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9月以来,苏仙区坚持把全面从严治党与解决发展问题紧密结合,把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与推动全区中心工作紧密结合,紧密围绕“对接粤港澳、融入大湾区、争当排头兵”的发展方向,在全区深入开展“党建工作大引领、招商引资大行动、产业项目大建设、干部作风大提升” “四大专项行动”,以此作为破解全区高质量发展瓶颈的突破口,进一步形成了“比学赶超、争先创优、真抓实干”的生动局面。
一、党建工作大引领:创新党建工作站“1+N”模式提升基层“四种能力”
坚持把党建作为开展“四大专项行动”的引领和全区一切工作的统领,紧紧围绕提升基层党组织政治引领能力、促推发展能力、基层治理能力、服务群众能力四种能力,创新建立党建工作站“1+N”模式,推动党建工作与经济发展、基层治理、服务群众深度融合。党建工作站“1+N”模式即党建工作站+社会事务站、发展服务站、金融服务站、志愿服务站。其中,社会事务站负责矛盾纠纷调解、村规民约制定、乡风文明引导、村民自治指导等工作;发展服务站负责推进产业发展、发展集体经济、壮大合作组织、建设电商平台等工作;金融服务站负责整村授信、发放贷款、助农取款等工作;志愿服务站负责整合社会力量、组织志愿服务等工作。党建工作站站长由村(社区)党组织书记兼任,其他站站长分别由村(社区)两委分管干部、离职村干部、乡贤能人担任或金融部门选派。在推进党建工作站建设过程中,坚持“先建制度再建平台、先试点示范再全面覆盖、先业务培训再人员上岗”原则,在充分调研并学习借鉴外地先进经验的基础上,结合区情实际,制定下发《苏仙区村(社区)党建工作站建设实施方案》《党建工作站建站指引》《党建工作站制度》等文件,建立健全运行机制。根据全区各镇(街道)推选,村(社区)确定30个党建工作站示范点,150名站点负责人经过业务培训后全部到位,确保党建工作站标准化建设、制度化管理、规范化运行,效果逐步显现。
一是基层党组织领导作用进一步彰显。一方面,通过优化村(社区)组织设置,以党建统领各项工作,强化基层党组织在基层多主体治理格局中的统揽和协调作用,从领导体制上保障基层党组织的领导地位。另一方面,通过基层党组织组织开展各类服务,增强党员、群众对基层党组织的工作认同、政治认同。
二是基层党组织服务能力进一步提高。通过党建工作站+社会事务站、发展服务站、金融服务站、志愿服务站,不仅确保有人服务、有阵地服务,而且借助党组织强大的统筹力,把辖区各方资源整合到一起,把各类分散资源拧成一股绳、握紧一个拳,极大提高服务能力和效率。比如,通过与郴州农商银行联合建立金融服务站,农村群众不用出村就可以享受社保卡刷卡等金融服务。五里牌镇柘源村发展服务站通过牵线搭桥,成功帮助村民与生源超市签订甜玉米销售协议,解决100余亩甜玉米销售问题。苏仙岭街道杨家坪社区社会事务站结合“四下基层”“机关党员进社区”等活动,解决东岭逸景小区因多年未验收交房导致水、电、气无保障问题,惠及1058户2000多居民。
三是基层党组织生机活力进一步增强。通过将优秀村级后备干部、乡贤能人、致富带头人选配到各站点,有效将无职党员、乡贤能人凝聚在党组织周围,既为农村优秀人才、无职党员发挥作用创造了平台、搭建了舞台,又通过具体工作和实践历练了后备干部,为实现基层干部队伍梯队化建设创造良好条件,基层党组织干部队伍进一步优化,素质能力进一步提升,服务方式进一步丰富,工作作风进一步转变。目前,150名站点负责人中,村(社区)后备干部10人,经济能人18人。
二、招商引资大行动:紧扣“三顺”要求推动规范招商、精准招商
坚持把招商引资作为推动全区高质量发展的“第一菜单”,紧扣招商引资项目“顺利落地、顺利推进、顺利投产达效”要求,全力推动规范招商、精准招商、安商稳商。
一是整合支持政策规范招商。对各级各行业部门制定的产业扶持政策、招商激励政策进行全面梳理,将可落实的优惠政策整理成册,修订完善《苏仙区关于进一步加强招商引资工作的实施意见》,进一步明确招商引资中土地税收、外资引进、中介招商、总部经济、降本减负、金融支持、落地保障等方面标准、要求和程序,进一步强化到位资金、投资强度、科技含量、税收贡献等关键要素,有效解决招商引资过程中政策不统一、标准不一致、程序不规范等问题。
二是明确对接重点精准招商。在招商重点产业方面,围绕园区、景区、城区三大优势,聚焦新型工业、现代农业、现代服务业、文旅康养业4个产业,成立以区委书记任顾问、区长任组长的招商引资工作小组,组建由分管领导任队长的4个产业招商小分队,灵活开展小分队招商。在招商重点区域方面,抢抓郴州建设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湘南湘西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等政策机遇,重点对接粤港澳大湾区商协会,有针对性地做好承接产业转移。区委主要领导亲自带队前往广东拜访深圳企业家协会、广东高科技协会、广东制造业协会、广东省产业促进会等商协会,从区商务局、苏仙工业集中区选拔招商精干力量到粤港澳大湾区派驻招商,收集产业转移的企业信息。在招商重点项目方面,对全区需招商引资的土地及项目进行全面摸底,编印《苏仙区项目投资指南》,包装33个招商项目对外发布,多形式进行宣传推介。专项行动开展以来,全区共开展招商活动12次,对接项目31个,成功引进郴州职教城、聚兴新能源电池产业园、新湘农生态食品产业园等项目7个,签约金额115.15亿元。
三是完善服务机制安商稳商。为确保“项目引得进、客商留得住、投资见成效、企业快发展”,将完善安商稳商服务机制作为招商引资大行动取得实效的重大保障性工作来抓。结合“一件事一次办”改革,建立互联互通和帮代办机制,实现各部门“联合审批,集成服务”,开通“一站式”服务功能,尤其是涉及项目审批、群众重点关注及办理频次较高的服务事项,各个单位充分授权至窗口,实现“应进必进”,入驻事项从183项增加到912项。实施 “一个招商项目、一名联点领导、一套班子、一个工作方案、一抓到底”推进机制,横向建立涵盖发改、环保、安监、自然资源、工商、税务等职能部门的招商项目“绿色通道”,纵向建立覆盖招商项目从洽谈、签约、落地、开工、投产全过程的跟踪服务机制,招商项目各个环节服务实现无缝对接。
三、产业项目大建设:以“三分”“六定”压实责任提速产业项目建设
坚持把产业项目建设作为推动全区高质量发展的支撑和关键,针对项目建设过程中存在责任压得不实、建设进度不快问题,建立“三分”调度机制和“六定”推进机制,推动项目落地、取得实效。“三分”调度机制,即分类、分级、分段定期调度。分类调度就是将全区42个重点重大产业项目分成新型工业、农业农村、文旅商贸、城市房产四大类;分级调度就是明确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为总调度,区委副书记、区人大常委会主任、区政协主席、区政府常务副区长为四大类产业项目调度组组长,负责调度本大类重点重大产业项目整体进展,各联系项目的区级领导为具体项目指挥长,负责对所联系重点项目全过程进行跟踪联系、调度协调;分段调度就是分时间阶段,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每月召开1次调度会,听取各组组长对本类项目进展情况汇报,研究解决项目推进中存在的重大问题,四大类项目组组长每旬对本类项目调度1次,研究解决项目建设过程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项目指挥长每周至少到所联系项目现场调研1次以上,随时掌握项目进展动态。“六定”推进机制,即对42个重点重大产业项目定任务、定时间、定进度、定责任、定考核、定奖惩,开展“产业项目建设竞赛”,纳入全区十大专项考核,实行奖优罚劣。年底邀请区级领导、区党代表、区人大代表、区政协委员及相关责任单位负责人,对产业项目推进情况进行视察督导和现场点评,公开晒“成绩单”,进一步营造以产业项目建设论英雄的导向和大抓产业项目的浓厚氛围。通过开展产业项目大建设,一批停工停滞的产业项目重新启动,进展缓慢的项目全面提速。专项行动开展以来,成功完成南塔街道磨心塘1号棚改项目拆迁协议签订,土地挂牌现已进窗公示,使这一搁置11年未开工项目重新启动;妥善解决停工8年的南塔路6号棚改项目历史遗留问题,实现恢复动工;成功引进聚兴新能源收购沃特玛新能源资产,使这一停产的“僵尸企业”得到盘活,即将重新生产;许家洞天堂温泉项目联系领导4次带队赴省协调,成功解决调整高压输电线路问题,温泉探矿权、原资产处置等问题取得阶段性进展,今年完成投资4.1亿元,接近自2015年签约以来前四年投资的总和。截至11月底,各项目调度组和联系领导共召开现场办公会120余次,解决难题30余个,全区42个重点重大产业项目完成投资大幅上升,完成全年投资计划的104.5%。
四、干部作风大提升:聚焦中心工作跟踪问效
坚持把优化干部作风作为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保障,实行“中心工作推进到哪里,纪委监委就跟踪问效到哪里”,推动干部作风提升、精神提振、工作提效。
一是从“小问题”入手严纪律。针对干部队伍中存在的“庸、懒、散、慢”等作风问题,从抓干部上班纪律、工作纪律入手,划出红线。对第一次违反工作纪律的,除按规定进行问责外,还需取消当年评先评优资格,扣发1个月年度考核绩效奖;对同一人第二次被发现违反工作纪律的,除从严处置责任人外,还对分管领导进行问责;同一人第三次被发现违反工作纪律的,直接给予年度考核不称职,是领导干部的予以免职。对发现的驻区有关单位存在违反工作纪律行为的,严格按程序移交市作风办并建议参照我区标准进行处置,目前已移送涉及3个驻区单位违纪线索。专项行动开展以来,发出《交办函》61份、《建议函》56份,印发《通报》3期,追责问责92人。
二是从“抓落实”发力提效能。把监督重点聚焦到推动重大决策部署落实上,将主要领导批示落实情况、重要会议精神学习贯彻情况以及脱贫攻坚、债务化解、文明创建、重点项目等中心工作纳入作风大提升专项监督检查范围,及时跟踪问效。比如,在文明创建工作中,对各有关单位落实迎接全国文明城市测评职责、《交办函》整改情况和值守点到岗到位情况开展专项监督检查,督促相关单位整改问题42个;在推进重点产业项目上,安排督查组深入郴州长卷、苏仙区生源集团仓储物流中心等重点项目,面对面向企业人员了解有关单位在服务项目建设中是否存在索拿卡要、拖沓敷衍、效率低下等机关效能方面问题,梳理出会议交办事项落实慢、财政评审效率不高等方面问题,对相关责任单位负责人进行约谈或谈话提醒;在脱贫攻坚工作中,围绕“三落实”“六个清零”等情况对全区贫困村全覆盖监督检查。通过跟踪问效、查纠问责,有力促进了重大决策部署和中心工作落实落地,干部作风明显改善,机关效能明显提升。
三是从“常态化”立制求长效。对监督检查中发现的共性问题,认真分析查找在干部管理、制度建设方面的缺陷和漏洞,建章立制,推动作风提升常态长效。比如,针对最为突出也最不令人重视的考勤管理不规范问题,制定印发《关于进一步建立健全单位内部管理制度的通知》,从完善管理制度、考勤制度、请假制度、报备制度以及制度执行等5个方面进行明确,促进各部门各单位进一步加强内部管理,实现干部职工作风纪律规范化制度化。(区委办供稿)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