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9日,记者从宜昌市旅游服务提质升级办公室获悉,按照《宜昌市旅游服务提质升级工作方案(2019-2020年)》,我市将从景区服务、窗口形象、旅行社及导游服务、餐饮服务、交通服务和智慧旅游服务等六个方面开展提质升级行动,进一步提高旅游服务质量,优化市场秩序,改善消费环境,促进旅游产业升级,推动全市旅游业高质量发展。
让景区更亮丽 构建一流的旅游服务
如何提升旅游景区服务,让游客旅游体验更加舒适?《方案》提出,完善、细化、落实A级旅游景区复核和退出机制。目前,市文化和旅游局正联合相关部门,完善、细化、落实A级旅游景区复核和退出机制,严格实施旅游度假区和生态旅游示范区标准,坚决清退不符合标准又不认真整改的旅游景区,实现有进有出、能上能下的动态管理。
按照属地管理原则,我市将建立健全旅游安全保障机制,定期检测客运索道、大型游乐设施等特种设备,严格落实旅游景区最大承载量制度和高峰期客流的分流机制,督导重点景区配备专业医疗和救援队伍,营造安全有序的游览环境。目前,我市已完成了对全市3A级以上景区的摸底排查工作,旅游景区最大承载量的核定工作正在稳步推进,届时,客流预警信息的发布将更准确、更及时,景区大面积、长时间滞留堵塞的现象将得到缓解。
根据《方案》,推进全市4A以上景区入口20公里范围内道路安全设施升级、加密交通违章监控设施,共享“雪亮工程”视频资源,开展深度应用,提高通景公路交通疏解效率。
让窗口更明亮 完善旅游公共服务功能
《方案》提出,完善宜昌客运中心站、三峡游客中心、三峡游轮中心配套设施,导入标准化管理模式,提升服务质量。机场、车站、码头等旅游窗口按照《旅游信息咨询中心设置与服务规范》要求,完善旅游公共服务功能。
《方案》明确要求,要持续开展旅游市场专项治理、环境综合整治和打击“三黑”“扫黑除恶”专项行动,彻底清除黑恶势力破坏旅游市场秩序行为,营造文明有序的旅游市场环境。
强化星级饭店评定复核工作,建立动态监管机制。提升星级饭店的消费便利化程度,不得拒收现金。高星级饭店协调增设外币兑换点,为境外游客提供手机卡入网、票务、租车等便利服务。
支持和培育一批特色鲜明的文化主题旅游饭店、优品旅游饭店。提高汽车露营地等住宿新业态服务水平。我市还将坚持规范化服务和个性化服务相结合,加强饭店服务质量体系建设,开展“满意加惊喜”服务、管家服务、金钥匙服务等个性化服务,高质量提升旅游窗口形象。
让出游更安全 完善旅行社及导游服务
旅游从业人员的素质高低、服务优劣,直接关系游客满意度和旅游行业服务质量水平。《方案》提出,组织开展旅行社等级评定和复核工作,完善旅行社退出机制,督促旅行社依法依规经营。完善旅行社及导游诚信经营服务监管体系,对不诚信、服务质量低劣的旅行社和导游人员及时进行惩戒直至责令退出市场。
建立旅游不文明信息通报机制。强化文明旅游教育引导和监督管理,把好组团关、出境关、交通关、落地关、行程关。
严格旅游包车管理,落实“三证一牌一单一座”制度、全程安全风险提示制度、旅行社责任险。
实施导游和领队专业素养研培计划,加强国情、省情、市情、乡情以及本市历史、人文、地理、气候等应知应会的通识类知识储备,不断提升导游和领队文化底蕴,增强主动传承意识。
同时,深化行业诚信建设,建立健全旅游市场主体、从业人员信用等级评定制度,推动形成约束性的行业自律机制。
让旅游更丰富 建设具鲜明特色美食街区
《方案》提出,加强宜昌美食文化理论研究,讲好宜昌地域美食故事,提升宜昌美食知名度,进一步凝练宜昌美食文化特色,增强宜昌美食文化影响力。
引导本土餐饮企业立足屈原、昭君、嫘祖、三国、土家、峡江等宜昌文化特色,在环境布置、菜品设计、餐饮服务、对外宣传等环节融入更多的文化元素。举办“滋味宜昌”美食品鉴活动,开展餐饮行业技能竞赛活动。
加强旅游餐饮安全监管,提高旅游餐饮食品安全水平。开展旅游餐饮品牌创建。引导餐饮企业贯彻落实《餐饮企业的等级划分和评定》、《旅游餐馆设施与服务等级划分》等行业标准。制定政策,鼓励扶持本土品牌餐饮企业走出去。
加快餐饮特色街区培育。围绕旅游消费和便民消费,结合城市美化亮化工程,各县市区规划建设或改造1—2条具有鲜明特色的美食街区。
让旅游更顺畅 建设“快进慢游”交通网络
按照全域旅游要求,加快规划建设市域“快进慢游”综合旅游交通网络,加强城市与景区、景区与交通干线之间的交通设施建设和运输组织,更新完善旅游行车导向标识系统。
实施旅游交通便利化工程。力争干线公路通往5A级景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之间有一级公路连接,与4A级景区、省级旅游度假区之间有二级以上公路连接,与旅游名镇之间有三级以上公路连接,与旅游名村之间有满足中巴车双向通行要求的四级以上公路连接。完善主城区至重点景区、重点乡村旅游区的旅游观光巴士线路。
在机场、车站、码头、旅游集散中心、景区换乘站等重点地区和高峰时段加开临时交通,加密运营网络,推进共享交通体系建设,快速疏解疏导,有效提升运力。
制定政策,引导机关、企事业单位、社区、社会单位停车场在节假日、旅游旺季对外开放,增加临时性停车位供给。
组织实施旅游客车指定地点停靠泊客,探索化解主城区旅游客车停车难问题。在车站码头、商贸购物区、酒店餐饮区、城市旅游点等游客集散区域,划定足够数量的旅游客车专用临时停车位。
让旅游更便捷 启动“一部手机游宜昌”项目
建设让游客放心消费、便捷消费的智慧旅游服务平台。抓紧建成以覆盖移动互联网为主的宜昌文化和旅游服务网站和客户端,围绕“食住行游购娱”为游客提供全面、权威的公共信息服务。尽快启动“一部手机游宜昌”项目。
完善涉旅企业在线服务。加快景区、酒店、旅行社等智能化建设,4A级以上旅游景区实现免费WIFI、智能导游、电子讲解、在线预订等全覆盖。加强线上旅游企业日常监管,引导和支持在线旅游企业加强行业自律,倡导诚信经营,净化在线旅游消费环境,提升服务质量。(记者王英)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