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衡阳国家高新区:内生动力勃发,市场主体高位增长

2020年11月05日 10阅读 来源:掌上衡阳 2020/10/15

市场主体是经济发展的“晴雨表”,是国民经济的“细胞”,最能直观体现市场经济的活力。

截至10月12日,衡阳国家高新区今年新设市场主体3850户,同比增长26.8%,增量及增速均位于全市第一,延续了近年高位增长的态势。

面对疫情“黑天鹅”,衡阳国家高新区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全面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持续优化营商环境,不断增强改革创新能力,全力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成功顶住了经济下行压力,当好衡阳高质量发展的“领头雁”。

积极减负纾困,助力企业渡过难关

在疫情冲击下,市场主体是压舱石,保住了市场主体,经济就有动力,就业就有支撑,产业链就能运转。 

在疫情防控最紧张、最吃劲的时期,衡阳国家高新区全面贯彻落实中央、省、市的决策部署,印发实施了《关于进一步做好支持企业复工复产工作通知》《应对疫情影响加大对个体工商户扶持力度的若干措施》等文件,高新区经发局、组织人事局等职能部门全力抓好贯彻落实,全面推动企业复工复产,兑现援企稳岗“大礼包”,大力扶持市场主体稳定健康发展。

紧盯“六稳”、“六保”要求,高新区税务局持续深化税收领域的“放管服”改革,积极落实减税降费政策,1—8月共减免税费9446万元。降低了税费负担、办税成本,企业市场活力明显增强了,一些创新型企业也得以腾出更多资金投入科技研发,增强核心竞争力,不断提高风险抵抗能力。

为解决企业资金紧张问题,衡阳国家高新区积极为企业争资跑项,盯紧中央、省、市的各项“惠企政策”的同时,积极对接金融机构。6月10日,成功发行全国第一支20亿元双创专项债,助力衡阳创新驱动发展和经济转型升级;与华融湘江银行衡阳分行达成战略合作,获得不低于100亿元的信贷资源;衡阳市华圣印刷有限公司资金需要为800万元,银行尽调后放款1000万元;衡阳一互电器有限公司表达资金需求后,8家银行上门对接……截至目前,衡阳国家高新区帮助企业融资80亿余元,为市场主体引入源源不断的“金融活水”。

特殊时期,政企同心、共克时艰,在大战大考中展现勇气担当,衡阳国家高新区努力将疫情的影响降到了最低,成功将经济拉回稳健增长的正常轨道,交出了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满意答卷。

近期,全区处级领导、相关职能部门和街道办事处党员干部深入辖区规模工业企业现场开展“援企服务·助力倍增”专项行动,协调解决企业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全力推动企业提质增效、原地倍增。

 深化“放管服”改革,激发社会投资活力

“30多家签约入驻企业困在项目验收手续上,能否开辟一条绿色通道?”今年4月,衡阳文化艺术城开发商向市场监管局园区分局发出求助。

由于衡阳文化艺术城项目当时未完成规划验收手续,导致签约入驻企业无法及时办理工商营业执照。登记手续久拖不决,让投资商出现了动摇,得来不易的招商成果有可能付之东流。

“作为国家级高新区,必须有敢闯敢试的勇气和担当。”接到企业求助后,衡阳国家高新区领导与市场监管局园区分局、区招商局等相关部门现场办公、果断决策,借鉴外省(市)经验,在全市率先实行市场主体住所(经营场所)登记承诺制。

衡阳文化艺术城开发商递交承诺书,承诺在5月底前完成项目规划验收和竣工备案等手续,并自愿承担法律风险。随即,市场监管局园区分局开辟“绿色通道”,让30余家签约企业顺利地办理了工商登记手续。

得益于承诺制,创新中心目前已有78家企业完成了登记入住。杉杉奥特莱斯在未竣工前,就已经完成入驻商家的工商登记,得以在9月份如期开业,并创造了开业两天销售额超5572万元的历史记录。

衡阳国家高新区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大力推进市场主体培育倍增计划。除了市场主体住所(经营场所)登记承诺制,还深入推进“审核合一”改革,将企业设立、变更、注销登记等事项的审批层级减到最少,审批时限降到最低;推出“名称自主申报+全程电子化”模式,并全面实施经营范围规范化登记改革,实现市场主体登记注册全程网上办。

衡阳国家高新区与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协商沟通后,下放了启迪之星、科创智谷等孵化器入驻企业登记权限,入驻企业不受注册资本的限制,全部由园区分局无缝对接、特事特办,实现当场受理当场发照。目前,启迪之星、科创智谷分别入驻企业530家、208家。

这些措施的密集出台和有效实施,极大优化了营商环境,降低了企业准入门槛和经营成本,充分调动各类市场主体活力,也激发了社会投资热情。

大力发展新经济,市场主体持续猛增

危机危机,危中有机。

在这场突如其来的疫情中,5G、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技术大放异彩,以这些技术为牵引的新经济、新业态也随之兴起,引领未来发展新方向。

衡阳国家高新区敏锐地发现这一战略机遇,聚力新一代信息技术、智能装备制造生物医药、现代金融及科技服务、文化创意五大产业,强化产业链招商,与中科智谷、腾讯、中电软件园、华制智能制造集团、多牛集团、新界合等众多500强企业和全国知名企业对接、洽谈;引进京东方数字中心、电信华南数据中心、安华医疗科技产业园、深圳捷高电子等优质项目,合同引资达56亿元。

大力发展楼宇经济,推动总部经济聚集,成为衡阳国家高新区经济增长新亮点。目前,已经引进了格力集团、898创新空间等企业区域总部63家。 

加快建设衡州大道现代产业轴,创新中心、海博星都文创园、杉杉奥特莱斯等重点项目先后投入运菅,同祺科技园、贝蓝斯科技园、文创谷等重点项目主体已竣工,企业上市辅导中心正式运行,湘南湘西高新软件产业园、区块链产业园、电商产业园、中关村数字产业园、基金产业园等重点产业项目即将建成运营,南华人工智能科技园、中南高科产业园、丰家洲文创园、高新国际城等重点产业项目年内动工建设,新兴产业在衡州大道加速聚集,已成为名副其实的“科创走廊”,成为衡阳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

令人欣喜的是,新产业蓬勃发展,新业态不断涌现,在推动市场主体迅猛增长的同时,也为衡阳国家高新区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内生动力。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