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政建言、献智出力、深入调研、倾心履职……
翻开市政协2016年工作大事记,一股务实创新之风扑面而来。
一年来共收到提案498件,经审查立案478件,提案办理情况满意率达99.2%……
循着时间节点回望,一组组数据跃入眼帘,彰显了市政协提案工作的扎实高效。
过去的一年,是我市起跑“十三五”,全面冲刺全省第一方阵并取得显著成效的一年,也是市政协不断加强协商民主制度建设,创新工作方式,认真履职建言取得丰硕成果的一年。
一年来,市政协牢牢把握团结和民主两大主题,充分发挥人民政协作为协商民主重要渠道和专门协商机构的作用,认真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职能,为我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十三五”良好开局作出了积极贡献。
聚焦发展大局 积极建言献策
过去一年,市政协始终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积极开展各种形式的协商议政、调研视察活动,为改革发展稳定重大问题献计献策。
根据市委、市政府、市政协共同制定的年度重点协商活动安排,以“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促进新型城镇化建设”为题,经过深入调研,形成《关于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调研报告》和《创新宅基地有偿退出机制,助推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维护被征地农民切身利益》等15篇专题材料。
在此基础上,召开专题常委会议暨资政会,市委、市政府及市发改委等23家市直相关部门主要负责同志与参会的政协委员进行了务实地交流讨论,会议审议通过《关于推进我市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建议案》,提出建立市级统筹协调机制、加快构建统筹城乡的社保体系、探索农村产权制度改革、构建合理的成本分担机制、创新城镇化发展投融资机制等针对性意见建议,不少建议被相关部门吸纳到工作之中。
深虑发展症结,勤思发展妙计。去年,市政协通过创新多种形式,将发展这个第一要务贯穿于全年工作中。促进房地产业健康发展、做大做强重点产业、淮河流域旅游产业发展、重点项目建设等,一个个话题,都饱含了市政协为改革发展稳定献计献策的责任担当。其中,《把握新机遇,主动新作为,全力打造国际一流的硅基新材料产业基地》调研报告,在省政协常委会暨“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发展”资政会上交流发言,提出搭建更多省级层面对接平台、统筹给予基地各类要素扶持、推动硅基新材料垂直整合等建议。“运用文化创意,推动淮河流域旅游产业创新发展”的发言材料,在省政协“加快淮河流域旅游产业发展”界别协商会上交流发言,从“高规格领导、高起点规划、高质量建设”等方面建言献策,介绍我市成功经验。
情牵民本民生 形式不断创新
民生是和谐之基。回顾2016,一项项工作,都把最终的利益指向民生,让人民群众成为获益者,让他们的幸福感不断增强,切实为保障和改善民生尽责建言。
从呼应广大群众关切和深化改革的要求出发,市政协就推进我市公立医院改革召开常委会专题协商会,《关于我市公立医院改革情况的调研报告》从健全公立医院法人治理架构、提高医保基金使用效率、推动分级诊疗制度落实、改革公立医院人事薪酬制度等方面积极建言。
组织部分农业和经企界别委员围绕产业扶贫,推进“农村一二三产融合发展”深入调研,召开界别协商会,针对“财政支持政策、税收优惠政策、金融支持政策、人才支撑政策”等方面的问题提出合理化意见建议。与市政府召开“精准扶贫”专题协商联席会,从建设扶贫信息共享平台、推进特色产业发展、加强项目及资金整合、实行差异化救助帮扶、压实扶贫工作责任等方面提出意见建议,市政府主要负责同志要求相关部门把市政协的调研报告和建议转化为施政措施。
在献智精准扶贫的同时,市政协与扶贫帮扶单位一起,为所联系的扶贫点筹集各类扶贫资金和项目资金1000多万元,兴建了一批基础设施项目和光伏电站等一批扶贫项目,建立了村级大病救助基金,村集体经济也从无到有。其中为怀远县潘圩村筹集资金,修建桥梁,清淤河道,兴修水利,为村集体新增200亩左右的土地;修建公路10公里;建设标准化村委会;改善村容村貌,调动村民发展高效种植业和养殖业积极性。
去年,全年提案立案478件,有近一半的提案涉及民生内容;收到社情民意信息近600条,有近70%的社情民意信息是为民生鼓与呼。市政协就“推进全市小区物业规范管理工作”召开主席专题协商会,提出打造“三位一体”管理模式、健全物业纠纷调解工作机制、完善质价相符和物业管理行业监管机制、严格考核奖惩等建议,推进全市小区物业规范管理工作深入开展。
强化自身建设 协商民主亮点纷呈
打铁还需自身硬。市政协深谙此理,坚持把加强自身建设作为政协履行职责、提高能力的重要工作来抓,不断探索强基固本的有效途径。同时,认真做好联系各界、凝聚人心工作,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增强和谐发展动力。
在加强党派团体合作、增进各界交流联谊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协商民主制度建设。为探索基层民主协商,推进社区治理向深度迈进,根据中共蚌埠市委的要求,市政协选定蚌山区宏业村街道第一社区开展基层协商民主试点。市、区政协领导深入社区调研,指导社区稳步推进基层协商民主制度建设,围绕“民事、民议、民决”的基层协商定位,较好地解决了“谁来议”、“议什么”、“怎么议”的关键环节问题,推进了社区治理方式的转变,促进了社区基层关系有序和谐。在总结试点经验的基础上,市委、市政府出台了《蚌埠市推进城乡社区协商工作的实施方案》,推动了全市基层社区协商民主进程。
健全委员活动机制,调动委员参与调研视察和各类协商活动的积极性。发挥专委会在联系界别委员、组织界别活动中的基础性作用,利用协商会议、调研视察、专题座谈、民主监督、提案办理等形式,为委员搭建履职平台,让委员表达界别之声。
紧密联系政协工作实际,扎实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和“讲看齐、见行动”学习讨论,创新学习形式,抓实专题学习,找准存在问题,制定整改措施,建立督导体系,推进整改落实。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积极开展反腐倡廉教育。强化政协机关干部思想政治建设、作风建设和能力建设,进一步加强机关党建、文明创建和效能建设等工作,不断提高机关人员整体素质和履职服务能力,为政协工作更加务实、有序、高效运行提供坚强的保障。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