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为什么要来武汉上大学? 他们不约而同说出两个字:英雄

2020年11月02日 10阅读 来源:长江日报 2020年7月26日

河北衡水一中考生张朔近照。

重庆刘光惠母子俩2018年6月合影。

7月25日,在长江日报举办的10位名校书记校长喊你“来武汉上大学”招生直播活动中,多名外地考生留言想来武汉上大学。书记校长的“喊话”,更坚定了大家来这座英雄的城市上大学的决心。

■ 河北衡水一中考生张朔

佩服武汉这座英雄城市,我要上武汉大学

“年初抗击疫情,让我很佩服武汉人,佩服武汉这座英雄的城市。”7月25日下午2时30分,河北衡水第一中学801班毕业生张朔,接受长江日报记者电话采访时,激动不已地还特意强调,“武汉这座城市文化氛围也好!”

17岁的河北衡水第一中学801班毕业生张朔,今年高考分数是675分(理科),她决定报考武汉大学。“武汉高校多,文化氛围好。”张朔说,我觉得我特别适合来这里。而且,今年年初的疫情,我从新闻中看到英雄的武汉人,英雄的武汉这座城市,“我很佩服武汉人,佩服武汉这座英雄的城市”。

一家人没有来过武汉,但父母也特别支持张朔报考武汉大学。“我父母也从骨子里,希望我能来武汉上大学,目的很明确!”张朔说,父母经常在新闻中关心武汉,觉得武汉这个地方,是一个文化氛围特别好的地方,“而且,我这个分数,也特别适合武汉大学。”

就在7月24日上午10时,张朔和父母一起来到河北衡水一家酒店,与武汉大学衡水招生组老师面谈。只简单聊几句,张朔就选出了自己的六个专业志愿排名:弘毅学堂的工科实验班、遥感专业、经济类、口腔医学、计算机、资源与环境。

“就这么定了,我连武汉大学的这个排名都定好了!”在电话中,长江日报记者可以听到张朔爽朗的笑声,“我是一个北方人,很期待来武汉这座南方城市!”

张朔这样描述武汉大学和武汉:“武汉大学,卓越博远的风骨,勤奋拼搏的精神,无一不令我向往,无一不激励着我,为之奋斗,为之拼搏。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让无数的中国人逆行于先,武汉,这座城市,所表现出来的英雄气韵,更是让我为之动容与崇敬。武汉,武汉大学,以上善若水的旖旎婉约,以达则兼济天下的旷达情怀,一定会教会我知责任,懂担当,自强不息。”

张朔期待着,以武大人的身份,拟勤勉且笃定,修身立德;她期待着,以武大人的身份,知责任懂担当,自强不息。

张朔说,自己有一个要好的同学,分数和自己差不多,也考虑来武汉上大学,“我们一起到武汉上大学。”末了,张朔说:“我刚才在长江日报的直播中,看到了武汉大学党委书记韩进,好想早日去武汉大学!”

■ 妈妈本科博士都就读于华中科大

儿子要从重庆考到武汉来与妈妈做校友

母子也要做校友啦!重庆刘光惠女士本科和博士都在华中科技大学就读,18岁的儿子李常郡今年重庆巴蜀中学毕业,理科665分,也想报考华中科技大学。7月25日,刘光惠女士说:“我们母子希望成为校友!”

刘光惠女士是重庆人,本科是1992年考入华中科技大学的,后来博士也是在华中科技大学就读,所遇到的同学和老师都挺好。

“我对武汉是有着深厚感情的。”刘光惠女士说,武汉九省通衢,交通方便,而且武汉人比较耿直,华中科技大学的学风以及校园环境都不错,老师们特别敬业和关爱学生。现在这么多年,武汉的高校发展也不错。儿子李常郡曾在武汉待过,最长时间待过半年,对武汉的感觉也不错。

即使回到家乡重庆工作,刘光惠女士也经常参加华中科技大学重庆校友会联谊活动。今年年初武汉的疫情,刘女士和校友会成员,纷纷伸出援手,支援武汉,“这确实是一座英雄的城市。”李常郡从小受母亲感染,也经常关注武汉,关注武汉的变化发展。

不仅如此,李常郡还学会了一些武汉美食,考完回来还在家给妈妈做了热干面。“挺好吃的,有武汉热干面的感觉。”刘光惠女士笑着说。

刘光惠女士介绍,孩子对计算机、光电等专业感兴趣,还有今年华中科技大学新设的人工智能专业也很感兴趣。

希望孩子能够如愿来到妈妈的母校学习,来到武汉这座英雄的城市学习,和妈妈成为校友。

■ 上海复旦附中考生菲菲

选择来武汉大学学医,我们从没动摇过

“我们从高二下学期开始,就坚定要读武汉大学,从没动摇过。”7月25日下午5时许,上海一家企业的高珍女士说,女儿菲菲今年参加上海新高考,分数已经远远超过武汉大学历年在上海招生的最高分和最高录取次位,执意要来武汉,上武汉大学口腔医学专业。

菲菲是上海市复旦大学附属中学学生,今年参加上海新高考,分数已经远远超过武汉大学历年在上海招生的最高分和最高录取次位,妈妈高珍女士觉得可以圆梦了。“高二下学期时,武汉大学招生老师来女儿学校宣讲,我们听了后,态度很坚决,要报考武汉大学口腔医学专业。”

高女士说,当时与武汉大学负责招生宣讲的李老师沟通得很好,并相互留了联系方式。女儿菲菲也提前关注了武汉大学网站、微信公众号。“觉得武汉大学非常不错,武汉这座城市,也是一个有人文底蕴的城市,值得来这里学习。”

高女士和爱人,都是江苏苏州人,在上海工作,更特别的是,一家人还没到过武汉。“这丝毫不影响我们对武汉的感情,对武汉大学的偏爱。”今年年初武汉的疫情,也丝毫没有动摇过要来武汉上大学的想法。“有没有疫情,对我们来武汉上大学,没有任何影响。”高女士说,我们选择大学的理由,也是综合女儿意愿和武汉大学的实力来充分考虑的。

不过,武汉在这次应对疫情过程中,所表现出的英雄武汉人气概,让菲菲和母亲更坚定信心:“我们一直对武汉大学是有好感的,态度也是坚定的。”

为何选择口腔医学专业?高女士说,女儿的动手能力和协调性都不错,觉得医生特别要强调动手能力,而且这次全国医护人员抗击疫情,也让女儿坚持自己的选择。

虽然全家没来过武汉,但今年年初疫情期间,高女士全家在中央电视台的直播中,看到了武汉大学“樱花直播”。“特别美,武汉大学也是中国最美大学。”

现在,刚刚经历高考的菲菲,正在家里放松心情,给老师和同学手工制作毕业礼物,准备7月31日至8月1日去填报志愿。

菲菲说:“武汉大学,我就要来了!”

■ 心恋武汉热干面

重庆高分考生有意来同济医学院圆医学梦

考生吴睿涵,重庆外国语学校684分,重庆市排名第281名,想报临床本硕博8年。作为一名外地考生,她为何选择武汉的医学专业?25日下午,通过电话采访,吴睿涵告诉记者,选择武汉的理由是想吃一碗武汉热干面,选择医学专业则是在她初中就立下的志向。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