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饮水安全和道路设施建设是脱贫攻坚工作中的关键,县水务局、交通运输局落实帮扶措施,创新方法,多方筹资,通过改善贫困村基础设施建设,助推贫困村经济发展。
县水务局
自脱贫攻坚工作开展以来,县水务局多渠道筹资,投入4000余万元,解决全县安全饮水项目缺口问题。积极引导群众主动参与安全饮水项目建设,资金使用效率大大提高。2020年,县水务局对全县建档立卡贫困户6388户19782人的安全饮水开展了“问题清零”和“安全饮水回头看”行动,贫困人口饮水安全实现全部达标。
县水务局党组书记、局长唐济国说:“饮水安全管护工程是一项长期工作,要定期开展‘回头看’工作,对发现的问题进行认真梳理,对形成的问题整改清单要挂条挂账,建立问题整改清单台账,实行动态销号管理,整改一项、销号一项。做好脱贫攻坚‘两后’的政策衔接,实现脱贫向防贫转变,确保全县群众的饮水安全有保障。推进农村自来水普及率建设,优先推进贫困人口自来水项目建设,重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安全饮水项目。今年计划投入饮水安全项目建设资金5000万元,对长河、万水洞等水厂实行改扩建,新建大冲水厂、西瑶水厂等项目,彻底解决三十六湾矿区季节性缺水和水质较差的问题。要从规范运行管理、落实农村饮水优惠政策,加大财政投入等手段加强已建供水工程建后管护工作。积极引导群众转变思想观念,主动筹资参与农村自来水的进村入户建设。加强技术指导,深入实地勘察,多方案对比、论证,制定可行的施工建设方案,并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提供相应的技术服务,确保项目建设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效益发挥。”
县水务局脱贫攻坚“军令状”
1、确保全县贫困人口饮水全面达标。
2、加强水质达标率建设,对千人以上饮用水源地进行技术划分保护。
3、加强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后管护工作,通过制定管护公约、加强水费收缴、实施水厂智能化、制定政策等措施促进农村饮水工程良性运行。
县交通运输局
2018年以来,县交通运输局以乡村道路改善提升为重点,以村组公路为突破点,加快推进贫困村农村公路网畅通,打破了制约全县贫困村发展的交通瓶颈,切实解决了贫困村行路难的问题。
脱贫攻坚工作开展以来,全县自然村通水泥路项目建设总里程为222公里,2018年完成59个项目55公里;2019年完成157个项目167公里,共涉及117个行政村262个自然村;2019年底全县实现农村公路“组组通”,25户100口人以上的自然村均通上了水泥路。
县交通运输局党组书记、局长黄兴旺说:“为了加快农村公路等交通项目建设,我县在政策、资金等方面予以全力支持,确保了各项工作顺利推进。对农村公路窄路加宽项目,村道项目补助20万元/公里,县乡道由财政全额配套。对自然村通水泥路建设的技术标准作了规定,将生命安全防护设施、警示标志和公路附属设施一并纳入设计,所需资金全部由财政配套;路面建设除省市补助资金外,按3.5米宽路面标准进行全额补助;对自然村通水泥路的路基建设我县安排5万元每公里的扶持资金,这个在我县以前是从来没有的。通过实施多项交通扶贫公路建设,有效地改善了贫困地区的交通条件,畅通了贫困村向外出行的条件,为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贫困地区的交通设施、经济基础比较薄弱,通了路以后另一方面农副产品、旅游产业、自然资源都可以得到合理地开发,内在资源优势马上就可以变成现实生产力和经济效益。加快了贫困地区商品经济的发展。通过交通工程的建设,畅通的交通运输通道,使贫困地区的产品优势转化为商品优势,为农产品外销创造了良好的条件,进一步促进了经济发展和农民的脱贫致富。”
县交通运输局脱贫攻坚“军令状”
1、加快交通项目验收审计工作。
2、完成交通扶贫项目工程款拨付工作。
3、更新交通扶贫项目库,谋划2020年交通项目。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