蚌埠新闻网合肥电(特派记者顾楷)昨日,出席省十二届人大七次会议的蚌埠代表团继续认真审议省政府工作报告和计划、预算报告。市委书记、蚌埠代表团团长于勇主持会议。省、市领导梁卫国、何金良、鲍子雨等参加审议。
“报告通篇体现着党中央的决策部署精神,体现着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尤其是视察安徽重要讲话精神,体现着五大发展理念,报告总结的成绩数据详实、实事求是、令人振奋”、“过去一年政府工作卓有成效,经济社会全面发展,作为省人大代表对政府工作表示满意”、“报告对新一年的工作计划详细,条理清晰,既给出了指导方向,又列出了具体办法,是一份难得的好报告”……审议中,代表们对省政府工作报告给予充分肯定。大家一致认为,过去的一年,我省面对经济下行压力和各种风险因素,把握新常态、践行新理念,持续加强改革创新、坚持不懈调结构转方式促升级,全省各级各方面注重实干、狠抓落实,保持了经济平稳健康较快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的良好态势,凝聚起了实干兴皖的强大合力。
省人大代表、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梁卫国在发言时表示,省政府工作报告充满激情、饱含感情,是一个增强信心、催人奋进的报告,是一个求真务实、富于创新的报告,是一个以人为本、深得人心的报告。报告回顾过去、分析形势、展望未来,特别强调安徽仍处在大有可为的战略机遇期,建设五大发展的美好安徽其时已至、其势已成。这让我们增强了信心、看到了希望。报告紧扣中央关于五大发展的要求,同时遵循了安徽发展的阶段性特点和规律,在字里行间透射出创新引领的精神,为全省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注入了新的活力。报告强调,政府工作的重点是要补齐民生短板,特别是要打赢脱贫攻坚战,使全省人民同步进入小康,让人深受感染、启发和教育。
梁卫国在发言中指出,要更加重视传统产业的改造升级,一方面发展高端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另一方面必须抓好传统产业的改造升级,占领产业高端。要用好传统产业这一看家本领,做到战略性新兴产业和传统产业两个轮子共同驱动,两个翅膀共同起飞。要更加重视国有企业的改革,紧紧抓住新一轮经济结构调整为国有企业改革带来的难得机会,坚持产业重组,有效整合产业和资源,促进安徽传统产业在布局上更加合理,产业竞争力更强。要大力推进国有企业的股份制改革,让大量民间资本能够有效参与,使企业体制机制更活,使法人治理结构更好地符合市场的要求。要更加重视农业农村工作,更加关心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农村绿色发展、农村民生改善等内容,特别是要发挥好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对农业发展的带动和引领作用。
审议中,代表们围绕践行五大发展理念、建设美好安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推动皖北特别是蚌埠发展踊跃发言,积极建言献策。省人大代表、市人大常委会主任何金良在发言时指出,皖北最根本的差距是基础设施建设落后,如果不加大对皖北地区的投入,将来难以实现全面小康。希望省委、省政府能够站在全省发展全局的角度看待皖北发展滞后对全省发展大局的影响,进一步加大对皖北地区的支持力度。并高度重视皖北地区基础设施建设,在皖北多谋划、多布局、多开工一些有牵动性的项目,特别是高等级的公路铁路,加快皖北四化同步发展步伐。此外,要在规划、布局、财政等方面加大对县域经济发展的支持力度。去年,我省实现了“十三五”的开门红,蚌埠的发展与全省一样,在践行五大发展理念的过程中取得了良好成绩。新的一年,蚌埠将结合自身实际,认真贯彻落实省政府工作报告精神,把报告内容融合在蚌埠全市发展的目标和举措上。希望计划报告增加比亚迪云轨制造项目和统筹推进淮河岸线资源的开发利用、进一步壮大淮河岸线港口经济等内容,增加“推进蚌埠-固镇-徐州高速公路项目”和“徐州到蚌埠客运专线项目(京沪、京福高铁复线)内容。关于预算报告,建议今年把社保全省统筹建立起来,减轻老工业城市企业负担,实现公平公正。
“蚌埠水利发展条件得天独厚,特别是境内河流密布,水资源充沛。”省人大代表、省水利厅厅长方志宏在发言时说,省政府工作报告对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共享发展等方面提出了诸多要求,充沛的水资源为蚌埠工业化、城镇化进程提供了有力支撑,为蚌埠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良好的基础。希望蚌埠与水利部门共同努力,进一步做好水资源保护、水生态修复、水环境改善以及水利基础设施等工作。
审议过程中,代表们建言献策,提出许多富有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省人大代表、省人大常委会人事代表选举工委主任陈启涛在发言时建议,要强化实干兴皖的意识,抓好省委省政府各类文件的贯彻落实;要超前研究正向激励和容错纠错机制问题,调动各方面建设美好安徽的积极性;要进一步完善招商引资优惠政策,健全考核激励机制,推动各地加大招商引资力度;要继续扩大融资规模,鼓励各地政府融资;要高度重视品牌创建;要加强规划,解决停车难问题;市区出租车、公交车要逐步改用新能源,减少大气污染;要加强以政府、企业、公民为主体的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报告中涉及到蚌埠的内容备受代表们关注。“皖南自然景观资源丰富,皖北历史人文资源丰富,如大禹文化、楚汉文化,建议省政府把皖南自然景观和皖北人文资源结合起来发展旅游业。”省人大代表、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鲍子雨建议,省政府在文化旅游项目等重大项目上给予蚌埠倾斜。同时,深化医疗改革,推动医疗、医保和医药实质性融合,促进三医联动,建议把市一级也纳入分级诊疗,形成市县乡三级一体分级诊疗体制。此外,还建议在精准扶贫上实行行业对口帮扶,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审议中,代表们围绕推进蚌埠加快建成“两个中心”、实现“两个全面”各抒己见、畅所欲言。石德和代表从法治政府建设、招商引资过程中的政策调整等角度提出建议。蔡传扬、杨士友等代表提出了加强食品安全监管、大气污染防治、网络安全保障等问题。丁忠明、赵时运等代表提出要在全面深化改革上下更大功夫,并提出具体建议。李立功代表建议,充分发挥蚌埠在教育、科技等方面的优势,努力把蚌埠打造为第五代移动通信研发和成果转化基地,并充分利用部队优势,把蚌埠打造为军民融合示范基地。陈翔、李奇等代表建议加大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提高企业品牌意识。张峰、李传红、陈余清等代表还就引江济淮工程、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城乡居民养老、医药耗材集中采购和分类采购等内容提出意见和建议。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