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天河T3:拉近湖北与世界的距离

2020年11月11日 10阅读 来源:湖北日报 2020年10月9日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刘宇 通讯员 杨永勇 李良杰

“山东4924……跑道04左,可以起飞。”10月7日10时,115米高的武汉塔台上,管制员朱琳发出指令。

从塔台高处俯瞰,外形酷似凤凰的天河机场T3航站楼,与楼前形若蝴蝶的交通中心交相辉映,蔚成“凤舞蝶飞”之势。

T3与交通中心工程、汉孝城际铁路机场段、地铁机场段、周边道路及市政配套系统及航空企业总部区等工程一起,组成总投资达500亿元的武汉天河机场三期建设工程。

2017年8月31日,历时4年建设,天河机场T3航站楼正式投用。

对于湖北来说,这只“凤凰”不但将世界进一步拉到了“家门口”,还使得湖北拥有了国内一流、匹配武汉实力与形象的国际空港,开启了武汉国际化的新航程。

通达五大洲,跻身国家级

在韩国留学10年,龙晗宇几乎每年都要从武汉天河机场出发,往返武汉与韩国。

“刚下飞机落地武汉时都以为自己走错了。”龙晗宇还记得2018年年初刚从韩国飞回武汉的惊讶:与她上半年出发时“人多、拥挤”的T2航站楼完全不同,已投用的T3航站楼“大气、宽敞、明亮,能跟京沪一流机场相比”。

作为当时华中最大的单体航站楼,T3航站楼建筑面积为49.5万平方米,有63个廊桥机位,是T2航站楼的3倍多;全年可起飞架次达40.5万架,同时还采用了国内最先进的照明、空调、值机、行李系统,配备了可服务全球最大客机——空客A380的F类廊桥。

的确,T3的建成,打破了天河机场航站楼超负荷运转、单一跑道容量有限等瓶颈,让天河机场吞吐量突破3500万人次,升级为机场最高等级4F级,跻身全国大型繁忙机场行列和国家级门户机场。

不但大,而且方便。汉孝城铁、地铁机场线开通后,天河机场实现了城铁、地铁、公交、出租、长途大巴、私家车及航空7种交通方式无缝立体换乘,“空空无缝中转、空地无缝换乘”,国内、国际转乘时间由最长1小时缩短至20分钟。数据显示,2019年武汉机场运送中转旅客202.2万人次,较2015年大幅增加357%。

机场,区域经济发展的“晴雨表”。长期以来,武汉机场跑道、航站楼等硬件资源紧缺,成为制约武汉民航发展甚至湖北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

T3投用后,天河机场“能”“量”大增。截至目前,武汉天河机场共有航线200条,通达全球152个城市,覆盖全球五大洲,其中国际及地区航线63条,中部地区机场第一。

湖北机场集团机场管理公司副总经理郭瑞华介绍,去年武汉机场完成旅客吞吐量2715万人次,同比增长10.8%,增幅在全国千万级机场中排名第一。

国际客运方面,去年武汉机场国际及地区旅客吞吐量为311万人次,连续7年位列中部地区第一。国际货运方面,去年新增卢森堡、列日、芝加哥、首尔等全货机航班,填补了国际全货机空白,国际货邮吞吐量较2015年增长了328%。

受疫情影响,武汉天河机场客运航班停航两个半月;4月8日恢复正常营运后,客运吞吐量逐月回升。9月11日,机场国内客运航班数达500架次,旅客吞吐量达6.47万人次,均恢复至去年同期水平。

“智慧”加持,运行水平全国前十

10月7日上午11点左右,走进武汉天河国际机场联合运行控制中心大厅,7块超大屏幕上,航班进出港数量、旅客数量、飞行区全景监控等机场运行信息、动态情况一目了然。

“这里是一个协商平台,也是机场运行的‘智慧大脑’。”作为武汉天河机场运行协调管理委员会(简称“运管委”)机场一号值班人员,郭瑞华刚在此处开完联席视频会议。他介绍,随着武汉天河机场客货运吞吐量不断增长,为让有限资源发挥更大效应,旅客出行更准时、方便,去年9月运管委正式挂牌运行。

每天,驻场航司、空管指挥、地服保障等多家驻场单位的运行数据在此汇总,对航空器的进港、停靠、出港进行全流程管控,实现应急协调组织,从而提高运行效率,提升航班放行正常率。

此外,近年来,一批智慧化应用也在机场落地:智能停车、无纸化通关、行李全流程追踪等,方便旅客出行;去年10月17日,武汉天河机场T3航站楼5G信号正式开通,成为华中地区首个5G全覆盖机场。

在智慧应用加持下,武汉天河机场服务水平和运行效率明显提升。去年武汉天河机场ACI旅客满意度测评由2015年的4.83稳步提升至4.93,保持全球同层级机场领先水平;平均航班放行正常率为87.24%,位列全国千万级机场前十,较2015年提升17.21%。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