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300多亩油桃触“网”打赢翻身仗

2020年11月09日 10阅读 来源:蚌埠新闻网 2017/7/12

今年5月上旬,五河县城关镇沟东村300多亩油桃陆续成熟,农户们纷纷外出联系买家。但因为天气原因,今年油桃普遍个头不大,销路受到一定影响,一个月过去,销售丝毫没有起色。最近,听说农户卖桃难,记者乘车八十多公里来到沟东村,可是到了村果园前,悠闲地带着孩子玩耍的农户却说,现在村里无桃可卖,“桃子早都卖完了。”

现实与想象的差距,令记者吃惊不已。这一个月时间里,显然发生了扭转果农命运的大事件。从难销到售完,中间演绎了怎样的逆袭故事?

紧挨着果园旁边,有一栋两层高的白色建筑,墙体上醒目的红字“五河县农业综合开发2015年度产业化财政补助项目”,五河县城关镇沟东村村委会主任陈尚书说,这就是村里的冷库。“前段时间,农户就是把油桃都运到这里,进冷库打冷、包装,然后根据网上网下的订单销往全国各地。”在这栋建筑的一角是办公区域,几台电脑前,一名工作人员正在电脑上演练电子商务平台的操作技巧,身旁就是一台特殊的打印机。陈尚书说,电商平台一旦接到了订单,会直接通过网络回传到村里,这台不起眼的打印机就会直接打印出订单,最忙的时候有4个人一起负责订单的接收,农户把果子送到冷库打冷,工人们见到单子包装、发货。现在油桃卖完了,负责接单的工作人员都回家休息了,养精蓄锐等待村里的梨子大量上市时再开工。

“我们自己去联系大户只能卖八九毛钱一斤,网上卖3块钱一斤,刨掉运费、网络开支等各项费用,一斤大概还能赚一块五,真没想到啊。”村里的油桃被一箱箱运往北京、上海、东莞、深圳,村委会主任陈尚书乐呵呵地说,“以前俺们的桃子,能卖到方圆两百多公里的地方就不得了了,让北京人、广东人吃到俺们的桃子是想都不敢想的。现在网上卖油桃,村里的贫困户也有了新岗位,他们十来个人每天专门干包装、分拣的活,有了新的收入来源。” 陈尚书说,自幼见惯了乡邻辛苦种植、采摘果子并到处贱卖的情景,村民们一直想方设法走出增产不增收的困境,今年接触了电商平台后,“果贱伤农”的命运终于要被改写。

记者了解到,为了尽快帮助果农解决燃眉之急,五河县商务部门一早就开始为果农们想出路。五河县商务和外事局向安徽水韵电子商务公司推荐了沟东村的油桃,因为品质还不错,该公司将这一产品推上网销平台。在京东五河扶贫馆、苏宁易购、淘宝、邮乐农品等多个网销平台上架销售,带有地域性标志的制作精美的包装盒,精心策划的宣传方案和新颖别致的优惠促销活动无不深深吸引客户,不到3天时间的线上销售,交易量就达4000余件,累计2万余斤,实现网上交易额8万余元,为村里的广大果农解了燃眉之急。五河县商务和外事局副局长王德斌说,随着电子商务进农村步伐的加快,该县商务部门一直在认真贯彻落实省、市、县政府关于加快推进电子商务进农村全覆盖工作实施方案,以助推农产品上行为突破口和着力点,大力打造培育一批优质农副土特产品,嫁接网商企业。去年以来,已经成功运作了多起电商帮卖农产品引发网络销售热潮的情况。

漫步果园里,时而传来布谷鸟的幽幽鸣叫,再搭上远处人家的几声犬吠,静谧极了。眼下金色、青色、红色的梨子已经挂满枝头,登上观景台,几百亩的梨树尽收眼底,四面八方的风吹过,果林沙沙的声响颇为迷人,果农们已经摩拳擦掌,准备迎接即将开始的售梨旺季,有了之前卖油桃的经验,陈尚书说,这次村里卖梨底气更足,更有信心了。

五河县商务和外事局相关负责人介绍,电子商务的迅猛发展,也带旺了五河的农产品市场,不仅国内多个省市地区,对当地的农产品需求日渐趋多,甚至海外订单也接踵而至。按当地出口贸易公司反馈的信息,今年五河农产品出口订单增多,随着加入电商平台的农产品种类和数量不断增多,网销农产品会越来越火爆。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