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黄磊 夏中华 王哲
6月13日零时起,我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响应级别由二级调整降低为三级。
当日,湖北日报全媒记者兵分多路,探访武汉公共交通、商圈和社区,感受城市加速复苏的脉动。
公共交通
客流逐渐回暖
6月13日,雨后的武汉,空气清新,不少市民选择公共交通出行。当日,记者乘坐地铁、公交和网约车等多种公共交通工具看到,武汉公共交通客流量已大幅恢复。
上午11时,记者在解放大道武汉国际会展中心门口坐上712路公交车,上车后看到,超过一半的座位已坐有乘客。712路公交车由汉口开往武昌,中途每一处站点,随车安全员都下车,监督并帮助乘客扫码测温乘车。
乘客王奶奶虽年过七旬,但已能熟练使用健康码。王奶奶说:“公交对于我们老人出行太重要了,现在武汉安全了,我们出行也放心多了。”
下午4时,记者在武昌东亭站乘坐地铁4号线,然后转乘地铁2号线前往汉口,一路上车厢内难寻一座,沿途客流也较为密集,楚河汉街、江汉路等商圈地铁站,均有不少乘客上下。乘客也都严格遵循防控规定,全员佩戴口罩,进出车站和车厢时,均实名登记扫码。
下午5时,记者在建设大道乘坐一辆网约车返回武昌,途经武商广场、中商广场等商圈时,各大商场门口均有十余辆出租车排成长队等客。网约车司机毛师傅说,现在生意已差不多恢复到了原来的一半以上,“武汉安全了,相信网约车的生意会越来越好。”
青山船厂社区
广场舞跳起来,夜市摊开起来
“现在进出方便多了,不用再绕一大圈!”6月13日下午4时,青山船厂社区,82岁的王云华爹爹穿过长青路,到对面楼栋1楼门店和集市买了两个桃子和一把豆角。
船厂社区紧邻青山船厂厂区,1.5平方公里范围分布着62栋老旧居民楼。疫情发生后,社区用水马硬封闭3条主干道,阻断道路岔口23个,其中7个卡口派人值守,对居民进行严格出入管理。
“现在有人值守卡口已变成3个,硬隔离的挡板已由此前的16个变成4个。”船厂社区副书记彭小明介绍,社区居民大多是青山船厂职工。4月8日解除离汉离鄂通道管控后,社区根据情况对疫情防控进行调整,在加强外围封控管理的前提下,逐步撤销社区内部分小岔口的隔离挡板,方便居民复工复产和社区内循环。本月初核酸检测结果公布后,社区更是加快撤除内部小岔口的隔离挡板,进一步方便居民生活。
物理意义“解封”了,心理上也在加快“解封”。记者行走社区各楼栋间,看到不少居民在楼下活动,或跳广场舞,或散步,或聊天,或打扑克,或锻炼身体。
船厂社区里,有一个夜市摊。5月1日后,这个夜市摊约10个摊位逐步恢复对外营业。一名朱姓摊主说,他主要提供饺子、粉面煲,尽管目前到店食客还没有恢复到疫情前,但看到来宵夜的人一天比一天多,继续做下去的信心回来了。
“下周开始,其余没有设人值守的隔离挡板都将逐步拆掉。”彭小明说,下一步,在加快恢复正常生活秩序的同时,将继续完善社区常态化防控,加大入户宣传,培养居民科学戴口罩、勤洗手、不聚集等习惯。
商场超市
人气逐渐恢复
上午9时30分,武商超市岳家嘴店,市民进入卖场仍有序扫码、测体温。卖场经理祈蓝介绍,门店防疫标准并未降低,每天早晚两次对卖场、仓库进行消杀。5月底以来,门店客流量明显增多,5月28日起,超市营业时间已变成早上8时至晚上8时。
在超市零食区,市民李凤华正仔细比对两款话梅,“现在正在做活动,我要看看怎么买才最划算。”李凤华称,自己就住在附近的春树里小区。她感叹,疫情暴发初期到超市购物,需要全副武装,有什么就抢什么,一结账马上就走,生怕多待一分钟。现在逛超市就很悠闲,特别是武汉消费券发放后,她几乎每个周末都会过来消费。
上午11时20分,记者来到徐东群星城购物中心,地下停车场已基本停满车辆。商场四楼海底捞火锅店门前,有大批市民排队等位。“一直都想吃火锅,朋友也好久没聚了,现在终于可以大吃一顿了。”正在排队等候的李振千告诉记者,昨天得知全省应急响应调整降级的好消息, 他连夜在微信群和朋友组局约饭,结果不到5分钟就有6人响应。
“最近每天都满座,生意越来越好了。”海底捞火锅店负责人表示,目前火锅店堂食顾客几乎每天都在增多。他们按餐饮行业复工要求,员工每半小时洗手消毒一次,每天早晚两次对员工体温进行检测,每天三次对餐厅空间、地面、餐具等进行全面消毒。
【纠错】编辑:admin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