发卡部门各自为政,让市民深感“当初办卡图方便,如今泛滥添麻烦”。
百姓的小事就是政府的大事
“宜昌市民卡”应时而生
老百姓的小事,就是政府部门的大事。2014年,市政府结合服务型政府建设向社会发出强音:“宜昌必须切实利用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打破‘院墙高耸’的信息壁垒,切实提高服务群众能力的载体,方便群众生活。”
这一年,市政府正式出台并下发了《关于加快实施信息惠民工程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决定由市智慧办会同市发改委、市财政局、市人社局、市卫计委等部门联合推动和实施“宜昌市民卡建设工程”。《意见》指出,要充分利用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基础研究,切实打通各类公共事业服务平台之间的数据接口,逐步实现城市社保、医疗、教育、交通、金融等民生领域的“一卡通”和“一卡多用”,逐步建立一个以智能卡为载体、覆盖全市、面向市民的政府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以电子支付和身份认证功能为主体的市民卡便民服务体系,为建设智慧社会提供有力支撑,切实提高服务群众的能力和载体。
由此,一项以民生需要为出发点的“宜昌市民卡建设工程”拉开序幕。“宜昌市民卡”的应时而生,其推进工作不仅衡量着宜昌这座城市的民生实事办理效率,更考验着宜昌的公共服务提供水平和智慧城市建设力度。怎样才能真正把好事办好、把实事办实?真正让市民们感受到高效、方便、快捷呢?
从市民最需要最迫切处入手
广泛问计于民
面对这一崭新课题,宜昌坚持以服务为引领,以问题为导向,全面开启“一头连着广大群众,一头连着政府服务”的“宜昌市民卡”建设之路。
实施“宜昌市民卡建设工程”首要的问题是钱从哪里来?卡由谁制作谁管理?而在当时,全国都没有成熟的经验可供借鉴,也没有成熟的模式可供参考。怎么办?市政府及相关部门给出的答案是:“难题面前绝不能畏缩不前,我们必须以先行先试的勇气,趟出一条成功之路来”。通过积极的探索,宜昌最终形成了独具特色的“1+2”模式,即市智慧办负责市民卡的总体设计、综合协调和运行监管;合作银行负责硬件投入、发卡服务;财政出资服务外包,组建宜昌市市民卡服务中心负责组织管理、制卡发卡和运行保障。此举不仅有效解决了资金投入和专业服务上的难题,而且还大大减少了“政府一头出资”的财政支出。
“宜昌市民卡建设工程”的经费保障和管理路径虽然出来了,但建设工程上的“拦路虎”却不止一只。其中一个全国性难题就是“卡片不兼容”。如社保卡与居民健康卡分别由人社部与国家卫计委发行,两卡互不兼容。为破解这一难题,时任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宋文豹主持专题推进会,时任市政府副秘书长的市智慧办主任王俊多次带队到武汉协调,并取得突破性进展。宜昌市民卡实现了同时支持国家人社部和卫计委的技术标准,并兼容了宜昌本地应用,在全国首次有效解决了社保卡和居民健康卡标准互不兼容的难题。2015年10月29日,标志着宜昌突破了多种卡片标准互不兼容瓶颈的首批2万余张宜昌市民卡正式发放,在全国率先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市民“一卡通”。
其次,“行业封闭”也是建设市民卡遇到的阻力之一。在同行业内,不同单位、企业由于存在竞争关系等原因,以运营安全、管理成本等为由,拒绝共享客户信息,各自发行服务卡。胜利四路的市民陈大爷家里曾经拥有过的就诊卡起码有6张。陈大爷说,医院需要有本院就诊卡才能挂号看病,虽然办卡不要钱,但卡太多每次看病前要事先把卡翻出来,很麻烦,而且拿错的情况也时有发生。此外,A医院的检查、诊疗信息B医院不予认可,也造成重复检查。为破除“医疗行业封闭”的难题,方便患者,减轻看病负担,宜昌市大数据管理中心为医院专门开发了预约挂号管理平台,提供市民卡读卡器、自助服务一体机等,调动医院参与应用市民卡的积极性。目前,宜昌已取消公立医院就诊卡,以市民卡为载体,逐步实现电子病历通用、诊疗信息共享。
优化精简业务流程
满足群众办理“市民卡”的需要
发放市民卡之初,领取的人太多,服务大厅人挤人。经过多方协调,现在市民卡服务中心面积由原来的160平方米扩展到了300平方米,并增加了专业引导人员。
为进一步方便市民就近办理和领取“市民卡”,打通“市民卡申领最后一公里”,市智慧办又与市网格监管中心、邮政快递等单位协调沟通,催生出了“社区办理、送卡到社区”的办卡方式,将宜昌市民卡制发点覆盖全市194个社区、1480多个网格管理员。居民申领“市民卡”只需到所在社区刷一下身份证就能轻松申办;制作好的卡片快递到社区,市民在社区就可以领取。
在此基础上,针对市民反映的市民卡办卡周期长、服务网点少的问题,市智慧办又进一步对业务流程展开梳理和优化精简,同时将市民卡办理等业务扩展到7家合作银行的29个银行网点,市民可以在银行指定网点立办立取。
在方便群众办卡的基础上,市智慧办还在卡片激活、挂失上,推出了众多的人性化服务。民主路社区有一位卧病在床的独居老人,在拿到市民卡后,向网格员反映没办法去银行激活卡片。市智慧办了解这一情况后,立即联系银行上门服务。同时还发出通知要求:2017年初,对行动不便老人、残疾人等无法亲自到银行窗口激活市民卡金融功能的,由发卡银行上门服务;市民卡服务中心则开通了6681818和6773423两部热线电话,专门负责实时挂失社保功能和解答群众咨询。
完善市民卡“内涵”
赢得市民的交口称赞
市民所需,就是政府部门努力的方向。为了让市民知晓市民卡,学会使用市民卡,市智慧办还专门在《三峡日报》等媒体上开辟专栏介绍市民卡使用知识;通过微博微信等新手段,以“手绘”形式描绘市民卡的功能和使用方法。同时,在社区网格张贴市民卡宣传通告普及市民卡办理、使用常识。市智慧办还通过定期召开市民卡服务中心服务品质座谈会形式,不断改进和完善窗口服务质量。去过市民卡服务中心的人,都会发现雨天有伞、热天有茶,孩子们有专用座椅、老人有志愿者照顾,笑脸相迎、暖语问候、热情接待已经成为了标配和常态。
如今,“宜昌市民卡”已获得社会广泛认可,功能也越来越强大。已开通社保、电子健康档案、医保支付、医院挂号就诊、公交、金融IC卡、电子现金小额支付(闪付)、旅游年卡、体育场馆使用、公积金存取、预防接种、妇幼保健12类应用,全市申请量已达160万张,名副其实地成为了宜昌又一特色名片。
以市民卡为服务载体和手段,宜昌的智慧城市建设也是佳绩频传。2016年底,宜昌市荣获“中国智慧城市示范城市奖”,全国仅6个城市获得此项荣誉称号。2017年1月,宜昌捧回了“中国智慧城市领军城市”奖牌;11月,宜昌又夺得“中国智慧城市最具潜力城市奖”和“中国智慧城市建设领先奖”。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用好大数据,开发空间还很大,致力于让城市更聪明、让市民享受更多便捷的公共服务,宜昌一直在路上。
(记者 姚定安 郑明强 通讯员 江兴国)
市民卡问题解答
1. 市民卡服务中心的咨询电话和办公位置?
答:宜昌市市民卡服务中心咨询电话是6681818和6773423,办公地点在西陵区环城北路40号人社服务大楼院内,进大门靠左边的服务大厅。
2、怎么查询市民卡办理进度?怎么挂失市民卡社保功能?
答:(1)拨打市民卡服务中心热线6681818和6773423查询办卡进度或挂失市民卡社保功能。(2)通过市民e家手机app或微信公众号查询或挂失,app使用遇到问题可咨询6758413。
3.需要什么条件才可以办理宜昌市民卡?办卡收费吗?
答:具有本市户籍的人员、取得居住证的非本市户籍人员、在本市参加社会保险的人员都可办理宜昌市民卡。市民卡办理是免费的。
4.在湖北省内其它城市办理过二代社保卡,还能办理宜昌市民卡吗?
答:在湖北省内其它地市办理了全省通用二代社保卡的人员,在宜昌无法申请市民卡A卡,原二代社保卡可以在宜昌的药店、医院住院结算使用(医院自助机上挂号可使用身份证)。如果要办理宜昌市民卡,需要回办卡地注销二代社保卡,才能在宜昌申请办理市民卡。
5.为什么我的市民卡在药店用不成?
答:(1)没有修改市民卡社保功能初始密码,初始密码必须修改后才能使用。(2)在宜昌多个县市区参保,使用时要选择参保地。(3)参加的是居民医保,无个人医保账户,在医院、药店不能刷卡买药。(4)使用的市民卡B卡,不具有社保功能,不能刷卡买药。(5)市民卡已经挂失还未进行解挂。(6)卡芯片损坏,可带卡到市民卡服务中心检测并更换。
6.市民卡上的老年卡和学生卡公交功能怎么享受优惠?
答:符合条件的学生或老年人凭本人市民卡到公交集团IC卡管理中心(港窑路延伸段,6路车终点站,咨询电话:6855118、6030995)可开通市民卡的公交功能(不需提交证明、原卡要回收),开通后与当前的学生卡或老年卡享受同等优惠。
7.市民卡遗失了怎么补办?
答:(1)年满16岁人员:市民卡遗失后需本人携带身份证原件到市民卡对应银行指定网点直接补办。(2)16岁以下人员:需本人和第一监护人(一般是指父母)一起到银行网点办理,本人持身份证或户口簿,监护人持身份证原件。户口不能证明其监护关系的,要出示出生医学证明或其它能够证明监护关系的辅助资料。
8.在社区领卡后,是否必须到市民卡中心激活才能使用?
答:领到市民卡后,参加城镇职工医疗保险的人员可以在医院或药店更改初始密码,参加城乡居民医保人员在医院更改初始密码,初始密码为123456。改密码就是激活市民卡的社保功能,不需要到市民卡服务中心激活。
9.0-6岁小孩办卡使用的是默认卡通头像,上学了是否要换照片?
答:0-6岁儿童办理时推荐使用的系统默认的卡通头像,上小学后也可以继续使用默认的卡通头像的市民卡,不需要更换。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